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龍應台大江大海一九四九》的書中,陳述民國38年左右台海兩岸之間及太平洋戰區的局勢與戰事,書裡開啟了有人不想說的話題,不想碰觸的痛點,敞開了許多人不知道的歷史,猶如書底上的題字──這是一本你從來沒認識過的一九四九。
所有的顛沛流離,最後都由大江走向大海,所有的生離死別,都發生在某一個碼頭──上了船,就是一生。
書中鐵證如山,難以抹滅,沒有經歷過戰爭的人是無法體會戰爭的可怕與殘酷。
當閱讀到第五部以後,除了體會出戰爭的無情外,心裡也慢慢地起了感覺──心好酸哪!
是同情?是不忍?還是不捨?不知 。許多的篇幅已讓淚水在眼眶裡打轉......
──一九四五年十月十七日在基隆港上岸負責接收台灣的七十軍,在台灣的主流論述裡,已經被定型,他就是一個「流氓軍」、「叫化子軍」。
─任何一個定了型?簡單化了的臉譜後面,都藏著拒絕被簡單化的東西。
──流氓軍、叫化子軍的後面,藏著的歷史脈絡究竟是什麼?
他們從寧波突然被通知,跨江跨海三天內來到一個陌生的海島,踏上碼頭的那一刻,想的是什麼?
七十軍那樣襤褸不堪,後面難道竟沒有一個解釋?
──我一定要找到一個七十軍的老兵。
──我終於找到一個七十軍的老兵,在台北的溫州街的巷子裡,就是林精武。
──所謂的「老兵」,才剛滿十八歲,一九四五年一月才入伍,十月就已經飄洋過海成為接收台灣的七十軍的一員。
──「我們是叫化子軍,」他說,「但是,你有沒有想過,七十軍,在到達基隆港之前的八年,是從血河裡爬出來的?
你知不知道,我們從寧波出發前,才在戰火中急行軍了好幾百公里,穿著磨破了的草鞋?」……
〈一支香〉、〈水滴〉、〈那不知下落的卓領事〉......讀起來在在都讓人心痛。
歷史洪流中所有的四分五裂、流離失所,都是那麼的萬般無奈,不從心又能如何,只怨蒼天漠漠。
歷經戰爭歲月的人們走過悲苦走過滄漡,成為歷史劇變的見證人。不管是悲情悸慟的《大江大海一九四九》也好,或是幽默詼諧出場的《寶島一村》也罷,都是我們層層疊疊所走過的歷史,雖然沒有歷經戰爭的摧殘,不過經由聽故事、看故事,也讓我們了解到我們不知道的一九四九,一段不堪回首的往事。
***2010/6/3於無名小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