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3/01/13 21:08:06瀏覽606|回應0|推薦8 | |
上周,經由清美老師的引介,我被輾轉加入了一個臉書的社團《汪老大的圓桌會議》,從成員的對話中,知道了有一本現在市面買不到的老書《春暉與春天》,據說是台灣第一本,也是唯一的一本聾人專輯。著者桂文亞是聯合報的藝文記者,收錄了作者在民國六十七至六十九年間發表於皇冠、光華、宇宙光、女性、愛之坊、聯合副刊、民生報副刊的報導性文章(我不是念文學的,不知這樣說是否正確)集結成冊。 我一天看完,久久,幾乎不能言語。為什麼?三十年過去,來看看我們的台灣在聾人教育及福利方面有什麼進步? (1) 助聽器突飛猛進, 這三樣東西聯手讓國家的聽障教育政策一面倒向口語,也因為口語導向而製造出「文法手語」來與自然手語互爭真假。 無法成功移民到聽人世界(聽得好,說得好)的聾朋友的心靈似乎沒有多大變動。這很容易驗證,看看三十年來,我們的聽障同胞在大學念什麼科系、學校畢業後從事的職業是什麼,就知道了。 三十幾年推行文法手語的結果,不但沒有提高聾生的中文程度,反而造就不少不太懂台灣(自然)手語的年輕一輩。現在可以看到不少年輕人打混合的手語,不全是自然,也不全是中文手語。這好像,現在的年輕人不太懂台語,說台語時不時夾雜著國語在裡面,大學教授也一樣。 聾人的生活品質是有改善,例如:「看得見的電話」的發明--用手機打視訊,可這並非專為聾人設計發明的。 現在,聾人可以開車了,三十年前不行,但這一項不能怪政府。三十年前,你要是開車族,華燈初上的台中舊市區都能隨時找到路邊停車位,那個年代車不多,所以這一項不需計較。 三十幾年前,顧爸、褚錫雄、徐曉文等,還有聽人的汪其楣教授就在努力建設聾劇團,三十年後的今天,對照那些在「兩廳院」及各地文化中心,如台中的中興堂、中山堂等,票價可以高至三千元的各種公演,去年3月18日在台北國際會議中心「田莊兄哥」黃西田的演唱會還賣到四千元一張,為什麼聾劇炒不起來? 聾人福利好像有多一些,例如:聾人團體辦活動比以前能爭取到的補助款比較多了,但是其他的弱勢團體也一樣有啊。手語翻譯在發展中,但好像以台北市做得最好。從手語翻譯可以看出我們教育部的「象牙塔、玻璃屋」。手語翻譯牽涉到「手語」這個語言,可是我國的手語翻譯主辦單位卻是內政部的勞委會、各縣市勞工局、社會局,從沒聽說教育部參與在內。這當然又扯到「文法手語」,教育部避談自然手語,而手語翻譯又必然是自然手語,教育部怎不尷尬?! 而且,實踐已經證明,又有2010溫哥華會議的自我反省,各國的自然手語是不折不扣的語言,我們的教育部卻矇眼不管,好諷刺。 美國人史文漢多才多藝,中文及台灣手語不過是他數十項專長中的一兩項,可他在三十年前卻建立了他在台灣手語界迄今無人能撼動的地位。《手能生橋》老雖老,卻還是各大學研究生必備的參考文獻。 去年9月15日,顧爸來中聰講解聾劇,我從實來招,實在聽懂的不多,倒是日前看了《春暉與春天》才掌握到了聾劇團在台灣的軌跡。 汪其楣對台灣聾人藝術的貢獻,可以比擬史文漢對台灣手語的「定型」之功。他們兩位為了深入瞭解,為聾人社群貢獻一己之力,不只用心學習台灣手語,難得的是起到給台灣聾朋友們引領風潮的作用。一般人學了手語,至多自己家裡用到,或幫助公益團體的聾人活動,包括手語翻譯。 《春暉與春天》的附錄一是趙建民寫的《身為聾人》,文中已經籲請教育部正視美國的高立德大學(Gallaudet College),趙建民還建議教育部設在彰化,「以方便南北學生往返方便」,結果,三十年來沒人理他,不謹聾人大學的動靜全無,反倒是三所聾校變成綜合特教學校。 三十年前,台灣聾人的境遇落後美國三十年以上,三十年後的今天,仍然落後三十年。 |
|
( 時事評論|教育文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