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手語劄記(X14):聾劇
2012/08/17 15:56:50瀏覽359|回應0|推薦8

豐子愷(維基百科的介紹)透過對弘一法師(李叔同)的回憶,總結出人生的真諦:「人生的活,可以分作三層:一是物質生活,二是精神生活,三是靈魂生活。物質生活就是衣食。精神生活就是學術文藝。靈魂生活就是宗教。……」

9/15上午,有一位台灣手語元老級的老師要來與我們分享「聾劇」,此刻的心情是又期待又不安的。期待的不用解釋,不安的,則是因為對這「聾劇」,不但連「一知半解」都沒有,有的卻只是「一竅不通」四個大字。

上網蒐尋,不見一篇用華語介紹聾劇的文章,有的只是,

汪其楣是第一位聾劇導演;
有一個「拈花微笑聾劇團」去年曾經演出《悠悠鹿鳴》的聾劇

這是釋惠敏寫的觀後感 -《希望,來自對生命無常的包容與超越

比較可惜的是,「拈花微笑聾劇團」設在上的 blog 的最後一篇文章是2011/08/03,已經超過一年沒有更新,聾劇,看來,在台灣仍算是蠻寂寥的。

我在一個英文網站,http://deafness.about.com,找到一篇關於 Deaf Theatre 的文章,大家可上去看看。大致是說:聾劇之出現已有幾個世代,它有兩個主要的目的,一是給聾朋友的娛樂,二是給一般聽人瞭解聾文化及手語。聾劇一開始是聾人演員演給聾人觀眾看,但時至今日,發展成演員裡有聾人、聽人,觀眾也是聾、聽皆有。

這是另一個短片:
2010-07-28公視中晝新聞(綻放賭城 台灣聾劇團演出成功)


文字說明:

在美國賭城舉行的第一屆世界聾人博覽會已經圓滿結束,我們台灣的拈花微笑聾劇團也有去演出喔。

在主辦單位介紹下出場,這是拈花微笑聾劇團在美國拉斯維加斯聾人博覽會最後一場表演,也是演出最成功的一場。

拈花微笑聾劇團導演 林玉茹: 我表演""101""和""龍與聾"",觀眾的反應哈哈大笑拍手叫好。這是拈花微笑聾劇團第一次出國演出,沒有音樂、也沒有同步翻譯,原本很擔心外國聾朋友看不懂,但事實證明,聾人聚會裡動動雙手就可以超越語言和國家的藩離。節目最後還秀出­國旗,當起了最佳外交官。

拈花微笑聾劇團團員 白妝如: 就是讓國際看到台灣,因為我每次走在路上,那個外國人就說你是那個台灣那個那個...這個意思是我們拈花微笑的手勢,我說謝謝謝謝。三場表演都獲得當地平面媒體大幅報導。由美國聽障網路媒體DEAF NATION發起了第一屆世界聾人博覽會圓滿落幕,估計全球超過二萬個聽障朋友齊聚到美國賭城做了一場無聲的交流,拈花微笑聾劇團三場表演都獲得當地平面媒體大幅報導成功­讓台灣聾劇走上國際。

我們 9/15 的演講內容是:一、介紹聾劇表演,二、帶大家試身無聲的小小表演,三、如何運用自然手語崁入肢體動作。很想先找資料瞭解一下聾劇,以免到時看不懂老師的說明、演示,可是網路上就是這些些。


( 知識學習語言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athena2007&aid=67223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