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大乘無量壽經(第五集)3/4 
2009/01/02 20:40:30瀏覽108|回應0|推薦0

大乘無量壽經  

淨空法師開示

(第五集)3/4 

所以信願行,願是決定要生西方淨土。這一條非常非常重要,為什麼?不生西方淨土,縱然出離十法界,證得法身大士,還要經歷三大阿僧祇劫,你才能夠圓成佛道。何況我們不要說是脫離十法界不容易,脫離六道都不容易。再說個不好聽的話,諸位一定要曉得,脫離三惡道都不容易。我們今天看芸芸眾生,造的什麼業?三惡道的罪業。

三惡道是什麼罪業?佛在經上,大、小乘經都這樣說,常說。幾乎部部經上都說,佛是天天說、,提醒我們「五戒十善」。你身還造殺生、偷盜、邪淫,口妄語,五戒裡頭飲酒。十善裡面,口業,妄語、兩舌;兩舌是挑撥是非,妄語是欺騙眾生、不誠實,不是實話;綺語是花言巧語,欺騙眾生;惡口是說話粗魯、罵人。意裡頭貪、瞋、痴。你造這個十惡業,果報就在三途。現在雖然還沒有墮三途,三途裡頭已經註冊、掛號,不久等著他去報到。誰不墮三途?誰不造十惡業。不造十惡業,反過來修十善,不殺生、不偷盜、不邪淫、不妄語、不兩舌、不惡口、不綺語、不貪、不瞋、不痴,十善業。上品十善生天;中品十善得來生的福報,來生還是得人身,享人間的福報。我們今天看現在這個世間享福的人,都是過去五戒十善有功,修行有功,現在他這個富貴是他的果報。因緣果報,真實不虛,絲毫不爽。佛在一切經中如是說,我們要不能認真如是去做,那你就是自甘墮落,你這個信願行統統沒有,這怎麼行?

行,就是老實念佛。沒事的時候,我們心裡一句佛號,決定不中斷,這一點很重要。念佛的人不要怕死。怕死,你的信願行全是假的。我們念佛的人,目的是什麼?目的就是到極樂世界,就是要親近阿彌陀佛,愈早去愈好,你怎麼怕?又想去又害怕,那這成什麼話?這哪裡是真的?不可以害怕。愈早去愈好,這個世間不值得留戀,五濁惡世,在這個世間受一天罪,為什麼不早一天到極樂世界去享福?親近阿彌陀佛,到西方極樂世界。經上講得很好,「清虛之身,無極之體」,不是像這樣污穢的這個身體,一天不沖涼,毛細孔裡頭都放臭氣出來,有什麼值得可愛的?知道這個身不淨、不乾淨,生到西方極樂世界,到那邊去,都跟佛的身相一樣,皆是紫磨真金色身。為什麼不去換這個身體,還留戀這個臭皮囊?對這個臭皮囊還留戀,你的「信願行」三個字,統統沒有,都是假的。

所以真正念佛人,常常想死,不想在這個世間多活,常常想死。印光老法師他的念佛堂,這是值得我們學習的。印光大師修行那個關房裡面,什麼東西都沒有,只有鋪蓋、換洗衣服,什麼都沒有。他的小佛堂裡面,一尊佛像、一本《彌陀經》,就是一本經書,佛像後面寫一個「死」字,好大的一個死字,寫在後面。他老人家教給我們,如何修信願行?如何在這一生當中決定往生?一定要學他的辦法。我們不怕死,我們天天想死。世間人以為死了很可怕,我們這個死了是往生,我們這個死,用現在的話來說是移民。我們脫離娑婆世界,移民到極樂世界去,歡歡喜喜的去。我們捨棄這個污穢之身,得金剛不壞之身;捨棄我們這個惡臭的生活環境,到西方去過清淨的環境。這個才是發願,這樣才叫真修行。

每一天晚上躺到床上,就想佛來接我,眼看著牆壁,看看佛有沒有來。天天想佛來,時時想佛來,中午休息睡午覺也想佛來,看看佛來了沒有。盼望、巴望著他,希望他早一天來,我天天盼望,總會把佛盼望來的。佛現在沒有來,我們還有點事沒完,什麼事?要把這個經講好,多幫助眾生一些,我們到西方極樂世界去,多帶幾個人去。我們今天幹的是這個工作,這個工作有意義,其他的工作沒意義,這個工作有意義,多帶一些人到西方極樂世界去。

此地信,它後頭有慧,願後頭也有慧。沒有智慧的信,不是正信,所以信裡頭有邪信,他的思想、見解有偏差。願也要有慧,沒有慧的這個願不是真願,真信切願。我們今天講這個慧,慧落實,就落實在這一部《無量壽經》,我們讀誦、我們理解,依教奉行,你的慧就具足了。

『香象』是代表行。「香象」,古德註解裡面,它是力氣很大。古時候科技沒有發達,運輸都要靠牲口。牲口裡面能夠負重,力量最大的是大象。象的力量比牛、馬要大得多,牛、馬拉不動的,象能夠拉。所以象代表大力,用它來比喻,我們的願行無邊、願行有力、願行大力,表這個意思。這是淨宗修行的三個條件,三個必須的條件,缺少一個都不行,一個裡頭出了問題也不行,一定要圓滿具足。具足信願行,你就決定往生。

下面,『寶英菩薩』,英是精華,寶英就是寶中的精華。代表什麼?代表彌陀願海。一切諸佛菩薩所發的大願,是以阿彌陀佛的願,為最精采、為最精英,這個菩薩表這個意思。也就是說,你具足真信切願,老實念佛,你一定入彌陀願海。寶英在此地就代表入彌陀願海。你成就大圓滿,菩薩在此地,豈不就是給我們大家授記了嗎?授記往生作佛,這種授記,無論是顯教、密教,所有一切授記,沒有這個殊勝。到後面經文,還要明顯的告訴我們。

底下一位,『中住菩薩』、『制行菩薩』、『解脫菩薩』,這三位菩薩,這又回過頭來。你希求往生西方極樂世界,參加阿彌陀佛的大法會,彌陀願海是阿彌陀佛的法會,阿彌陀佛的俱樂部。我們也明白這些道理,掌握綱領,怎麼修行?這個沒錯,可是我們現在人還沒去,身體還在這個世間。在這個世間,我們要怎樣生活?要怎樣工作?要怎樣處事待人接物?與經的理論境界相應而不違背,這一條非常非常重要。換句話說,我們現在沒有到西方極樂世界去,我們也要過西方極樂世界諸上善人相似的生活,它才相應。

所以佛在此地,用「中住菩薩」來表法。我們的心要住在中道,中道是不能有偏心,一切都要掌握到中。我們簡單說,這個中,不偏在空也不偏在有,不偏在正也不偏在邪,走中道。這個真假、邪正、善惡、是非,都是講兩邊的。佛教給我們要走中道,這就是高等智慧生活的表現。正法我們要接近,邪法我們也不能夠排斥。我們也希望把邪能夠導向正,那就是你的功德、你的智慧。不能把邪導向正,你已經發了心,心有餘而力不足,那你的功德也就完成了。正如佛在《楞嚴經》上所說,「發意圓成」,就圓滿功德。你真的是發心,想把這些步入邪途的人,希望導歸正道;但是你做不到,你不是沒有心,這就可以了。所以一切要懂得用「中」。

我們再把修行跟生活結成一片,就是大勢至菩薩給我們講的「淨念相繼」,這就是「中住」表的意思。淨念,念是念佛。不一定念出聲來,念出聲是念佛,不念出聲,口動沒有聲音,我們一般叫金剛持,口動沒有聲音,不累。還有一種完全默念,口也不動,心裡頭確確實實「阿彌陀佛、阿彌陀佛」,沒有間斷。心裡頭有佛,決定不容許夾雜,我們一句佛號接一句佛號。不但世間一切法不夾雜,身心世界一切放下,這個念佛就有感應,這真功夫。

出世間一切法也不夾雜。學講經的法師,你在念佛的時候,不要想到你學講經的事情,經文也不要去想,怎麼講法也不要去想,什麼都不想,就是一句佛號念到底,你的佛就念好了。佛號念好了,有感應,你就得佛力加持,你就會開智慧。萬萬不可,一方面念佛,一方面想到這個經怎麼個講法?怎麼個去研究?這就壞了。佛也沒念好,經也沒研究的好,兩方面都拖掉了,這叫不善用心。善用心的人,用一心。我們念佛的時候,一心念佛;研教的時候,一心研教。我展開經本,看看註解,在這裡研究,這個時候絕不念佛。心要專一,做一樁事情。佛在經上講:「制心一處,無事不辦。」我們要懂得佛的意思,依照佛這個教法決定有好處,要制心一處。

我比你們強一點。你們也感覺到,有一些地方不如我。我強在哪裡?我就是懂得制心一處。我無論做什麼,決定是一心去做,決定不是二心,搞這個又想那個,我不會幹這個事情。所以你看我做得很愉快,我做得很自在。佛在經上這麼多理論、這麼多文字,我做出來給你們看,你們要會看。在從前是老師做給我看、章嘉大師做給我看,我看他們的樣子,我向他們學習。我親近章嘉大師三年,親近老師十年。我天天看他們,老師也常常照顧我,哪個地方有錯誤,他幫助我糾正。

我們自己心正、言正、行正,外面人怎麼說,沒有關係,人家看錯了、誤會了,總在所不免。世間哪一個人,能滿一切人的意?不可能的,佛也做不到。這個世間人,多少人罵釋迦牟尼佛?多少人罵阿彌陀佛?我們聽得太多。佛都有人罵,我們被人家罵,有什麼關係?佛接受人家罵,我們也要接受人家罵。要接受,不要有一句辯駁。我們對於人真誠、恭敬、稱讚。人家毀謗我們,我們稱讚他;他侮辱我們、陷害我們,我們感恩他、我們感謝他,這是真的。消自己的業障,增自己的福慧,哪個不是恩人?「上報四重恩,下濟三途苦」,常存此心。

中住菩薩,所以要學淨念相繼,這個念裡頭淨,淨就是決定不夾雜,相繼是功夫不間斷。就功夫上來說,能夠達到即念離念,你的功夫就得力了,你的功夫就成熟了。即念離念,就是一般人講的,念而無念,無念而念。無念跟念是一不是二,這個叫什麼?入不二法門。不二法門是法身大士的境界,你能入不二法門,就脫離十法界,別說六道,十法界超越了。知道世出世間一切法,皆是不二法,這個是佛在經上給我們說真話。

我在這裡透一點消息,後頭還要詳細講到。盡虛空遍法界是一個自己,我們凡夫不知道,凡夫總認為自己跟別人是對立的,不是的。盡虛空遍法界是一個自己,這是真相。你能夠見到,你能夠肯定了,這在佛經上講,你就證得清淨法身。證得清淨法身就成佛了,最低限度是圓教初住菩薩,圓教初住菩薩就成佛了。明心見性,見性成佛,他成的是真佛,不是假佛。天台大師判教裡面講「分證即佛」,雖不是圓滿,分證即佛,他真的,不是假的。那麼我們講證得什麼?他承認、肯定,盡虛空遍法界都是自己,所以大慈悲心生起來。大慈悲是對一切眾生沒有條件,無緣大慈;那個緣叫條件,沒有條件。慈是什麼?關懷、愛護、尊重,全心全力去照顧,沒有條件,對待一切眾生。同體大悲,悲是看到眾生有苦難,幫助他脫離苦難、脫離困難。為什麼?也沒有條件,同體,所有一切眾生跟自己同體。一心一法界,所以法界叫一真。中住菩薩在此地表這個深義。這是理,這是講看破。

『制行菩薩』,這是講行、是講事。行,是我們的生活行為,生活行為要有了錯誤,你自己要知道節制。這個制就是改過自新,知道自己錯了,錯了馬上就改,這就真修行。我們中國古聖先賢教人,說得好:「人非聖賢,孰能無過?」你不是聖人、不是賢人,你怎麼會沒有過失?人人都有過失,「過而能改,善莫大焉」。能改過的就是菩薩,不肯改過的是凡夫。知過就是覺悟,改過是功夫。在此地,中住表學問,制行表功夫。我們在日常生活當中,要守住這個原則過日子,不違背這個原則工作,無論從事哪一個行業的工作,守住這個原則、抓緊這個原則,我們就是過菩薩的生活。

末後『解脫』,解脫是你現在得自在,得解脫了。解是什麼?煩惱解除了、憂慮解除了、牽掛解除了,脫離一切苦惱。憂、悲、苦惱,你都沒有了、都脫離了,現在。所以佛法的教學,諸位非常明顯能夠體會到、能夠覺察到,它確確實實能夠幫助我們,現前得到一生的幸福、家庭的美滿、事業的順利成功、社會祥和,大家互相尊敬、互相禮讓,互助合作、共存共榮,社會安和、國家富強、世界和平,它真落實在這裡。這個目標是我們今天這個世界,政治家、科學家、工商業的領袖們,乃至於學術界、宗教界的領袖們,都希望達到,沒有辦法達到。哪一個不想?哪裡知道這種道理、方法,都在大乘經上。

網站首>淨空法師報恩講堂> 大乘無

( 知識學習隨堂筆記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arongsh&aid=25292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