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台灣手語的真面目(T04):第四篇
2016/02/27 10:01:00瀏覽781|回應0|推薦10

@@ 本篇文字有版權主張,引用請註明出處。

8.    台灣的「新手語」

手語因為難以創造文字,加上是屬於大動作的語言輸出模式,手語本身自然產生的詞彙數量不足以涵蓋在主流社會生活所必需的全部用語。

政府為了配合政令宣導上的需要,通常會設計有以手勢表現的對應口語文字的手語詞彙,例如美國等英語系國家會以羅馬字母的對應手形來對應口語的文字,日本以假名的手形來表達,中國大陸嘗試以漢語拼音的羅馬字母來對應中文漢字。

台灣跟大陸同樣純粹是漢字的國家,替這些文字造手勢,非常困難。台灣的文法手語原本構想是擔負以手勢表達中文專用名詞或慣用語,可是在造詞時欠缺清楚的邏輯,反而使文法手語造出來的「新手語」讓中文能力不太好的聾人對主流文字的認知更加混亂。有幾個特色是,(*7)

  1. 把教聾生中文的觀念混入新手語的造詞原則裡。例如,「如果」是「如果+果」、「時間」是「時+間」、「效法」是「跟隨+法律規則」、「資格」是「資(手形)+錢」等等。
  2. 搞錯中文詞彙的意義。例如,「不堪」打「忍耐+不能」(這在自然手語裡是「忍不住」的意思,而「不堪」除了忍不住之外,還有不能勝任及情況很差的意思,自然手語另有打法)、「儘管」除了照字一個一個打之外,英文解釋寫「persons of the same generation」更是奇怪。又如,「師母」的打法是「老師+母」。照字分開打,好像沒錯,可是這是複合詞手語,連起來是「老師的母親」。
  3. 隨興創造中文成語或慣用語,有時直接取用既有的自然手語,如「一竅不通」;有時又照中文字一個字一個字分開取自然手語詞彙來打,辭典裡沒有文字說明中文的意義,很多詞彙使用這個方式,例如,幸災樂禍、狗急跳牆、偷雞摸狗、萬丈深淵等。

反觀日本手語對於新手語的造詞(*8),也有幾個特色值得台灣的新手語在日後如有可能作出改進時的參考:

  1. 盡最大可能以視覺語言的本質來造詞,造出來的新詞不論在外形及意義上都極符合視覺導向的原則。
  2. 由日本最大的聾人團體「全日本聾啞連盟」附設的「日本手語研究所」主辦,政府(厚生勞動省)支援研究經費。
  3. 每年分若干次研發新手語,草案在網站公布,對外無差別徵求意見。

台灣的聾學生使用文法手語習得良好中文的,並無具體事例。反而,詢問少數幾位中文造詣甚佳的聾人,都說,他(她)們只「聽過」文法手語,只看過聽人老師在上課時打文法手語,學生私下溝通仍然是自然手語,對於中文有問題時,仍然以自然手語互相討論。他們提供的訊息是,要學成良好的中文,靠的是大量的閱讀及與人以中文(書面語)交流。

參考文獻:
(7)    Blog: 雜亂無章的造詞策略
(8)    日本手話研究所《新しい手話の動画サイト

( 知識學習語言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athena2007&aid=481440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