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大乘無量壽經(第一八八集)3/4
2010/01/14 08:25:43瀏覽767|回應0|推薦0

大乘無量壽經 

澳洲淨宗學院 2006/3/3  

淨空法師開示

大乘無量壽經(第一八八集)3/4    

這個事情在我們自己這一生當中也見到好幾個例子。一生沒有學過佛,不相信佛法,臨終前幾天有人把淨宗極樂世界介紹給他,他就相信,他就真幹,而且他真的往生了。這是說明《無量壽經》上第十八願,「臨命終時一念十念皆得往生」,《彌陀經》上跟我們講若一日、若二日到若七日。事實上都有證明,決不是偶然的,決定是過去生中生生世世學這個法門,這一生緣成熟了。我們自己要曉得我們這一生淨土的緣有沒有成熟,看得出來,從哪些地方看?從信願行上看。信心,沒有懷疑,願心裡面沒有夾雜,念佛能夠誠敬專一,這個人善根成熟了,這個人這一生當中決定到極樂世界作佛。生到極樂世界,即使是凡聖同居土下下品往生,也是一生成佛,不可思議。

幽溪大師在此地說,但是有口能稱,有心能念,重要的一句是在後頭這句「有心能念」。心裡頭真有阿彌陀佛,心裡頭真有淨土,這個法門在他來講就是最容易、最簡單殊勝無比的法門。接著大師又說「若執持名號,不問閒忙,不拘動靜,行住坐臥,皆可修之。故知此經所示,乃至捷至徑之法門也」。有很多同修工作繁忙,沒有時間修行,這個法門就是最適當的,閒可以修,忙也可以修;動是你動作的時候可以修,靜是你能夠安靜下來坐在那個地方、站在那個地方可以修,佛號不中斷。一切工作,只要不需要思惟的,我們一般講勞力的工作而不是勞心的工作,勞心的工作當然念佛要放下,勞力的工作一點都不礙事,心裡有佛。

唐朝時候一個王打鐵,鐵匠,一家四口靠打鐵維生,一天不做工,一天就沒飯吃,所以工作非常辛苦。有一天有一個出家人從他那個店門口經過,他就招待出家人,供養一杯水,跟出家人說:我的工作很辛苦,有沒有辦法能夠解脫?這個出家人就教他念「阿彌陀佛」。打鐵那個錘打下去,阿彌陀佛,提起來,阿彌陀佛;從前拉風箱,推進去,阿彌陀佛,拉出來,阿彌陀佛。他的太太看到:你一面工作,一面念佛不累嗎?他說:不累,從前我不念的時候還覺得累,現在念的時候不感覺得累。念了三年,他成功了,就在工作那個時候往生了。他沒有生病,還說了一首偈子,他說「叮叮噹噹,久煉成鋼,太平將近,我往西方」,那個錘子打下去,他站著往生了。

這就是幽溪大師在此地所講的初心凡夫。可是要曉得,他有很深厚的善根,法師教他念佛,他不懷疑,他不夾雜,他能把佛號配合他的工作,不覺得辛苦,真正做到信願專持名號,他做到了,所以三年就站著往生。自行即是化他,這條街上看到有這麼一個人念佛站著走的,大家都相信了,很多人都效法他,這是化他。所以他不用講經說法,他用表演,現身說法。《往生傳》跟《淨土聖賢錄》都有他的傳記,都有記載。這是說明這個法門是徑路,這個法門成就快速。

底下一段大師又說到,「稱名之法」,就是持名念佛的這個法門,「不擇賢愚」,賢人念阿彌陀佛,愚人也可以念阿彌陀佛,「不揀男女,若貧若富,若貴若賤,皆可修之。故知此經所示,乃攝機至廣之法門也」。跟其他法門確實不一樣,其他法門要講條件的,條件要是不具足你沒有法子學,這個法門什麼人都能學,貧富貴賤、智愚不肖統統能學。只要你深信切願,老實專念,沒有一個不成就的,善導大師講得好,「萬修萬人去」。

今天為什麼念佛的人這麼多,往生的人那麼少,與善導大師這個話有沒有相違背?我們想想沒有違背,善導大師講萬修萬人去,你沒修,你只念沒修,你去不了。什麼叫修?把自己毛病習氣改過來,這叫修。你看,念佛信心不足,這個你沒修,你要把它改正過來;願心不切,夾雜太多,信願行都達不到標準。不是這個經不靈,不是祖師的話不可靠,自己總得想想,我有沒有把這些毛病習氣改正過來,修就是改正。總而言之,身心世界是不是真的放下了?放下才能去,放下才能專心。專心就是放下妄想、放下夾雜、放下疑慮,專信。你這些東西沒有放下,它障礙著你。經典沒有障礙你,祖師大德的教誨也沒有障礙你,你要知道你的障礙在哪裡,把障礙找到,把障礙排除,淨土道上就一帆風順。

下面「又《遊心安樂道》云」,這裡面所講「諸佛名號,總萬德成,但能一念念佛名者,即一念中,總念萬德」。所以彌陀名號,古大德常常教我們,這個名號叫萬德洪名。你要問為什麼?前面都說過,這句名號總包含了遍法界虛空界一切性相、理事、因果,沒有一樣欠缺的,所以稱之為萬德洪名,念這個名號全都念到了。一切諸佛念到了,一切菩薩念到了,一切聲聞、辟支佛都念到了,一切六道眾生念到了,都在這一句名號之中,這句名號實實在在不可思議。一心稱念,你將來的果報就是總成萬德。

《遊心安樂道》上又說,「無始惡業,從妄心生;念佛功德,從真心起。真心如日,妄心如闇。真心暫起,妄念即除。如日始生,眾暗悉除」。這幾句話說得好,這裡頭講個什麼?覺迷。我們迷,雖然迷得久,無量劫來迷到今天不覺悟,古人有個比喻比得很好,「千年暗室」。現在山上有一些石洞,那個洞很大,甚至於可以容納幾百人、幾千人那麼大的一個山洞,從來沒有人發現過。一般洞口都很小,可能只能容一個人進去,裡面很大,一片黑暗,點一盞燈進去就照明了,黑暗就破除了。這是比喻愚痴不是真的,智慧是真的,智慧生起來,痴迷立刻就沒有了。無量劫來的痴迷,只要你一覺,全就沒有了。

《起信論》上說得好,「本覺本有,不覺本無」,痴迷是不覺,本來無的,時間再久,一覺它就沒有了。我們學佛,明白這個道理,了解這個事實,我們的信心就生起來,信心就能增長,信心清淨就生智慧,《金剛經》上講的「信心清淨則生實相」。實相般若是自性本有的。心清淨到一定的程度智慧就現前,這是事實。我們今天智慧不生,信心完全沒有,頭一個難關不相信自己能成就。我也遇到很多同學來問我,他說:法師,你看看我這樣能成就嗎?我答覆他的話,我肯定你不能成就。他說:為什麼?你沒有信心,你怎麼會有成就?世法裡頭,小事要成就還是要有信心,你沒有信心做不成功。炒個菜,燒個飯,你沒有信心,你就做不出來,這小事;你有信心,你一定做得好。今天炒的菜不好吃,明天我來改進,天天改進,一個星期之後拿出來一定很像樣子,大家一定很歡喜。所以世出世法一切事的成就,端靠信心。這些祖師大德的開示都是幫助我們增長信心,成就信心。

《安樂集》裡頭引證《觀佛三昧經》,這一段話很重要,「佛勸父王行念佛三昧。父王白佛:佛地果德,真如實相,第一義空,何因不遣弟子行之。佛告父王:諸佛果德,有無量深妙境界,神通解脫,非是凡夫所行境界,故勸父王行念佛三昧」。在人間,至親無過於父子,釋迦牟尼佛用什麼法門勸他的父親?念佛法門,沒有用其他的法門勸告他的父親。沒有教他父親參禪,也沒有教他父親念咒,也沒有教他父親學教,教他念佛。諸位從這個地方想想,總的話來說,種種示現做給我們凡夫看的,顯示這個法門不可思議,這個法門無比的殊勝。然後你才會死心塌地一門深入,不再起其他的妄念,什麼法門你才都能夠放下,這個法門成就了,一切法門都成就了。

所謂是「一經通一切經通」,在行門裡面,一個法門契入,門門契入。還有一門不通,沒契入,你自己所修的這個法門沒有圓滿,還有欠缺。這個道理要懂,你要是不懂,你修學會增加很大的困難。難在哪裡?你看到《大藏經》這裡面經論這麼多,翻翻看看統統都喜歡,那就壞了,到最後你一樣都學不通,什麼原因?你的心是散亂的,精神意志都不能集中。又何況人在這個世間壽命有限,你有多少時間來學習,你能學習多少,這些問題我們有沒有想過?

所以世出世法修學都有祕訣,你得要把這個祕訣掌握住,祕訣是什麼?一門,一門深入,長時薰修,務必在這一門學通了,貫通。怎麼樣才能學通?禪宗裡面說明心見性,通了;教下講大開圓解,通了;念佛法門裡面講一心不亂,通了。一心不亂有理一心、有事一心,事一心通了不徹底,理一心徹底了。理一心跟宗門的明心見性相同,跟教下的大開圓解相同,事一心還沒有達到。事一心是你定了,講戒定慧,你得定沒開悟,理一心是開悟。事一心不容易,也很可貴,雖然不能全通,能通一部分。

網站首頁>淨空法師報恩講堂> 大乘無量壽經

( 知識學習隨堂筆記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arongsh&aid=36214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