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5/11/04 10:51:19瀏覽3514|回應0|推薦14 | |
這張照片曾經贏得華盛頓郵報攝影獎第二名。 照片中戴著口罩的年輕牙醫系學生,正跨著雙腿,努力地扳開一位14 歲男孩的嘴,把蛀壞的牙一顆一顆拔出來。那是他這輩子第一次義診,同行者當中包括兩位醫生與一位同學。四個人前往宏都拉斯兩週,共拔了四千多顆牙,打破學校紀錄。 「那個國家很貧窮,許多人都營養不良。照片中的那個小朋友貧血,昏倒在我大腿上。」 當晚他回到住宿帳篷裡,想到白天的情景,忍不住流淚。 「我幫這些年輕人拔牙,若在城市裡,牙缺了補補就好。可是鄉村裡窮,把牙拔掉,他們連做假牙的機會都沒有。」當時住在同一帳棚裡的輔導、來自費城醫院的牙醫師告訴他,「這是醫療宣教士必須經過的心路歷程。」 在台灣上小學、大溪地念中學、巴爾的摩讀高中及大學的李榮禮,從小在多元文化的環境中成長,養成他適應環境的能力特強,日後在宣教工場上對有挑戰性的陌生國度也特別感興趣。 出生於南投水里鄉的他,父親是牧師,母親是鋼琴老師,上有一個姊姊,下有兩個妹妹。中學時舉家遷往法屬大溪地宣教,度過童年時期最歡樂的時光。 那段期間,他們認識了許多來自英國與法國的傳道人。朝夕相處,相濡以沫之下讓李榮禮第一次對「宣教士」三個字有了概念。 從小,父親便鼓勵四個孩子將來往醫藥學方面發展,他認為醫療專業既能服事上帝又可直接幫助人。因此,高中還沒畢業,李榮禮就很清楚自己未來的路。 “Lord, I want to serve you through dentistry” 在他16 歲的日記上,李榮禮這樣寫著。這句話後來重覆出現在19 歲及24 歲的靈修筆記本裡,用牙醫專業來事奉上帝成了他與天父之間的終生約定。 參與過多次醫療宣教的李榮禮,回憶這一生之所以走上這條路,而且越走越有勁,完全歸功於生命中的幾位「屬靈導師」(mentors)。 「高三那年,在一個國際學生團契裡,聽到一位特別講員Dr. Don Curry 的分享後,跟他長談許久,加深了我報考醫學院的決心。」Dr. Curry 後來從約翰哈普金斯醫學院以公共衛生系第一名畢業,並自願到巴基斯坦從醫。 馬里蘭州牙醫學院畢業後,李榮禮到台灣恆春短宣六個月。在那六個月期間,認識了當時即將退休的路加醫療傳道會主席吳超厚醫師。 六零年代在芝加哥中國城一間教會的地下室開始義診的吳超厚,帶領一群對醫療傳道有負擔的醫護人員,同時領人信主。七十年代,當芬蘭差會有意讓當時在台灣成立的屏東與恆春基督教醫院交出經營權時,吳醫師及在台灣的幾位醫師們決定回應神的呼召,成立路加醫療傳道會(CCMM),預備接下這兩家醫院的醫護及宣教事工。吳醫師本身以及多位熱心的基督教醫療人員,並陸續回台支援這兩所醫院當時人力短缺的窘境。 「他看到我的台美人背景,很誠懇地表示希望我接棒!」於是,當時已經在南加州富樂神學院進修的李榮禮,接下了路加傳道在北美的福音棒子,在大洛杉磯地區成立北美路加醫療傳道會(LCMM USA)。(註一) 神學院畢業之前,一天李榮禮意外地接到朋友的電話說友人的牙醫診所急著轉售,問他有沒有興趣。如同天上掉下來的禮物一般,他昨天還是神學院的學生,今天就擁有了自己的牙醫診所,成了全職牙醫師。 這家診所,他努力經營了八年。那段期間也是李榮禮牙醫專業的「練兵」階段,他辛苦耕耘,在專業上精益求精。他說沒有那八年,後來就不可能到中國十六年。 「不知道為什麼,這八年來我和Jamie(妻子)一直有個共識:我們不會死在這裡,覺得這個地方只是暫時性的。」 1993 年,李榮禮在北京的一場國際牙醫師組織年會中,結識了一位來自新加坡的基督徒沈一光。兩人相談甚歡。沈醫師隔年專程從北京飛到洛杉磯,鼓勵李榮禮到中國與他搭配同工,建立醫療宣教在大中國地區的事工。 為了實現自己的夢想,離開洛杉磯舒適的生活圈,前往一個陌生的國度,李榮禮夫婦面臨職業生涯中第一次艱難的挑戰。特別是當時擔任加州副州長麥卡錫亞裔助理的妻子李杰美,政壇前途如日中天。 當他向妻子提出搬至北京的想法時,她剛剛接獲來自白宮友人的邀請,詢問是否有意到華盛頓接下一亞裔特助的職缺? 「人心籌算自己的道路,唯耶和華指引他的腳步。」(箴言16:9) 夫妻兩人同心合意在上帝面前謙卑尋求,加上身為一輩子宣教士的李榮禮父親全力支持,帶著長輩的祝福,他們決定回應神的呼召,結束洛杉磯的診所,搬至中國居住。 這一待,就是16 年。 李榮禮到北京後,立刻加入沈一光醫師在當地創立的國際診所。「有點像新約裡的安提阿教會,我們是一個『安提阿醫療中心』,提供資源及屬靈上的裝備,再從那裡派出醫療宣教士到各地。」 從『安提阿醫療中心』贊助培訓出師,並且回到家鄉獨當一面的牙醫師有好幾位。因為自己曾受惠於心靈導師(spiritual mentors),李榮禮對於提拔、栽培後進也不遺餘力,他血液裡流著一股「教導」的DNA。無時無地總是像一名大學教授般,他抓住每一個可以教育的機會,無論是對學生,或對病人。 北京郊區有許多福利院(孤兒院),大都由外國宣教士所辦。後來轉到外資醫院服務的李榮禮,經常被邀請去諮詢有關唇顎裂(俗稱兔唇)手術的醫治流程。雙語文化的背景,加上過去在醫院常與麻醉師共事的經驗,讓他成為最佳總調度,安排外科醫師、麻醉師、治兔唇專家、口腔矯正醫師、全科牙醫及語音矯正師的配合,整齊的隊伍為許多天生兔唇導致面部畸形的兒童,提供矯正手術及後續治療。 2003 年春夏之際,全亞洲籠罩在SARS非典型肺炎病毒的風暴下,人人聞之色變。北京大街小巷草木皆兵,猶如一座死城。那段期間,整座外資醫院空蕩蕩的,為了自保,許多醫師、護士不敢來上班。少數幾位自願留守幫忙的醫護、行政人員全都是基督徒。 成長過程中一直有音樂陪伴的李榮禮,讀巴爾的摩高中時曾經擔任交響樂團第一提琴手。那一天他心血來潮,上網訂了一把手工製的小提琴。 「我永遠忘不了那天,一個戴著口罩的送貨員親自把小提琴送到我手上。」 打開琴盒,他忍不住當場拉了幾個音符。後來索性召集當天值班的醫生護士,就在醫院大廳裡,李榮禮戴著口罩,開了一場小提琴即興演奏會。 在那之前,他已經十幾年沒碰過提琴了。「當時也沒譜,全憑過去的記憶,拉了一首又一首的詩歌It is well with my soul、Amazing Grace、How faithful is Thy grace…..」琴聲悠揚,迴盪在整座醫院大樓間,似乎也暫時撫平、療癒人們心中的恐懼與無奈。 2008 年5 月12 日,中國四川省汶川縣發生8級大地震,造成近七萬人死亡,三十 多萬人受傷,是唐山大地震之後傷亡最慘重的一次。 汶川地震七天後,政府開放給NGO非政府組織進入災區。李榮禮連同其他幾位基督徒醫師率領第一批救災團體,前進震災區,親自把牛奶、衣服、藥品等人道救援物資送交到受困的災民手中。他說當時看到許多台灣曾協助參與921 賑災的基督徒,一待就是兩年、五年,做福音工作,心裡很感動。 在中國的16 個寒暑,李榮禮目睹人間許多無奈與苦難,但也親眼見到神的恩典無處不在。對這片廣大的福音禾場,他心中仍有負擔; 人生的上半場,神為他量的地界座落在佳美之處。 「凡事都有定期, 天下萬務都有定時。」兩年前為了照顧雙方年長的父母,李榮禮決定與妻子放棄北京的一切,搬回洛杉磯,開展人生的下半場。 位於他南加州診所的牆上掛著一幅幅致謝狀,包括兩次率領醫療團隊深入汶川震災獲頒愛心牙醫,偏遠鄉間義診、培訓與醫護人員合照,有職業性習慣、喜歡存擋紀錄的李榮禮,指著一張張照片,說著每一個讓他感動的故事。 明年三月,他應邀參加一個醫療隊伍,再度前往宏都拉斯進行義診。不過這次,他不再拔牙。 「人生上半場,我拔了太多牙; 下半場,我要把牙一顆顆的植回去!」
|
|
( 心情隨筆|雜記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