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08/01/08 10:05:59瀏覽18097|回應27|推薦25 | |
我在朋友轉寄來的2008年北京奧運馬術競賽圖標裡,看到兩個有趣的中國字──「朵」,原指人們為了避開猛獸侵襲而屈身藏於樹木之上,後來本義轉注為「躲」字。 另一個則是清楚表現鬃毛與疾行四肢的「馬」字。 於是,我想寫篇文章來談談此事…… 當台灣導遊帶大陸觀光團有一段時日了。 位於士林的「故宮」,是觀光客下飛機後,第一個急於探訪的熱門景點。當導遊的都很清楚:「在客人對你還完全陌生的情況下,如果故宮解說得好,對接下來的帶團氣氛很有幫助……。」所以,我們都儘量把參觀故宮的時間安排在客人入境後的隔天一早。 故宮要解說得好的確需要下點功夫,而我個人,對於介紹故宮深具信心! 我帶團不太講枯燥難懂的年代歷史、專有名詞。因為老實說,有些東西如果連自己都背不起來,我猜想客人就算聽了也一定記不住。 我喜歡把中國商周時期的甲骨文字、看似神秘的宗教起源和有趣的民間傳說故事摻在解說裡頭一起講,讓客人在短短一、二個小時內,輕輕鬆鬆地對中國歷史文化留下鮮活印象──有趣才會記得,這是我的感覺。 我也常常會反問客人問題,譬如,每回講完青銅器和甲骨文字的關係後,我都會透過麥克風問客人一個敏感話題:「各位在聽完我的介紹之後,現在覺得正體字好,還是簡體字好?」我知道這個問題如果牽扯到意識形態或政治聯想,想必少不了一陣口水大戰。而我,為什麼偏偏要哪壼不開提哪壼呢……? 中國人的驕傲 其實,我會這麼做,應該從我開始對甲骨文開始產生濃厚興趣那年說起。 一九九三年,我在書店無意中發現一本介紹甲骨文的翻譯書「字趣」,引起我對中國文字起源的好奇。後來,陸陸續續在圖書館和其他書店裏,又找到許多兩岸學者對甲骨文的研究著作。 慢慢的,我才發現,原來目前世界上存留下來的主要文字,像是英文、德文、西班牙文……,甚至於從中國文化轉變至今的現代日、韓文,幾乎都是以字母組合拼湊而成。而中文一字一義的「方塊字」不僅稀有,更是老祖宗由大自然裏各種形體萬象所衍生創造出來的智慧結晶──像是有石者稱「山」,有土無石者稱「丘」,山峰之石謂之「岩」,山巔之丘謂之「岳」便是其中一例。科學家甚至說,中國文字的零壹組合,在電腦記憶體裏所佔據的空間,遠比其他字母組成的文字要少很多呢! 每當我在導覽過程中,驕傲地問客人:「你們知道外國人最羡慕中國人什麼事嗎?」時,我相信很多人都不曾察覺身為中國人所擁有引以為傲的事實。 「在國外,儘管考古學家發現了許多中古世紀,甚至於更早時期的出土文獻,但是卻有很大一部分文字內容,至今仍然沒人能夠翻譯出其原意來。中國人竟然可以隨隨便便就看懂自己祖先二、三千年前所遺留下的文字!」這真是太神奇了! 之前,因為自己從小習慣使用正體字,所以對這事感覺不出什麼特別意義;可是,當我開始接觸大陸貴賓後,發現客人在餐廳裡面對一幅中國山水字畫,一幅正體楷書所寫的對聯,卻搔著頭皮問說:「朱導,這是什麼字?」時,我決定要好好花點時間,用心來談一談為什麼要推廣「正體字」這件事! 一字一義一幅畫 中國文字歷經數代演變,不僅深具歷史意義,每一個中國字,也都是一幅上古先民鮮活的生活圖記。 我在介紹甲骨文時,最常舉的例子就是灰塵的「塵」字,塵這個字簡體字寫作「尘」。當然,比土還小的灰稱之為「尘」並沒有錯。但是「塵」這個字在遠古時代寫成三隻鹿(中國人的"三"表示大數),下面再加個土字,當初這個字的本意是: 群鹿狂奔在草原上,所揚起的灰土,謂之"塵"。 而美麗的"麗"字,指的則是大型公鹿的角。 可惜簡體的「丽」字,讓這原本充滿視覺想像的字獨獨只剩下一對角,而不見大鹿的蹤影了。 對於不常使用正體字的人來說,這些例子往往可以開啟另一種奇妙的感觀體驗。 接下來,如果客人還有興趣,我會繼續介紹故宮陳列的青銅古器名稱,是如何從器具的形象轉變而成現在的通用文字,像是以手舉杯的「尊」、「爵」,用大口蒸籠烹煮狗肉祭神的「獻」(献),一個人彎腰以水為鏡的「鑑」(鉴),狀似倒水容器的「匜」、以及「盤」、「壼」等等文字的演化由來。 當然,因為商周時期的青銅器跟祭祀儀式有著密切關係,所以還可以順便講講為什麼中國人拜神要舉香、燒紙錢?為什麼人們相信過火可以去霉運?而為什麼中國人又特別喜歡在青銅器表面刻上獸紋和鳥紋……? 走在故宮長廊上有甲骨文字可講,看到台灣東部海岸日出時,更有一堆甲骨文字的話題可說。光一個"木"字,就可以引出一大串有趣的先民故事,有時我還會故意挑出客人姓名中的文字來講故事。記得有位大姐姓「步」,這姓氏在台灣很少見,我就跟她說:「"步"這個字其實就是前後兩個腳印,一個腳印為"止"(趾的初字),有停的意思。兩個腳印就有步行的動感了,如果兩個腳印中間再加一條河,就是涉水的"涉"字。怎麼樣,有趣吧?」客人聽完我的解釋後,開心地說她一定要回去跟她家人述說自己家族姓氏的由來。 另外,我也常常用我的姓氏「朱」拿來解釋為什麼中國人會把暗紅色稱作朱色?而中國人為什麼又會把「根」和「本」,「枝」和「末」放在一起使用?還有,為什麼「廟」寫成「庙」字,就少了思古悠情? 力挽流失中的文化寶藏 我曾經想像。 五十年,或一百年後,一個臺灣旅客和一位大陸朋友共同帶著自己的孩子走進北京紫禁城裡參觀。當他們仰望紅牆黃瓦,金碧輝煌雄偉大殿時,大人舉起手指著梁柱上的匾額問孩子:「你們唸唸看,這座宮殿叫什麼名字啊?」 臺灣孩子可能很快就會回答說:「這叫養心殿,那個叫坤寧宮。」,而大陸朋友的孩子則會急著回過頭來拉著父親的衣角問道:「爸爸,這是什麼心殿啊?那又是坤什麼宮啊?」父親一臉錯愕答不上話來。因為,他們已經都不識得「養」(养),也不識得「寧」(宁)字了。 我不知道再過多久,慣用簡體字的中國人會像外國人一樣,開始看不懂自己祖先傳下來的文字?我也不知道到那個時候,中國文字除了成為人與人溝通使用的單純符號外,還能為中華民族的文化歷史留下多少美麗傳說? 我也常常在想,如果教育我們的孩子或外國人認識中國文字時,可以從甲骨文的演變開始說起,會不會讓學習者更容易弄懂這些文字的原創本意呢! 當然,更重要的,會不會保留較多文化連繫的繁體字,和少數更接近於文字原創精神的簡體字,像从(從)、像灾(災),才是所有中國人都應該致力去了解和學習的一種文字呢? 如果兩岸學者能夠攜手合作,共同找出最能代表中國文化的文字,無論它過去曾經被叫做甲骨文、金文、小篆、楷書、正體字,還是簡體字,只要對傳承中華文化有所幫助的事,是不是我們都該有所堅持,並為此盡一分心力呢? ………… 站在復興中華文化的角度來看,究竟用正體字好,還是簡體字好? 這個答案,我似乎在2008年北京奧運的圖標上,看到一絲希望……。
|
|
( 時事評論|兩岸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