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太上感應篇(49)推多取少。受辱不怨。受寵若驚。
2011/10/22 11:21:41瀏覽591|回應0|推薦0
 

太上感應篇(49)

淨空法師講述  講記小組整理

推多取少。受辱不怨。受寵若驚。

  《涅槃經》說,佛陀在世時,曾經有一個人讚歎佛是「大福德相」。而世尊成道時,只有三、四十歲,「年志俱盛」,少壯氣盛,但非常溫和,沒有絲毫粗暴的態度。別人打他,他沒有瞋恚;別人罵他,他也不發脾氣。我們要學習佛陀的溫文儒雅,和藹可親。

  受辱時不但沒有報復的行為,連報復的念頭都不會生起,這是真正的福德相。我們受辱時,能否隨順佛陀的教誨,正可勘驗自己的福德。有福德之人,會心平氣和;若心中還有一絲瞋恚的念頭,立刻要覺察到「自己福薄」。

  佛陀教導我們「福慧雙修」,「福」是第一,「慧」是第二,如此排列的用意很深。古人講「福至心靈」,也是「福」在先。一個人的福報現前時,會突然聰明起來;福與慧是一不是二,智慧開了的人,必定懂得修福。

  註解引鄭暄的話,第一句是「默、默、默,無限神仙從此得。」默,指沉默,少開口,少說話,能止語,就可以作神仙了。凡夫做不了神仙,就是因為廢話太多,心定不下來。古人講,要「少說多聽」。在現代社會,不但要少說,也要少聽,因為聽到的大多是煩惱。

  佛陀沉默寡言,唯有他人提問請教時,他老人家才給予解答。如果不問,他就不說;不說就是說,就是教。教什麼?教少說話。

  第二句是「饒、饒、饒,千災萬禍一時消。」饒是恕道。原諒他人,不與他人計較,與他人的矛盾、衝突就化解了,災禍就不至於發生。這是從內心消除災禍。

  第三句是「忍、忍、忍,債主怨家從此隱。」人生生世世,與一切眾生結了多少恩怨債務,糾纏不清。如果不能忍,種種麻煩、障難,必定避免不了。

  第四句是「休、休、休,蓋世功名不自由。」休就是放下。

  鄭暄教給我們四種方法:沉默、寬恕、忍讓、放下。這些都是拔除三毒煩惱的入手之處。如是修學,自己的道業才能成就,說到最淺近處,自己的生活才能幸福美滿。不但能得到精神享受,也能得到物質享受。鄭暄所講的,都是求功名、求富貴的好方法,正當的方法,如理如法的求,所得到的是真實的福報,是自己應當享受的。若不合理、不如法的求,就是造業,眼前雖然貪到一點小便宜,後果卻不堪設想。

  自己受到他人的欺負,怎麼辦?忍讓。我們以善心對待他,天神必定保佑我們。其實,弱者、低姿態的人總是容易獲得大眾的同情,天道也如此。存心善良的人,縱然受到欺負、侮辱、迫害,仍然以善良的心對待他人。如果自己被害死了,不必再在人間受罪了,何嘗不是福氣。死的時候,天神會來接引你。天神也會懲罰欺負你的人,害死你的人。「公道自在人心」,我們對作惡之人何必計較?

  古人講「仁者無敵」,一個仁慈的人,有愛心的人,有慈悲心的人,一生一世絕沒有冤家對頭。事相上的冤家對頭當然會有,但他心中沒有,他心地清淨慈悲。縱然是冤家對頭,他也真誠的愛護,熱心的幫助,沒有嫌棄。果能如是,後福極大。縱然前生沒有修福,福很薄,而這一生相信感應之理,依教奉行,做得很認真、很努力,在這一生中,他的福報就會現前。

  一切眾生有無量無邊的罪過,自己也有無量無邊的罪過。既然能原諒自己,寬恕自己,為何不能原諒他人,寬恕他人?古德教導我們:「以恕己之心恕人」,與別人的冤結就能化解;「以責人之心責己」,才能改過自新。

  《禮記》第一篇名為「曲禮」。「曲」是委屈,指委屈自己;「禮」的精神就是委屈求全。一切要為佛法著想,為眾生的福祉著想。往往自己受一點委屈,就能為佛法、為眾生多做一些事,這是真實功德。世間有幾個人,一生中能為佛菩薩服務?能為一切眾生服務?這種機會太少了!太難得了!遇到這種機會,有人來障礙你,讓你退心,是魔障現前,而克服魔障的唯一方法就是「忍辱」。

>>>續載中

  (此《太上感應篇》講記取自淨空法師啟講於1999/5/11新加坡淨宗學會,「華藏講記組」恭敬整理。)

網站>淨空法師報恩講堂>佛陀教育雜誌207

( 知識學習隨堂筆記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arongshu9&aid=57658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