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手語劄記(B08):情境
2012/07/29 12:08:56瀏覽292|回應0|推薦8
我的中級班手語劄記寫到 B04 就停下來了,寫不出來,因為從第四單元開始,老師提供了一個嶄新的教學模式,把課文全部用 PPT 展現。眾所週知,PPT 能做出仿電影般的效果,字或圖的漸出、突現或隱藏等等。利用這些功能在教學上,成果肯定加分++。然而,老師需要付出不少時間及精神,同學們回家後,記得至少在心裡感謝老師的付出,才合情理喔。記得嗎,初級班時並沒有這些,而且,教育部也沒規定老師要做 PPT。

第 五、六、七單元大致沿用相同的模式,上周老師宣佈要做期中複習及模擬考。大夥戰戰兢兢追問:模擬考要怎麼考?模擬考算分數嗎?其實,我全部不知,因為老師 只通知「到 9/8 才為早上總復習以及學科考,下午術科考」。依常理推測,學科考試應該是跟初級班相同,而這個模擬考很可能就是「術科考」了。

101-07-28

第一節進行第1~7課詞彙的複習,很快速地,學員們輪流打出每一課裡的每一個詞彙,如有錯誤,老師立即糾正。

然後,進行一個蠻有趣的教學遊戱。老師選了「人物」(1)、「氣候」(5)、「飲食」(4)及「職業」(7) 等四個單元,依抽籤結果,由學員每次二人,一人打出手語單詞,另一人在白板上寫出中文語意。因為總共有 11 個組,所以老師控制學員各打出 11 個單詞,很快地,白板上出現了四組單詞。



謎底揭曉,清美老師橫著劃出 11 組,每組四個單詞的組合。原本我們都不知這要幹嚒。後來,(實在很見笑的,自認投下不少精神的偶,竟然是靠著旁邊同學的補充,才知道這部份要進行的方式。有些丟臉,請您們看到這個之後,記得不要告訴別人,以免下次偶不敢進教室。)



再 次抽籤,各組派員上台將抽到的那一組四個單詞組合成一個手語故事,打出來,之後,老師再作訂正。大部份學員都打得不錯,我自己則在一旁無限讚嘆,英雄出少 年,大多數較為年輕的同學很輕鬆地就完成了任務,我還楞在一旁思索著,「學士、秋天、豆干、理髮師」能組出什麼故事來?而「姑丈、星星、燒餅、美容師」到底 要如何湊在一起,讓人覺得它是一個故事?(不瞞你說,我這期當「班長」,每次來上課,變成找值日生、貼課程摘要、管制學員簽到、統計及記錄缺席名單,這些最重要,變成 有點魂不守舍,課程的學習反而退到第二線,第二優先。因為班長的工作沒做好,馬上可被發現,而課程沒學到,只要那一部份考試不考到,就沒人知道偶不會。)

今 天,還有一個演練「大家來看圖」,老師找了「老夫子」的四格漫畫,還是抽籤,由學員上台把四格漫畫裡的故事打出手語,也是大部份都圓滿完成,只有兩三位有 部份被老師看不太懂。不管如何,這些都是手語生活中會遇到的情境,不管今天自己比得滿不滿意,總是知道了手語可能面對的情境,下次再遇到時,至少心裡已有 了底。(有一些很難,所以這部份沒有拍照或錄影。)

14:20 開始進行術科的模擬考。延續上午寫手語單詞的方式,但使用老師帶來的一批卡片,上面有各種各樣的詞彙,分成四堆,每一組派人去從四堆裡各抽出一張,然後就用這四張卡片的單詞來編故事。每次上台兩組,先由一組打手語,另一組翻譯成口語,然後交換。

考核項目是: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我想起我孫女在婦聯聽語中心做早療時,聽語教師也常常使用四至六張一組的卡片來給小朋友做詞彙比較、分類遊戲、唸名/描述、詞彙連結、詞彙分析及整合等等的教學活動。因為我們現在是考「大人」,所以這個「詞彙連結」用到的是四個不盡然相關,或甚至不相關的詞彙。

難嗎?不知道,因為學員之間的手語功力相差懸殊,對我而言,是不容易,但應該有不成問題的同學。

再七周,就要中級班結業式了,我們將有一個讓人驚奇的活動,今天下午四點召集幾位願意幫忙籌劃的同學開會,討論準備的事宜。之後,要在這七周之間完成一些準備工作。初步決定 9 月 15 日中午要辦一個簡易的自助餐會,餐會的細節再行研擬,原則上須增收班費,因為現在收的一百元,不夠舉辦餐費的開銷。

9 月 8 日,早上總復習以及學科考,下午術科考,請同學們預先準備。

9 月 15 日,上午將有驚喜的活動,下午手語發表會及結業式。到時請大家還要記得報名高級班喔。嘿!高級班了,好快!從春天開始,然後,夏天,秋天,到冬天來臨的時候,高級班也就上場了。

後記

為什麼標題寫「情境」?這是我個人的感覺啦。今天的課程算是又一項新鮮,因為自己手語功力的欠缺,難免感到有些重力的負擔,但因為老師在解釋的是真實生活中,當然這是課堂上真實發生的事,也就是「情境」了。對於如何用手語描述當下的情境,雖然不是老師打的手語全部看懂,但看懂的部份是印象深刻的。

情境的塑造,在教學過程中,非常重要,尤其是語言教學。


( 知識學習語言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athena2007&aid=66760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