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從1979年談起(上)
2012/10/18 16:01:08瀏覽1060|回應1|推薦5

這篇文字原留言在「假圖天國」如果美國退出西太平洋!一文,乃我分析國際因素,對近年對於台灣政局及兩岸關係的一些觀察!

 

(一)

中、美兩國1979年建交,八○年代中美兩國正處於蜜月期,《日美安保條約》防共(蘇)的重要性大減,反而成為壓制日本崛起的暗棋。

國府在這段期間內成為棄子,因江南案等原因,被美國憎惡到不行。而當時台獨真的還只是「一小撮」人的主張,連美國都不免認為ROC消亡,台灣被中國統一是時間早晚的問題。

八○年代,阻撓統一最大的力量,不是美國,不是獨派,恰恰是國民黨政權。老兵遲到1987年才獲准返鄉(北京1979年即已開放)。發展核武,目的絕不在於統一中國,而是想要自保。在中國的解讀,這是B型台獨,也就是吾人所說的獨台。

台獨在當時,也還不是在野力量那麼堅決的選項,不少人在中國結與台灣結之間有過掙扎,少壯派的謝長廷、陳水扁都曾訪問中國。而因閱讀左派書籍,他們和中共在政治及文化觀念上有鍥合之處;陳映真、李敖這些統派人士,都還與本土派並肩作戰。在那種情境下,國民黨四面楚歌,覺得中共、台獨、自由主義是「三合一敵人」,台獨是「中共同路人」,並非全然瞎指控。

(二)

八○年代,如果美國順勢撤出東亞,其權力真空會由日本填補,但地位不見得牢靠。九○年代日本陷入衰退,如果當時日本擴軍已成,其軍事負擔是會加速其衰退,還是日本有辦法透過武力擴張解決其經濟困境?

一九八五年戈巴契夫擔任蘇聯共產黨總書記,隨後展開一連串驚人的改革,與雷根簽署限武協定;不久,東歐劇變,華沙公約解体,蘇聯自己也瓦解。美國贏得冷戰,不再需要中國這個同盟。適巧一九八九年,北京發生六四事件,加上西藏暴動,中國陷入動蕩,中美關係亦急速惡化,改革開放的腳步能否持續,成為一大疑懼。

九○年代,日本正處於顛峰期,向外擴張,第一個目標就是前殖民地台灣,台灣意外的對日本非常歡迎。日本填補了中國的影響力,也填補了美國的影響力(台灣對日貨及日系商業文化日益崇尚)。但美國也沒有沒落,她打贏了伊拉克戰爭,信心大增。這段時間,美日在台灣處於競爭,曾有留日及留美經驗的李登輝,於是成為一個特殊的政治標的,為雙方所爭取。

台灣在這個時期,解決了老法統的問題,完成了政治轉型。國民黨雖然在2000年失去政權,但這個黨也在民主制度的保障下,沒有瓦解,並在2008年重新贏回政權。

民進黨呢,雖然過去三十年一直是民主運動的推手,但似乎餘力已盡,只能「化作春泥更護花」了。

(三)

九○年代末期,香港回歸中國,並捱過了東南亞金融風暴;中國國力蒸蒸日上。日本的停滯開始看不到盡頭。南韓鋒芒畢現而且看起來後勢驚人。台灣雖經政黨輪替,但法治逐漸敗壞,經濟上,對外淪為中國這個新興經濟体的附庸,而且是畸形附庸;對內,蔣經國時代形成的新資本家開始坐大,和黨國資本合作,壟斷了大部份的資源。

這批資本家,如今成了台灣實質的統治者,也是親中勢力最大的代言人。但是他們的「親中」與民族主義無關,而是為了強化他們在兩岸間的政經優勢。對他們資本流育有利的,當然要儘量寬鬆(開放),但不利於他們,或有利於他們潛在競爭者的,則「不開放就是不開放」。

(四)

國民黨不管本質上怎麼掩飾,其實她都不是兩蔣那個國民黨了。兩蔣的魂魄,毋寧說是寄生在新的這個政經勢力下,分一口飯吃罷了。泛藍成立新黨的努力,皆告失敗,證明國民黨這塊招牌,在台灣選舉時還管用,更重要的是,與共產黨打交道時,相當管用。

至於極度親美的政府高層,是安撫美國的一大利器。找了一個連子女都是美國籍的人當總統,美國還有什麼不放心的?

民進黨在這個局面下,便形同廢物了。一個「自己人」的國民黨,一來不需要制衡,二來民進黨也不夠力去制衡。反而政府高層,偶爾還要利用在野黨,壓制這些不聽話的資本家。

1979年到2012年,前十年統獨互相競爭,統派佔優勢。19902000年獨派優勢。此後就是「不統不獨」的局面。這個局面,美國認可,中國也默許,這批政商官僚,則能從中獲得最大利益,而人民的力量,則受到最大壓抑。

( 不分類不分類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batul&aid=6955077

 回應文章

天恩客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好文
2018/01/09 05:21

老哥:

好文!總觀論述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