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台灣手語的真面目(T08):第八篇
2016/03/18 09:49:24瀏覽850|回應0|推薦8

@@ 本篇文字有版權主張,引用請註明出處。

16. 手語詞彙的分類

一、 自然的:族群依據生活經驗,自然演化,約定俗成的。例如台灣手語的,讀書、吃飯、水果、公車、游泳、演講等等。

二、 外來的:本地語言(手語)原來沒有,從他種語言(口語或手語)地區因為文化的不同或科技的發展而引進來的特殊詞彙。例如台灣手語的,機會、(吃)素、里(長)、哥立德大學等等。

三、 主流文字的:是坊間所稱的「文字手語」。使用自然手語原有的,或新創的手勢來表達中文專有名詞的意思。目的是準確地把「中文」的專有名詞表達出來。聾人生活在口語的主流社會,目前手語本身沒有文字,為了瞭解及表達主流社會的訊息,這是必然要有的方法。

17. 手語如何造詞

如果可以理解「手語是藉由肢體動作將知悉的情景或心裡所想的意思表達出來」,就已經能夠抓住手語造詞的原則,有助於「猜中」聾人打出比較少人用或自己尚未學到的手語的意思。或者自己想表達一個之前沒學到的意思,可以依照這個思考模式試著「創造」一個手形手勢出來。

  1. 情緒的表達,大都是與聽人口語一樣的表情或肢體動作,例如:恐懼、開心、生氣,不一定要加上手形手勢。
  2. 具體的事物,因為都有具體的形象,所以大都是以手部動作模擬,例如:山、水、樹、動物等。但因為各地區生活習慣的不同,觀察到的角度隨之不同,造出來的手語也不一樣。例如,狐狸,台灣手語是【龍】的手形抓鼻後,手心轉向前,而日本手語是雙手握【拳】輪流敲肚皮。
  3. 抽象的事物,沒有具體形象可以引用,是聾人們從生活中的互動,逐漸形成彼此互相瞭解的「意思」,這是聽人學手語必須用心的地方,很難根據自己片面的想法來「創造」,一定得從聾人那兒學習。

18. 台灣手語的學習資源

  • 手能生橋》:元祖牌,它對自然手語的介紹迄今無人能破。
  • 手語大師》:雖然看起來是自然手語,但仔細比對,它包含的文字手語的成份也不少,特別是那本《文字手語典》。第IV冊書名「台灣手語語言學概論」,但事實上,語言學的解說太少,而有不少聾文化的介紹。
  • 台北市勞工局的《手語翻譯》:比較有系統地,以自然手語為主軸的「手語翻譯」的書,上下冊共三大本。
  • 中正大學顧玉山演示的《台灣手語線上辭典》,因為是顧爸演示,具權威地位。
  • 啟聰學會的《iSign-台灣手語詞典》,很謙虛,只說自己是「詞典」,但它卻是詞條最多的一本,而且真正具有「辭」典的特色。

教育部主導的2012年新版「手語教材」及 2015 年上線的「台灣常用手語辭典APP」是文法手語系列的材料,如果學習目標是台灣手語,則不應進入,免受誤導。詳細情形可參考相對應的網文《細說文法手語》。

( 知識學習語言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athena2007&aid=504781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