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09/01/11 09:32:44瀏覽155|回應0|推薦0 | |
大乘無量壽經 淨空法師開示 (第七集)4/4 我們常存這樣的心,常常做這樣的事,我們生生世世都不會有苦難,果報如是。你能代眾生受苦,你怎麼會有苦處。現在這個社會,苦難的人多,病苦的人更可憐,尤其是生病的窮苦之人,生病相當可憐。所以有不少宗教團體,辦慈善事業,辦醫院,布施醫藥,好事情。現代社會富裕了,對於疾病的預防,每個人都注意到,所以國家對於人民,有醫療的照顧。我們每一個人自己,也會有一些財物放在那裡,預備生病的時候用,有病、有苦難的時候用。真正聰明人,把這些錢都布施掉,我的醫藥費,準備的醫藥費,布施給那些病人,如果有什麼急難要預備的那些財物,都拿去救難。也許你要問,到自己生病的時候怎麼辦?給諸位說,你決定不會生病。為什麼?你的醫藥費布施掉了。你的醫藥費放在那個地方,是決定會生病,不生病那個錢怎麼用法?非生病不可。要準備將來有什麼災難的時候,我要準備那些錢,你一定遭難。佛法講得好,「一切法從心想生」,你沒有病,在那裡想著要害病,沒有難,要準備將來災難,所以你的災難跟疾病決定不能避免。你要統統布施光了,心地坦然,你也不會遭難,你也不會生病,這個多自在。為什麼不把它捨掉?今天給你都是講的,種什麼樣的因,你會得什麼樣的果報,一點都不會錯,沒有差錯的。所以我們要懂得,代眾生受苦,我們有力量,盡力量去做。 特別是今天舉世眾生,你要曉得,最大的苦難是什麼?聞不到佛法。所有一切苦難當中,沒有比這個更大了。聞佛法之後,他覺悟了;不聞佛法,永遠迷惑顛倒,他的日子愈來愈苦,愈迷愈深。所以我們今天布施佛法,那真是代眾生苦裡頭,最殊勝的一條。有力量,建道場,請法師講經說法,幫助這一方眾生,破迷開悟,離苦得樂,你說這個多重要。要做一個什麼樣的道場?要做一個模範的道場,推行佛陀教育的道場。這個道場不做經懺、不做佛事、不做法會,我們淨宗的道場,純淨宗,晚上講經,白天念佛。 也許諸位要問,這樣一個道場,在這個地方,沒有法會、沒有佛事,收入怎麼辦?如果你真的要這樣做,你要被餓死了,我們就不要信佛了,那佛法是假的。你真正如法修行,不要去攀緣一個人、不要去巴結一個人、不向信徒要一分錢,你要是餓死了,佛法裡頭第一個護法神是韋陀菩薩,韋陀菩薩應當撤職查辦,真的不是假的。所以這個道場,一定諸佛護念、龍天善神守護。你雖然不會富有,這個是一定的,你的生活決定沒有問題。你的糧食斷了,韋陀菩薩會去找一些人送糧食給你,不會讓你缺乏,不會讓你餓著,也不會讓你凍著。你只一心念佛就好,一心辦道就好,名聞利養統統放下,心地清淨、平等、覺,這個叫正法道場。 諸位要能建立這樣一個道場,這是模範道場,無論道場大小,在這裡面共修,四眾同修都能夠遵守六和敬,你這個道場是世間第一道場,那個功德就無比的殊勝。你把你自己福報裡頭減少一部分,來建立這樣的道場,禮請法師來講經說法,領導大眾念佛,解行相應,真正代眾生苦。所以自己有福,不要在一生把自己的福報享盡,享盡了,來生就沒有福報。如果你懂得這樣修福,來生的福報就不可思議。 第五,勤修善根供養,這一條重要。善根就是一切善法從這個根生出來的,所以稱他作善根。善根是什麼?佛在經上說:「世間法的善根有三條,無貪、無瞋、無痴」,這是我們要認真去修的。翻過來,貪瞋痴叫三毒,三毒煩惱,有了這個東西不得了。你心裡頭有貪瞋痴、有三毒,我們現在講的病毒,這是最嚴重的病毒,這個世間所有一切的病毒,都沒有這個厲害。世間再嚴重的病毒,頂多送一條命而已,你這個生命不能活了,那有什麼了不起,小事一樁。貪瞋痴這個病毒可麻煩;貪,果報在餓鬼道,瞋恚,果報在地獄道,愚痴,果報在畜生道,你說這個麻煩不麻煩。你失掉人身,不能再得人身,三惡道去了,你才知道這個病毒的嚴重。 這個三毒翻過來,就叫三善根。由此可知,世間所有一切的惡,罪惡就是從貪瞋痴生的,叫三毒。翻過來?世間所有一切善,都是從無貪、無瞋、無痴生的。我們要斷貪瞋痴,所以佛常講,「勤修戒定慧,息滅貪瞋痴」,要緊要緊。貪瞋痴三毒煩惱,如果你是控制不住,淨土宗雖然沒有叫你斷煩惱,叫你伏煩惱,你這一句阿彌陀佛有力量,能夠把貪瞋痴壓住,雖有它不起作用,這樣才能夠帶業往生。如果你能把三毒煩惱消除,你往生西方極樂世界,給諸位說,就不是凡聖同居土,最低限度也是方便有餘土,更高的那就到實報莊嚴土。到那邊去成佛時間就很短,不需要很長的時間,就能夠到他方世界去作佛,在極樂世界修行成就,到他方世界去作佛。 真正學佛的同修,對於斷貪瞋痴要下功夫,一定是勤修戒定慧。如果「戒定慧」這三個字,諸位聽到了,好像很玄,也不曉得從哪裡下手。那我們還從本經經題上給諸位講,就比較容易明白。戒就是清淨心,定就是平等,慧就是覺。清淨心,能破貪;平等心,能破瞋恚;覺,能破愚痴。只要我們在日常生活當中,時時刻刻留意,心地清淨、心地平等、覺而不迷就行,這個就是勤修善根供養。所以一個念佛人,修學淨土的四眾同修,念念都要與清淨、平等、覺相應,這樣就好。 第六,不捨菩薩業供養。菩薩的事業,菩薩的事業是什麼?諸位現在無論從事哪一個行業,你只要覺而不迷,你那個行業,現在所做的這個事業,就是菩薩業。菩薩事業跟我們的事業沒有分開,是一不是二。如果我們從事這個事業,譬如我們舉一個例子,我們經商開個店,你每天到店裡做生意,這是你的事業。你在沒有學佛之前,你開這個店目的是賺錢、是營利,這個利都是自己的。你今天學了佛,當了菩薩,你開這個店不為自己,為社會、為大眾,為服務社會、為便利大眾,不以營利為目的,以服務社會大眾為目的,那你這個店就是菩薩業。無論是哪個行業,只要是我利用這個行業服務社會,利用這個行業服務眾生,令一切眾生得到便利,這個事業就叫做菩薩業。 佛菩薩跟眾生差別就在此地,就是那一念之間,沒有其他的差別。即使我們年輕,在學校念書的時候;念書,學生菩薩。這個學生,他在觀念當中,我要認真努力,把他的功課學好,拿到學位,將來從事於這一個行業,發揮自己的所學,為社會大眾服務,為一切眾生服務,不為個人圖名利,他是學生菩薩,他念書是菩薩事業。所以諸位要明瞭,菩薩事業就在自己現前的生活裡面,現前的行業當中。你如果是家庭主婦,你主持這個家庭,那是你的事業。你能夠把這個家庭治理得很好,有條理、有秩序,讓你一家人過得很舒適、很自在、很歡喜,這個家庭,作所有一切家庭的榜樣,就影響到你的鄰居,影響到你的鄉里,你是主婦菩薩。 菩薩事業,不是要到寺院裡頭來,不是的。就在你現前生活裡面,就在你現前的工作裡面,乃至於處事待人接物,我們現在講應酬,只要你一個念頭,念念為眾生,念念為利益眾生,念念為幫助一切眾生覺悟,引導一切眾生學佛,都叫做菩薩業。 最後一條佛告訴我們,不離菩提心供養。這個七樁事情裡面,頭尾是最重要的;一個開端、一個總結。菩提心是真正覺悟的心、徹底覺悟的心。佛在《觀無量壽佛經》跟我們講菩提心,菩提心的體,菩提心就是自己的真心,就是自己的本性。哪個沒有菩提心,個個都有菩提心,可惜迷了,迷了就不叫菩提心,覺悟了,這個心就叫做菩提心,只有覺、迷而已。你一定要覺悟,不能夠再迷惑了。 菩提心的體是真誠心,對人、對事、對物,一定要用真誠,不能用虛妄,要用真誠心,要說老實話,不自欺、不欺人。現在全世界在法律裡面,都講求隱私權,個人有秘密,不能讓人知道,秘密,哪有什麼好事情。真誠,完全透明的,沒有絲毫秘密。諸位要曉得,你有秘密,你就活得很辛苦,要常常保密,這多辛苦;沒有秘密的人,他活得多自在,非常舒適,沒有秘密。什麼人來,對什麼人都是老老實實,決定沒有隱私。 我在美國,就有同修們怪我:法師,你怎麼好像一點隱私都沒有。什麼隱私?銀行裡面存款。我那個銀行存款,大家都知道的,沒有一個不知道。他說:這不能讓人知道。我說:為什麼不能讓人知道?反正這個錢也不是我的,我也不會用它,這個錢大家供養的,現在沒用,只好放銀行,什麼時候有用,再拿出去用,我自己從來用不上。現在這個錢,最大的支出,現在就是獎學金,還有一些苦難的,遇到這些事情我幫他忙。上一次在香港,明星法師,我們上一屆的同學,他說他到家鄉,遇到一個年輕的學生,品性學業都非常好,家裡太清寒,念不起書,學校裡面願意免他的學雜費,但是生活費用他沒有。我問他:一個月生活費要多少錢?人民幣兩百塊。我就告訴他:讓他好好的念書,一直念到大學,他所有費用我付、我給。這麼好的一個年輕人,為了生活環境,逼著不能念書,可惜。他學出來的時候,是國家一個人才,為地方造福。 所以我們對人是一片真誠,決定沒有一句妄語。真誠心起作用,就是深心跟大悲心,深心是好善、好德,大悲心是幫助一切眾生,大慈大悲。在我們淨宗裡面講的「迴向發願心」,自己所修學的一切功德,自己不必享受,願意給一切眾生去享受,你說這個多自在、多快樂。我們看到許許多多人,過幸福快樂的日子,這才是真正的快樂、真正的幸福。 這是《華嚴經》上,普賢菩薩給我們講的七種法供養,我們要廣修,要用真誠心去修,盡心盡力的去修,你得來的福報,就像諸佛如來果地上那麼樣的圓滿。今天時間到了。 |
|
( 知識學習|隨堂筆記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