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太上感應篇(47)推多取少。受辱不怨。受寵若驚。
2011/10/20 07:37:54瀏覽1001|回應0|推薦0

太上感應篇(47 

淨空法師講述  講記小組整理 

推多取少。受辱不怨。受寵若驚。

  這三句就是佛法講的三善根,即無貪、無瞋、無痴。佛告訴我們,三善根能生無量無邊的善法;反之,貪、瞋、痴是三毒煩惱,能生無量無邊的惡法。三毒、三善根關係我們的切身利害,而明瞭利害是對一切法認知的最低層次。具有高等智慧的人,能辨別宇宙人生的真妄、邪正;具有中等智慧的人,能辨別是非、善惡;具有低等智慧的人,懂得利害。

  《論語》中,弟子們讚歎孔子的德行是「溫、良、恭、儉、讓」,一生為人溫厚、善良、恭敬、節儉、忍讓,代表了中國人的美德,所以被尊為「萬世師表」。

  中國古書記載,孔融四歲就懂得謙讓,這表示他的善根非常深厚,但後天的教育也是決定的因素。人皆有善根,這是不容否認的。一些人的善根淹沒而不彰,因為他沒有機會接受聖賢的教誨。

  中國古聖先賢明白此事實真相,所以非常重視教育。不僅重視童年教育,還延伸到胎教。當母親懷孕時,她的心情、行為會對胎兒產生影響,因此儒家的教育始從胎教。懷孕的女人思想要純正、清淨,做到非禮勿視、非禮勿聽、非禮勿言、非禮勿動。現代人不懂得此理,縱有深厚的善根,也被社會風氣習染,使善根、福德不能現前,惡的習氣都被勾引出來,這才是真正社會動亂的根源,一切不安定的根本。

  東方教育與西方教育有根本的差別,東方教育重在道義,西方教育重在功利。中國古代聖賢教人忍讓、禮讓,現代的社會觀念崇尚競爭,彷彿不競爭就不能生存。所以,現在東方人亦捨棄道義,變得急功近利。

  儒家、道家、佛家都是多元文化的社會教育家,他們有能力在社會上競爭,卻主動放棄競爭;他們有能力取得功名富貴,卻完全捨棄,過著隱居、清貧的生活。但是,他們致力於偉大的社會教育事業,真正做到奉獻自己,造福人群。其眼光之遠大,不僅看到這一世,還看到未來的生生世世,久遠劫後。因此,他們的成就備受世人崇敬,即使在現代社會,仍然有許多人尊敬、讚歎、嚮往,並向他們學習。

  「推多取少」是斷惡修善的落實。註解云:「此句所指甚廣,如兄弟分產,朋友交財等類。」此句的理事深廣無盡,並舉財務往來為例,說明兄弟分家、朋友交誼、財務上的往來,都要懂得謙讓,這是美德。如果爭奪,貪、瞋、痴煩惱就會現前,其果報在三途。

  佛在《遺教經》上說:「多欲之人,多求利故,苦惱亦多。」欲望多的人,貪心重,沒有得到的想要得到,已經得到的又怕失去,所以患得患失,心理負擔太重了,煩惱太多了。諺語所謂「憂能使人老」,一個人憂慮、操心的事太多,就容易衰老、多病,壽命必然不長。

  儒家、道家、佛家的聖賢是真正的聰明人,懂得養生。他們盡可能把憂惱的事丟開,保持身心自在。教化眾生是他們的事業,雖認真努力工作,但絕無希求。為什麼?有求就有煩惱,多求多煩惱,無求無煩惱。他們對學生絕沒有期望,為什麼?有期望就有失望。如果弟子能有成就,善根、福德、因緣都很好,他們看到歡喜;如果弟子不能依教奉行,還造作一些罪業,他們看到之後點點頭,只說:「你煩惱、習氣太重了!」而他們的心中一點痕跡都不沾,這才是真正懂得養生之道。

  我們發願為社會、為人民、為眾生做一些好事,如果有緣分,則應當去做;無此緣分,乃是眾生無福,我們落得清閒自在,絕不攀緣。如果想著:「我一定要這樣做,一定要那樣做」,自己就有欲望,也就有憂惱了。

  諸佛菩薩在十法界隨類化身,隨機說法,是不是他自己想要到此地來教化眾生?不是!他是如何來的?眾生有「感」,佛菩薩就有「應」。應,是被動的,不是主動的,正如「應邀」、「應聘」。眾生有感、有希求,他就來了;若眾生無希求,他就不會來。主動會有煩惱,心就不清淨。佛教導我們「隨緣而不攀緣」,隨緣是被動的,攀緣是主動的。有「我要如何做」的這種念頭,就違背了自然法則;自然法則就是自性的性德。儒、釋、道三家都講求心地清淨無為,無為而無所不為就是感應。

  佛又說:「少欲之人,無求無欲,則無此患。」如何才能在一生中,過得自在、幸福?常言說:「理得心安。」明白道理之後,欲望就沒有了,心就安寧了。

  所以,與一切眾生相處時,他要的,我們儘量給他。他要名,名給他;他要利,利給他;他要財,財給他。他們需要的是名聞利養、五欲六塵,我們要與眾生結歡喜緣。我們所需要的,他們不要;他們所需要的,我們不要。因此,我們與一切人不會有衝突,都能相處得很好。世間人為何不能和睦相處?有利害衝突,彼此競爭。

  我與許多不同的族群、不同的宗教相處得非常好,什麼原因?你們要的,統統給你們;你們不要的,我才要。沒有利害衝突,大家才能相處得融洽。我幫助大家是我接受了佛菩薩、古聖先賢的教誨,把自己所得到的真實利益貢獻給大家,與大家分享。

  人活在世間,物質所需其實非常有限,日食三餐,夜眠六尺而已,僅此就能安安穩穩、舒舒服服的過一輩子。生活起居一切隨緣,飲食愈少愈好,清心寡欲,自然健康長壽。

  我二十六歲學佛,半年之後,開始「過午不食」。到台中親近李炳南老師,看到老師日中一食,我就發心老師學習。過了八個月,我才告訴老師。老師問:「你覺得體力如何?」我說:「體力很正常。」他說:「永遠這樣做下去!生活簡易則一生不求人。」多欲就要求人,少欲可以不求人,所謂是「人到無求品自高」。生活所需愈少,貢獻給別人的就愈多,對自己必定有利,對別人也有利,這就是自利利他。

>>>續載中

  (此《太上感應篇》講記取自淨空法師啟講於1999/5/11新加坡淨宗學會,「華藏講記組」恭敬整理。)

網站>淨空法師報恩講堂>佛陀教育雜誌205

( 知識學習隨堂筆記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arongshu9&aid=57585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