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恩典的機會教育
2014/05/02 08:40:27瀏覽433|回應0|推薦19

grace.jpg  

         「媽咪!珍妮把我從她的instagram 好友名單中驅逐了!」小女兒憤憤不平的抗議。

       「有什麼關係?人家有權利不交你這個“朋友”,你不要“跟著”(follow) 她就好了嘛!」

        此話一出,我心中立刻納悶,珍妮什麼時候開了社交網路賬號??上次她的爸媽為了「13 歲以下的小孩不能擁有instagram」 的話題跟她曉以大義了一番。珍妮是個非常聽話、懂事的小孩,爸媽說東,她絕不敢往西。莫非她.......自己偷偷開了號,把爸媽蒙在鼓裡?

        原來,珍妮早在三個月前就擁有這個賬號,100 多位「跟隨者」大都是學校裡的朋友。文武雙全的她,平日po 上網的照片多半是小女生們在一起的嬉笑鏡頭。這對一個在美國生長的七年級小女生來說,擁有自己的instagram 是件稀鬆平常的事情。

        可是,問題出在珍妮的爸媽已經嚴格警告過,社交網站上色情暴力氾濫,加上法律明文規定13 歲以下的小孩不準開號,因此儘管身邊所有的同學(包括我們家)都違法開號,她們家就是要做「奉公守法」的好公民。

        珍妮的媽媽與我私交不錯,同樣是從職場上退下自願當全職媽媽的我們,在養兒育女與信仰的話題上總有聊不完的事情; 我們中間也曾許下默契,如果知道彼此女兒做了什麼不想讓媽媽知道的事情,一定要跟對方通風報信。

        棘手的是,這不是一件大不了的事情,那孩子既不翹課、也不吸毒; 平常乖巧柔順,從不讓父母操心。若東窗事發,將受到什麼樣的處罰呢?依我對珍妮媽媽的了解,她對小孩的管教嚴厲,處罰向來不手軟。

        我忍心讓這個小孩承受嚴重處分嗎?

        天人交戰!

        詢問老公意見,他說如果他與好友間有這樣的約定,他一定會說。

        隔天一早送孩子上學,跟珍妮媽媽一塊兒步行出校園時,我隨口問了一句:「所以你們家對小孩上社交網站的規矩跟以前一樣嗎?」

        珍妮的媽媽用懷疑的眼光盯著我:「我們家的政策從來沒改啊!幹嘛?我女兒有instagram 嗎?」這位精明的母親,啥事都逃不過她的法眼。

        事到如今,只好據實以報。

      「真的謝謝妳!」珍妮的媽媽冷靜地說。「雖然這件事情表面上沒什麼大不了,但是我很失望自己的女兒這樣欺騙我!」

        當天回家,整晚心緒不寧,不知道珍妮會遭到什麼樣的處罰? 只能同時為父母及孩子禱告,希望這件事情能圓滿落幕。孩子只不過想跟她的同學一樣,在網路上噗些生活照,分享自己的心情而已,並沒有犯下滔天大罪。

        隔天,珍妮的媽媽與我晨走時,分享了她與老公如何讓此事和平落幕。

        那天傍晚,他們夫婦倆一起禱告之後,把珍妮叫到房間裡,問她有沒有什麼事情需要招認?話才剛出口,珍妮的眼淚已經落下。隱藏秘密已久的她,終於承受不住幾個月來的罪惡感,向爸媽一五一十地招供。。

      「珍妮,你知道爸媽對社交網站的立場與原則。這個網站規定13 歲以上的小孩才能夠使用,你再兩個禮拜就滿13 歲,爸媽本來就會准許你用,為什麼要用這種方式欺騙我們呢?」珍妮的爸媽都是學法律的,他們強調法律、規範的存在是有一定道理的,社會秩序必須靠法律來維持。更重要的是,他們強烈反對珍妮必須用撒謊(年紀)來取得一個instagram 帳號。

        真相出爐。原來在一個同學的生日派對上,大夥們慫恿珍妮開一個帳號。剛開始珍妮以爸媽不准為由婉拒掉; 結果,其中一位同學靈機一動,透過自己的email 幫珍妮在instagram 上開號,如此一來,父母絕對無法察覺珍妮秘密設帳號的事。

        珍妮坦誠,剛開始她試著不去理它,可是這玩意兒誘惑實在太大; 於是不知不覺間,就在社交網上逍遙了三個月。那天晚上的談話裡,珍妮的父母再次語重心長地跟女兒解釋非法年齡上社交網站的危險性,希望她謹記這次的教訓:「若要人不知,除非己莫為。」知錯認錯的珍妮,頻頻點頭,滿臉淚水的她準備著父母即將宣布的重刑處分。

       「你可以回房寫功課了!」珍妮的媽媽說。

       「啊?.......我的處分是?」帶著滿臉訝異的表情,她望著媽媽,想找一個答案。

       「這次我們不處分你,給你恩典!」對這出乎意料的答案,她忍不住大哭起來,不敢相信向來賞罰分明的爸媽,決定就這麼饒恕她的過錯。爸媽給了她一個緊緊的擁抱,要她體會父母的用心。

        情緒平復下來後,珍妮回到自己的房間,自動把她的i-phone 和i-pad 交給爸媽,「我想.....這些還是暫時交給你們保管,以後再還給我!」後來還寫了一封感人肺腑的信,告訴爸媽她覺得自己是世界上最幸福的小孩子,因為有 全世界最棒的爸媽做她的role model。

        「你知道嗎?我昨晚多想躲在被窩裡,永遠不要出來,因為她太讓我失望了!」戴著一副深色太陽眼鏡的她,可以看得出來昨晚沒有睡好。

        「可是我不行,身為一位母親,這個時候我必須照顧到她的感情需要!」珍妮媽媽說,這次的機會教育及大人的處理方式,讓三個人都學到寶貴的一課。從人的角度, 事情發生後她的第一個反應是跳腳、生氣,想臭罵孩子一頓; 但是平復下來後,她與先生決定用「回應」代替「反應」,把負面情緒拿掉,單純就事情的嚴重性理性地分析給孩子聽。因著平日孩子與父母間建立的互信與體諒, 女兒不但沒有排斥父母的立場,更因為得到父母的饒恕,而更愛他們。

         恩典沒什麼道理,它超越人間任何可以理解的法則; 它是一個嶄新世界的觀念,一個顛覆傳統思維的新態度。葛萊美獎得主Amy Grant 的一首歌 “Better Than a Hallelujah" 中有一句歌詞是這樣:「上帝愛酒鬼的哭嚎、士兵為瀕死同伴的哀求,有時勝過一句 『讚美主』」 。真實的信仰生活,不是道德形式上的嚴苛要求,而是體會到「世人都犯了罪,虧欠了神的榮耀」的真理之後對人性軟弱的全然接納。

         在如此的全然接納中,我們迎接挑戰,而成為彼此的恩典與祝福!

       

( 心情隨筆心情日記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blssdrptr&aid=129859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