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大乘無量壽經 (第十一集)1/4
2009/01/24 08:17:21瀏覽123|回應0|推薦0

大乘無量壽經  

淨空法師開示

(第十一集)1/4

請掀開經本第三面,倒數第四行。

【咸共遵修普賢大士之德】

今天是九八年的衛塞節,也正好是母親節。昨天晚上我們參加傳燈,非常希有,我也是第一次參加,我們大家都非常的歡喜。今天早晨我們在早餐之後,居士寫一個紙條給我,要我說說紀念衛塞節的意義,這個問題問得非常好,我們應當怎樣來做這個紀念。衛塞節是南洋紀念釋迦牟尼佛誕生的日子,在中國傳統是用農曆的四月初八,南洋是用五月月圓的這一天。古時候做這個紀念,是在紀念三個大節日:世尊示現出生在世間,這是個大日子;第二是世尊成道的日子;第三是世尊入滅,這三個大的節日。我們試想,如果世尊不出現在這個世間,這個世間會像什麼樣子?實實在在講很難想像。唯有世尊出現、展示,現究竟圓滿的智慧,為我們解決了許許多多疑難的問題,也幫助我們化解無數人為與自然的災害,我們受佛的深恩,很少人能夠知道。我們紀念慶典的這個日子,最重要的是要把世尊的恩德教誨,介紹給社會大眾,使大家都能夠知恩報恩。我們用什麼方式來報恩?也就是說,用什麼方式來紀念?唯有遵守世尊的教誨,依教奉行。我們自己真正得到幸福的人生,得到美滿的家庭,每一個人都獲得成功的事業,和睦的社會,富強的國家,和平的世界,這個紀念就有意義、就有價值。

今年的今天,在新加坡這個地區,實實在在我們覺得無比的歡喜。新加坡由李木源居士全心全力在護持佛法,禮請法師們到這個地方來長期講經,這個因緣是無比的殊勝。前兩年發起辦「培訓班」,今年開始又辦「華嚴班」,我們用這些來慶祝佛誕節,來慶祝母親節,這個意義就不平凡,實實在在非常的希有。「李木源」這個名字,我看了一看也很妙,這個「李」拆開來是十八子,那要不是十八尊羅漢,那就是十八尊佛子,大概將來這個地方會出十八位菩薩,那就不得了,全世界都沾光。他的名字也很有意義,你看,木是十八,下面是願,阿彌陀佛第十八願最重要,十八願是十念必生,所以這個名號的意義也是不可思議。在今天這個局面之下,他這個名號的意義突顯出來了,使我們看到非常的清晰,非常的明確。

普賢大士之德,就是一切諸佛如來修因證果圓滿的大德。這種圓滿的大德,在《華嚴經》上用十條,十大願王來顯示,願願都是無有窮盡,超越時間、超越空間,也就是願願都是盡虛空、遍法界,而且「一即一切,一切即一」,這才是普賢大士的十德。

前面跟諸位介紹過「懺悔業障」。今天我們繼續跟諸位介紹,第五願「隨喜功德」,這一條非常非常重要。首先,我們要明瞭「功德」是什麼?這個不可以含糊的。我們看到許多道場前面擺個箱子,上面寫「功德箱」,以為什麼?錢放到裡面就是功德。那是錯了,沒有功德。別說你捐這一點錢沒功德,在過去梁武帝的時代,梁武帝是我們中國歷史上,著名的虔誠的佛教徒,是我們佛門的大護法。他在任的時候造了四百八十座道場,我們今天講寺院,規模都很大,鼓勵人民出家。他看到出家人就很歡喜,鼓勵大家出家,所以度眾幾十萬人,他自己也感到驕傲,這值得驕傲,做了這麼大的功德,感到驕傲。正在這個時候,菩提達摩到中國來了,就是禪宗的祖師,達摩祖師。到中國來之後,聽到中國的國王這樣熱心的護法,當然要來拜見,梁武帝也很高興的接見從印度來的這一位高僧。來了之後,見面之後,梁武帝就向達摩祖師報告,他護法的功德、護法的成績。報告完了之後,他向達摩祖師請教,他說:「我的功德大不大?」達摩祖師這個人很直,不懂人情世故,說了一句老實話,說:「並無功德。」這一句話說了,梁武帝受不了,梁武帝聽了很不高興,「並無功德」,所以梁武帝就不護他的法,搞得他無可奈何跑到少林寺去面壁九年,才等到一個慧可。

達摩祖師說的話對不對?對,功德跟福德不一樣。假如梁武帝要問他:「我的福德大不大?」那達摩祖師一定說:「甚大、甚大,你修的福報太大了。」福德跟功德是有差別的,功德是要自己修行。我們舉個簡單例子,持戒有功,你持戒的功是有功夫,你持戒有功夫,得定就是德。所以功是修因,德是證果,你得定了,這才叫功德。如果你的戒律持得很好、很嚴,但是不能得定,你沒有得定,你持戒是福還不是功,你持戒沒有功夫,你只能得福報。得定,因戒得定,這個戒律才叫有功夫。

為什麼有些人持戒能得定,有些人持戒不能得定?這個裡面就是如法跟不如法。如法的修學,有功;不如法的修學,沒有功。這一點諸位同修,無論在家、出家都要明白,一定要守法。守法才相應,不守法就不相應,那哪裡叫功夫?六祖惠能大師教人,特別教持戒的人,一再的囑咐我們,「若真修道人,不見世間過」,你就有功夫了。我戒律持得很好,看到別人不持戒,生輕慢心,瞧不起他,自己貢高我慢。持戒,持戒後面得的什麼結果?得的貢高我慢。人家持戒是得定,從定開慧;他持戒,持出貢高我慢來了,這成什麼話,這哪裡是功夫?

但是那個持戒好不好?是好事情。那個持戒是福德,他修了三界、六道裡面有漏福報。我跟諸位同修說,我不說人天福報,我說六道裡的有漏福報,為什麼?不見得他的福報在人間享,這個我們要懂。他要是得不到人身,他得畜生身、得餓鬼身都享福。你看畜生當中,外國人養的寵物,福報可大了,我們怎麼能比得上人家。全家人都伺候牠,把牠當寶貝看待,牠是一家之主,我們比牠差多了,我們一個關心的人都沒有,那個寵物畜生前世修的福。鬼道裡面的福報也不小,我們在許多中國民俗裡面所看到的,祭拜這些鬼神,居士林附近好像就有一個大伯公廟,那就是鬼道裡面有福報的,有福報的鬼道,山神、土地、城隍,都是餓鬼道,他修的福,鬼道裡面去享福。所以,佛告訴我們一定要修積功德,功德裡面自然有福德,福德裡面沒有功德,還是功德好。

功德怎麼個修法?我們這個經好。這個經確確實實是世尊四十九年所說第一經,《華嚴》還在其次,這個是真正第一經。經題上跟我們講,「清淨、平等、覺」。換句話說,我們的修學與清淨、平等、覺相應,就是功德。我們持戒,戒當中得清淨心、得平等心,你持戒就有功,清淨心就是定。修定有功,開智慧就是德。修定要是不能開智慧,那個定也是福報。

可是諸位要曉得,定的福跟戒的福不一樣;定的福大得多了,戒的福有在三途享的,只有地獄道沒有享福,餓鬼道、畜生道都有享福的,這是戒的福。定的福不在惡道,至少都在夜摩天以上。你修定,定中不能夠開智慧,福報從夜摩天一直到非想非非想處天,那都是定的福報。修定得福報不是功德,修定要得功德的話,那開智慧,開智慧決定超越三界,永脫輪迴,那是修定有功。所以,功德我們一定要搞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

我們看到人家修積功德,世間一般人起什麼念頭?嫉妒。看到別人比我們好,心裡就難過、就難受,想盡方法去障礙,甚至於還想方法去破壞,破壞修道人罪過就大了。還有一類,菩薩修積功德,菩薩示現在社會群眾當中,男女老少,他所做的我們現在講慈善事業。但是菩薩所做的慈善事業,跟我們世間人所做的慈善事業,這裡面又要有一點差別,差別在哪裡?諸位要細心去觀察,你才能明瞭,菩薩修積做的慈善事業,最後一定幫助他破迷開悟,這就是做了功德。如果只是做慈善事業,沒有教他破迷開悟,這是屬於福德。

為什麼對待眾生,先要用慈善救濟來幫助人?這是佛的四攝法,攝受眾生的手段。佛在經上也明白的教給我們,「先以利欲勾,後令入佛智」,佛真慈悲到了極處。世間人你叫他來學佛,他搖頭,他不來;你請他來吃飯,他很高興,他馬上就來了,吃完飯再叫他學佛,這比較容易了,為什麼?總受了恩惠,不聽也不好意思,總不能說吃了飯就走。所以佛家用這種慈善,布施、愛語這些方法,同事、利行,都是攝受眾生。然後給他說明宇宙人生的真相,說明我們自己跟自己生活環境的真相,真相明白之後,他就回頭是岸。

這種做法,如果著相的做,做的人還是修福。如果是離相,不執著,三輪體空,做這個工作的人,他是功德,這個是以利益眾生功德。因戒得定,因定開慧,這是自己修學的功德。兩種功德都會遭人嫉妒,都會遭人障礙。所以我們在修積的時候,要有高度的智慧,要有善巧方便,自己的姿勢是愈低愈好。對待任何一個人,即使是批評我們的人,毀謗我們的人,障礙我們的人,破壞我們的人,我們也要以真誠、恭敬心對待他,讓他慢慢的能受感動、能夠覺悟、能夠回頭,把這些惡緣都轉變成善緣,把惡的這些事都轉變為真實的功德,這叫隨喜。我們一定要從自己本身做起,做出一個好樣子,才能夠教化眾生。

所以我們今天,在全世界任何一個地方弘揚佛法,我們有一個總題目,有一個總目標、總方向,就是「學為人師,行為世範」。我們很清楚、很明白,整個大乘佛法都離不開這兩句。作師,師是表率,並不是說出家人稱法師要作師,這是理所當然的,每一位在家的同修們,都要作師、作範。在我們現前本位的工作上,我們現前生活當中,要給社會大眾做好樣子,這就是作師、作範。諸佛菩薩是九法界一切眾生最好的榜樣、最好的模範,我們要懂這個意思。

網站首>淨空法師報恩講堂> 大乘無

( 知識學習隨堂筆記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arongsh&aid=25903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