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四十二章經(五十八)處中得道2-身心調適道自成
2012/01/26 20:02:30瀏覽520|回應0|推薦1
 

佛說四十二章經 

惟覺法師開示 

四十二章經(五十八)
第三十四章 處中得道2-身心調適道自成 
於自由時報90.12.1()刊載

  修行應善調身心,用功須不緩不急。學佛的目的是要使這念心保持清楚、明白、作主,時時「堅住正念,任心自在」。

  但許多人勇猛心易發,長遠心難持。修行剛開始時太過精進,沒多久便筋疲力竭。因此,佛說:「其身若疲,意即生惱。」惱就是煩惱、惱悔,身體一旦疲憊就容易起煩惱,患得患失。例如參禪打坐時,若不知「心須專注不得緊張,身須放鬆不得隨便」的道理,只是一味逼迫自己,久了心力交瘁,便心生退悔;誦經時,總是急於開悟證果,卻因妄想、瞌睡不斷,得不到絲毫感應,便認為自己根機不好,對佛、法、僧三寶產生諸多疑慮,甚至對自己、對佛法失去信心。「意若生惱,行即退矣!其行既退,罪必加矣!」心生煩惱,就會退失修行的信念,甚至毀謗三寶,起邪知邪見,結果道業無成,反而造了種種惡業。  

  道是人人本具的菩提心,這念心真正達到清淨安詳,任心自在,道就現前。修行應知善調身心,身若懈怠,以精進調之,道業就能進步;心過度緊張,生無明煩惱,就該學習放下。《中庸》云:「喜怒哀樂之未發,謂之中。」這一念心若有喜、怒、哀、樂存在,則清淨心、平等心、無為心、柔軟心、平常心絕對不會現前。所以不管面對任何境界,這念心都不要著喜樂、愛憎、空有兩邊,保持清清楚楚就是智慧,如如不動就是定,定慧不二這念心就是中,這念心不偏不倚、不落兩邊,道自然就顯現出來了。 

【中台世界】>>導師法語

( 知識學習隨堂筆記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arongshu9&aid=60619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