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2/12/21 09:01:23瀏覽319|回應0|推薦3 | |
學手語好處很多,壞處倒有一個,就是時間會變成過得特別快。像這次高級班,感覺是還沒準備好,可是考試時間就偷偷地到了。雖說那螞蟻人說今年 12 月 21 日是世界末日,地球會有三天不見天日,也就是全球進入整夜的三天,可是今天一早,太陽依舊冉冉升上,我也一如往常,慢跑而去。沒準備好,就上陣,是硬著頭 皮上的。「硬碟」要打「硬/安裝」,可我卻把「硬」忘了,不知會扣幾分,希望老師沒注意到,可是,有四對眼睛耶,而且都是廣角的喔。 考題都很生活化,我偷偷地想,如果我們的課本也這麼生活化,那不知會有多好,肯定學手語事半功倍,因為學任何語言(這是我從我孫女接受聽覺口語法的深切體認)一定要在學習過程中,儘可能地創造「情境」。例如,師生一起到廚房去,那麼你會學到有關廚房設備、料理等等的相關詞彙、句型。光在課本上打轉是很累人的。 十個月,雖然自始至終在抱怨課本的枯燥乏味,可是整個過程卻是充滿樂趣的。我符合「志在參加,不在得獎」的原則,可是一些老師,她們因為工作,有需要取得學力證明,她們的精神負擔大於我(手語的造句法)。 不管詞彙多不多,手勢順不順,語法會不會很快地轉,我都可以算是已經踏入手語的殿堂了。不管中聰有無後續開班,我自己已經擬就後續精進的計劃,第一個,就是進入手語學習的「休整」期。 「休 整」一辭大都用於軍隊,通常是某支隊伍歷經一段期間的戰鬥之後,人員有所損傷,需要休息、補充兵員及調整戰略。我就是當今年這個手語班是一項戰鬥,如今期 末測驗完畢,等於結束了,只剩下下周的結業式,我將進入手語的休整期,因為對自己的「成果」不滿意,我需要調整策略,十個月的時間,不應該只是這個樣子。 昨晚,我問在外頭等待進場考術科的同學,為什麼很多聽人上了手語班,結果到了外面,卻又看不懂聾朋友真槍實彈的(自然)手語? 我覺得,我們有點被課本「趕鴨子上架」的樣子。休整期中,我想要先回到簡單句,細看、觀察手語劇場、手語影片如《聽說》,這些都是「情境」,是學習語言的最佳模式,即便你人不在裡面。(雖說直接找人用手語交談最好,現實是你要如何能常常找到有使手語的人跟你交談?) 當簡單句的手勢、表情、語法都能駕馭的時候,才進入複合(雜)句,然後再到短文。到時,必然不會經常出現停格的狀態。 換句話說,就是,先要讓自己能用手語無障礙地跟人溝通。一旦溝通無障礙,自然而然會翻譯。像現在一開始就想自己要做「手語翻譯」,結果反而卡在文字障裡頭。 下周,聽說志榮老師要做三小時的手語演講,期待!但期盼能將內容的大綱投影出來,因為自己的手語辨識力(就是「看」的能力)還很薄弱。 周四的結業式,好像沒有安排「手語發表」,可能無法填滿三個小時,問題可能真的是到了高級班,時間過得特別快,不像中級班那麼輕鬆,有充足的時間去想發表會要如何做。 現在,抄一段《父親的手》第 30 頁裡的一段感人肺腑的話:「你是我們的第一個孩子,而我們是聽人世界裡的聾人,沒有人告訴我們該怎麼養育一個聽孩子,我們無法用聽人的語言發問,聽人也沒辦法用我們的語言回答。我們一向都得靠自己,沒人能幫我們,所以我們要怎麼知道你想什麼、需要什麼?我們要怎麼知道你半夜在哭、什麼時候餓了?你什麼時候開心、難過?你什麼時候肚子痛?」 教聽人學手語,最終目的是要讓最大多數的聽人會打手語、能看懂(自然)手語。 |
|
( 知識學習|語言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