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杏林心、故鄉情(一)
2015/11/17 09:02:26瀏覽525|回應0|推薦2

  

       「你看看,台灣的教育部把我的故事列入國小四年級的國語課本裡,每個小朋友都要讀呢!」今年86 歲,被台灣人稱為「譚爺爺」的譚維義醫生,興奮地滑著他手中的Ipad 照片給我看。

        修長的身材有一點駝背,眉毛與頭頂上的閃亮銀髮讓譚維義看起來跟和藹可親的鄰家爺爺沒有兩樣。才剛剛帶著妻子莎莉從台灣動手術返美的他,上週末飛到南加州參加「杏林愛、故鄉情」愛的傳承見證會。在這個表揚為台灣奉獻一生的外籍宣教士音樂會中,他用一口流利、漂亮的中文分享上帝在他生命中的呼召與帶領。

        近代的台灣發展史,外籍醫療宣教士扮演了重要角色。特別是在1970 年以前,台灣沒有健保,醫療設備不足,外籍醫生為了幫助台灣貧苦的弱勢族群,經常到窮鄉僻壤地區義診、蓋醫院。在這群捨我無私的宣教士中,前台東基督教醫院院長譚維義是其中的一位。 他在台灣奉獻了33 年,曾榮獲當地醫療界最高榮譽醫療奉獻獎,退休回美前獲頒三等紫色大綬景星勳章。四年前,譚維義夫婦又獲贈台灣永久居留證,表彰兩人對台灣畢生的奉獻。

        這些醫療奉獻獎對譚維義來說都不算什麼,他最關心的是將福音的種子,灑在上帝要他去的地方。而那個地方,是60年代在台灣地處邊陲、交通不便、醫療資源匱乏的台東縣,一個人人稱之為「後山」之處。

        1929 年出生於堪薩斯州的譚維義是家中獨子,父親是當地亞麻仔油工廠廠長,母親為小學美術老師。幼年的他,體弱多病,五歲時罹患肺炎差一點死掉。譚維義雖然固定上教會,但是真正信主是在15 歲的夏天,他犯了酒癮的大伯突然暴斃死亡,只留下一本約翰福音的小冊子。

         當時譚維義被父親安排在芝加哥一家工廠打工,每天要坐火車上下班。他就在路途中把約翰福音讀了又讀,發現自己沒有真正信耶穌。自此決志信主,並願意奉獻一生,任上帝差遣到需要的地方。

         以優異成績畢業於明尼蘇達醫學院的譚維義,一心想對弱勢族群宣教。他一方面在印第安部落行醫,一方面向自己所屬的協同會(TEAMEvangelical Alliance Mission )申請到非洲服務的機會。

          但是,一封來自台灣的宣教士求援信,扭轉了譚維義的醫療宣教計畫。當時,信中提及台東地區因交通不便,醫療落後,許多人罹患結核病、砂眼症,有寄生蟲病的小孩比比皆是。

          經過禱告後,譚維義認為到台灣更能發揮自己的長才。於是1961 年,當時32 歲的他帶著妻子與四個年幼的孩子,舉家從洛杉磯搭乘貨輪,經過6天的海上航行輾轉來到台灣的後山。

          抵達台灣頭兩年,譚維義夫婦先經過兩年學習中文,之後在教會的安排下落腳屏東,服務於屏東基督教醫院。他天天都有開不完的刀,醫院門口經常有200 多位排隊等候的病患及家屬。

          19571966 年,台灣爆發大規模的小兒麻痺疫情,每一年有400-700 名病患,平均死亡數為225 人。當時台灣醫療水準不足,擁有較先進技術的屏東基督教醫院,便成為台灣南部的醫療重鎮。當時,譚醫師幾乎每天都要操刀,每個月還要到台東支援駐診一兩次,路程單趟就是七、八個小時。

          兩年後,譚維義乾脆全家搬到台東看診,並設立一個醫療站,命名為「寶桑診所」。

          一個大年初二,譚維義在巡迴行醫時,發現一名身患阿米巴膿腫重症患者,當時能執刀的醫院都因為春節休息,譚維義好不容易找到公立的台東省立醫院。但當時住院醫師認為病患無法救活而拒絕開刀,譚醫師提出由他本人操刀並願意承擔後果才進行手術,後來他取出了1000 cc 的膿。

         經過這起事件後,譚維義體會到醫療工作不能僅靠一位外科醫師,而必須有醫護人員的團隊配合; 而越深入偏遠山區,他越覺得在醫療荒原裡興建一所可以開刀的醫院刻不容緩。 因此譚維義與妻子向北美教會及親友們,發出上百封的募款信,希望在台東興建一所醫院。同年返美,他獲得醫生同學及其他醫院致贈的300 箱二手、但是完好的醫療設備,隔年兩夫婦籌到美金八萬元的善款,興建醫院的夢想終於落實。

         1969 年,在東台灣的一片玉米田中,台東基督教醫院正式落成。初期醫院裡有30 張病床、兩個開刀房、急診室、X 光室、藥品室。這所「阿督仔」(閩南語對外國人的暱稱)醫院在春天開幕,也為當時醫療落後的東台灣點燃了一盞燈。

         台東基督教醫院成立前三年,由於地處邊陲,招募醫療人員不容易,譚維義經常一人包辦所有外科手術,幾乎24 小時待診。唯一的休閒娛樂是每天中午,妻子莎莉會帶著三明治送到醫院,兩個人趁下午兩點開診之前,到附近的海邊潛水片刻。

         曾經與譚維義共事過的醫護人員回憶,院長的生活勤儉刻苦,家裡的冰箱門必須用繩子捆著才不會掉下來; 可是他每每見到窮苦的病患,會自掏腰包幫忙付藥錢。

         鞠躬盡瘁,視病如親的譚維義,年邁退休後,仍經常往返於美國台灣之間。偶爾回到台東探望老朋友,在路上被過去的病人認出來,感謝他當年為他們開刀。譚維義總說,「讓我看看你的傷口,我就能想起你是誰。」他可能記不得病人的名字,但是他記得每一道開過的傷口。

        1980 年代台東基督教醫院由於「只求付出,不求回報」的經營方式,醫院面臨嚴重的財務危機,加上台灣政府開始推動醫院加入勞保醫療給付,而譚維義認為申請給付的手續過於繁瑣拒絕加入勞保,導致病人大量流失,多名主管先後辭職。

         早已把後山當作自己家的譚維義,有一天收到89 歲的母親來信,希望遠離家鄉許久的獨子能夠返美陪伴母親。回家的時間到了,譚維義卸下院長職務,收拾行李與妻子結束在台灣難忘的宣教生涯。而原本岌岌可危的醫院,在擁有醫務管理專長的呂信雄臨危受命下,大刀闊斧改革人事組織,慢慢帶領台東基督教醫院走出困境。

        「他醫好傷心的人,裹好他們的傷處。」(詩篇147 :3)譚爺爺如同一粒麥子,靜靜地將自己埋在台灣後山,如今果實飽滿豐盈,他的榮美見證也一代一代的永世流傳。

 

( 心情隨筆雜記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blssdrptr&aid=358585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