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大乘無量壽經(第一八七集)2/4
2010/01/09 12:08:51瀏覽602|回應0|推薦0

大乘無量壽經 

澳洲淨宗學院 2006/3/2  

淨空法師開示

大乘無量壽經(第一八七集)2/4    

覺悟的時間太短,迷惑的時間太長,不容易回頭!佛法講善根福德因緣,善根福德深厚的從哪裡看?他聽了、學了,他真留意,真的在學,學什麼?學改過、學放下、學看破。放下自然看破,看破自然放下。在大乘,佛門裡面術語,這叫做止觀雙運,就是真正的禪修。念佛法門也不例外,這句佛號為什麼你不得力?你沒有放下。口念彌陀,意念裡面還是堅固的執著,這個佛號不起作用,喚不醒你,只能夠說在阿賴耶識裡面給你種下種子,其他的利益你得不到。

關鍵確確實實是在放下,你放下得愈多,你提升的就愈高;你放下得愈早,你提升得快速。這個道理你不懂,可惜不懂,為什麼?如果懂了你會做到;你做不到,你了解得不夠,這要靠福德。所以善根怎麼樣?福德欠了一點,福德是什麼?勇猛精進,嘗到法味了,樂此不疲。清淨心裡頭有真樂,清淨心裡頭有決定的安全,你說你要不要?你要,其他東西統統要放下,有一絲毫貪著,清淨心就不能現前。

給諸位說,清淨心裡面的安全達到什麼程度?學佛同學也許你們知道,佛經上常講的小三災、大三災,小三災是什麼?現在我們搞清楚,核武戰爭是小三災。大三災是這個星系的毀滅,不是這個地球,是太陽系、銀河系,大星系的成住壞空,這大三災。無論是小三災還是大三災,這些災難為什麼會發生?諸位要知道,都是發生在心不清淨,清淨心失掉了,所以才有貪瞋痴。眾生造作的三毒、十惡,十惡是十善的反面,起心動念、言語造作都是殺盜淫妄、兩舌、惡口、綺語,造這個業;輕的感小三災,嚴重就會發生大的三災。

諸佛如來慈悲濟世用什麼?用教學,幫助人覺悟。他覺悟,他回頭了,放下貪瞋痴慢,不再造十惡業了,恆順眾生,隨喜功德,這就像其他宗教裡面所說的「眾生得救了」,誰救了他?自己救自己,每個人都明白、都懂得。所以佛在《金剛經》上說佛菩薩度無量無邊眾生,而實無眾生得度者。佛不度眾生,眾生是自己覺悟自己得度。自己覺悟,不再作惡,貪瞋痴慢、是非人我統統放下,自己得清淨心,自己得度;幫助別人覺悟,幫助別人得清淨心,大家得度了。這個道理很深很深。所以我對於古大德我佩服得五體投地,這樣深的道理他怎麼懂得?他怎麼明瞭?他就完全接受,依教奉行,做得那麼圓滿,不能不佩服。

我們今天能夠接受、能夠明瞭,還有一分的力量靠科學技術的幫助,佛法裡面有許多的理事,科學給我們做出了證明。像「一切法從心想生」、「境隨心轉」、「若能轉物,則同如來」,現在科學家給我們做出了證明。日本江本勝博士的水實驗,我昨天把這個錄相帶找到了,這個錄相帶是在東京他的實驗所裡面送給我的。我們可以細細看看,選幾個具有代表性的,或者做成幻燈,或者做成光碟,在我們介紹佛法的時候放給大家看,這是證明。

萬法唯心,一切法從心想生,這都是講十法界依正莊嚴。大家最關心的,不管你信不信佛教,你信不信宗教,最關心的是自己的幸福,這誰不關心?我自己的安全,我自己的快樂,我自己的幸福,到哪去找?你要到外面去找,錯了,永遠找不到,你會辛苦一輩子。內心裡面找到了,你快樂是永恆的,不只一輩子。你懂得意念可以改變一切,我的意念善,純淨純善,第一個你的相貌改變了,相隨心轉。看相算命的都會告訴你,心善相貌善,心清淨相貌清淨。接著體質轉變了,百病不生,所有一切病痛都是從不善、不淨變現出來的,水結晶可以作證明。

所以我們自己想這一生過得很幸福,很美滿,很快樂、安全,不受任何的災難,你修純淨純善,你修大慈大悲。有這樣殊勝的因,果報跟諸佛菩薩沒有兩樣。你修佛菩薩的因,你必定得佛菩薩的果報,這當中沒有疑惑。於是我們就明白了,一定要發心幫助一切苦難眾生離苦得樂,要常常有這個念頭,不為自己。一定先求自己的無染清淨心,我們自己才能夠滿願,才能幫助別人。自己心地還有染著,想幫人也幫不上。

第三就是樂,法喜充滿,這是你自己真正得到受用了。這句話就像孔子在《論語》第一句所講的「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就是樂清淨心現前了。儒家貪欲沒有斷,世間聖人雖沒有斷,他能把它伏住,所以講「欲不可縱,傲不可長」。這都是說儒家有克制的功夫,知足常樂,有克制的功夫。換句話說,他們重視精神生活,不重視物質生活,所以他的生活當中有樂趣,我們常講有情有義。佛法裡面要把那個情字改成「智」,有智有義。佛是要把貪著斷掉,不是把它伏住,是要斷掉。但是在學習過程當中來說,決定是先把它伏住,然後才能斷掉。伏都伏不住,你怎麼斷?

伏要靠學問,要有老師、善友來教導,這才明白,這才恍然大悟。伏住尚且要教,何況把它滅斷,那是更深更廣的學問才能幫助你徹底覺悟,把煩惱習氣全都化解掉。化解之後就是無量的智慧德能,轉煩惱為菩提,轉惡業為德能,這才能契入諸法實相的境界。這裡頭哪有迷信?絲毫的迷信都沒有。你的修學愈學愈快樂,愈放愈究竟,心地清淨,一個妄念都不生。在這個世間隨緣度日,得大自在,於世出世間一切法不但不執著、不分別,甚至於達到不起心不動念,心跟法性交融,身跟法界合一了。這個境界是法身菩薩的境界,我們應該要努力、要學習,這是真的不是假的。不是像世間所有現象,《般若經》上講的「凡所有相,皆是虛妄」、「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那是應當要捨的。世法是個生滅法,生滅法不要去理會。

末後這句話很重要,我們要記住,常常要放在心上,他說「若不令一切眾生得畢竟常樂者,則違菩提門」,這段重要。菩提是畢竟常樂處,你要不要?常樂這裡頭沒有苦!這裡頭就是說的極樂世界。這就說得很清楚、很明白,極樂世界是果,大菩提心是因,極樂世界怎麼現前的?大菩提心現前的。我們要想得畢竟常樂的果報,你不發大菩提心怎麼行?不但自己要發,念念希望幫助一切眾生發大菩提心。幫助眾生首先自己要做到,你自己做不到,你勸別人,別人不相信,別人說你騙我,這麼好為什麼你自己不要?自己做出來給別人看。釋迦牟尼佛給我們做了榜樣,他老人家一生除三衣一缽之外什麼也沒有,徹底放下了。他不是沒有,他什麼都有,王子出身,他要不出家,他繼承他父親的王位,他是國王。為什麼要把王位捨掉,把世間榮華富貴統統捨掉?因為那些東西不是畢竟常樂,那個樂是短暫的,雖是短暫的,但是要付出。我們現在說個真話,要付出慘痛的代價,你才能夠享那麼一點點的樂,而且時間很短。

網站首頁>淨空法師報恩講堂> 大乘無量壽經

( 知識學習隨堂筆記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arongsh&aid=36213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