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大乘無量壽經(第二集)3/4 
2008/12/21 08:09:11瀏覽174|回應0|推薦0

大乘無量壽經  

淨空法師開示

(第二集)3/4 

再看法會裡面,還有菩薩眾。菩薩眾裡面,給我們列了三位菩薩,第一位是普賢菩薩。

【又有普賢菩薩。文殊師利菩薩。彌勒菩薩。及賢劫中一切菩薩。皆來集會。】

這個意思好。『普賢菩薩』代表什麼?代表淨密不二。我們曉得佛法裡面,十個宗派裡頭有密宗,密宗在近代弘傳很廣。密宗的祖師是誰?普賢菩薩。密宗的承傳是龍樹菩薩。釋迦牟尼佛滅度之後六百年,龍樹菩薩出現在這個世間,他是初地菩薩,他在南天開鐵塔,打開之後,見到金剛薩埵,也叫金剛手菩薩,把這個密法傳給他,他以後就傳下來了。金剛手菩薩,也就是金剛薩埵,是普賢菩薩的化身,所以普賢菩薩在密宗裡面,就稱為金剛薩埵。他在此地代表密宗到最後也歸淨土,這個意思在本經裡面,顯示特別清晰。為什麼?第二品裡面「德遵普賢」,《華嚴經》裡面,「十大願王,導歸極樂」,密宗哪有不歸淨土的道理?這個意思要懂。

『文殊師利菩薩』代表禪淨不二。禪宗達摩祖師傳來的,不是六度裡的禪定,是六度裡的般若波羅蜜。你看《六祖壇經》,六祖一開口就教大家,「總念摩訶般若波羅蜜多」。所以諸位要曉得,禪宗是修般若波羅蜜多的。文殊師利菩薩代表,這是宗門裡的本尊,普賢是密宗裡面的本尊,統統導歸淨土。那我們修淨土,人心就定了,看到禪、看到密,很好,我是「密中之密,禪中之禪」,不會被他所動搖,你的信心、願心才堅定。菩薩在此地列名,你要懂得這個深深的義趣,這個地方真正幫助我們建立無比的信心、無比的願心。

下面一尊『彌勒菩薩』,彌勒菩薩在此地代表的是當來承傳。我們這一代,釋迦牟尼佛這一個大時代;這個大時代一萬兩千年,釋迦牟尼佛的法運,正法、像法、末法,這個大時代一萬兩千年。一萬兩千年之後,其他諸佛弘揚什麼法門?是不是跟釋迦牟尼佛一樣,也弘揚這個法門?沒錯,彌勒菩薩就是繼承釋迦牟尼佛的。釋迦牟尼佛是賢劫第四尊佛,彌勒是第五尊,所以是當來承傳,也承傳這個法門。為什麼?這個法門是第一法門。十方三世一切諸佛如來,度眾生成佛道,第一法門就是《無量壽經》。《無量壽經》的對象,它接引的對象,就是世間根熟的眾生。什麼叫根熟?這一生當中,決定可以作佛,這就是《無量壽經》的對象。

我們在這一生當中,接觸到這個法門,萬一不能往生,那又怎麼說法?不能往生,不是經有過失,是我們自己沒有依教奉行。你要好好的記住,果然能夠依教奉行,你就決定在這一生當中作佛,跟阿彌陀佛沒有兩樣,這是真的,不是假的。所以一切諸佛如來,遇到根熟眾生,都要講這個法門,都應當勸導一切眾生,念佛求生淨土。由此可知,這個法門、這個法會之殊勝,確確實實空前絕後。

末後這一段,『及賢劫中一切菩薩』。這一切菩薩專指賢劫千佛,那這個時代就更大了。在這一大劫當中,佛家講的這個大劫,這是講時間最大的單位,這個大劫。這個大劫裡面,有一千尊佛在娑婆世界出世,娑婆世界是我們現在這個大千世界;我們這個地球,是大千世界裡面一顆小星球。

在從前一般人多以為,佛家所講的大千世界,大概是我們現在天文學家所發現的銀河系,這是佛家講的一個大千世界。可是黃念祖老居士,他的看法不一樣。他在《無量壽經》註解末後有一篇文章,這是他最後寄給我的,我在台灣,他從北京寄來的,告訴我希望我把這篇東西,附在這個註解後面,因為他講經的時候把這一段漏掉了。他是一個科學家,他在大學裡面教無線電學,在天津大學,他是天津大學的科學教授。根據他的看法,現在我們所講的銀河系,實際上只是佛法裡面講的一個單位世界。也就是說,這一個單位世界,佛在經上講,是以須彌山為中心,太陽也是圍繞須彌山轉的。須彌山到底是什麼?自古以來就沒有人能把這個事情講清楚。黃老居士說:「須彌山,應該是天文裡所發現的黑洞。」他講的也有道理。黑洞,那就是我們今天講,是宇宙的中心,銀河系的中心,太陽確確實實是圍繞這個來轉的。假如他這個說法能成立的話,那麼一個大千世界有多少個銀河系?十億個銀河系。十億個銀河系,才是佛經裡面講的,一個大千世界,這是一尊佛的教化區。

諸位要清楚、要明瞭,釋迦牟尼佛有沒有滅度?沒有,釋迦牟尼佛在我們這個世界,示現滅度了,可能在別的星球,他又在那裡示現,沒有滅度。佛是哪個地方緣成熟了,就在哪個地方現身。像《普門品》裡面所說,「千處祈求千處應」,《楞嚴經》上所說,「隨類化身,隨眾生心應所知量」。佛沒有一定的身相,哪裡有緣哪裡就現身,哪個地方緣沒有了,身也就沒有了。所以沒有生死,隨類示現,這是真的,不是假的。

賢劫,在這個大時代裡面,有一千尊佛在娑婆世界,就是這個大千世界;我們要以黃老居士所說的,十億個銀河系,這麼大的一個範圍之內,來示現成佛,一千尊佛。釋迦牟尼佛第四尊,彌勒佛是第五尊,往後還有九百九十五尊佛,他們現在是菩薩的地位,在這個賢劫裡頭,將來陸續統統要成佛的,這一些人都來集會。這個意思明顯的告訴我們,千佛,沒有一尊佛不說這個經,沒有一尊佛不宣揚這個法門,沒有一尊佛不勸一切眾生念佛求生淨土。我們在這個地方要覺悟,要真正把握到,我們現在生到西方極樂世界,將來在西方極樂世界都是元老、老資格。因為經上講得很清楚,阿彌陀佛成佛以來到現在才十劫,十劫在無際的時空裡面來講很短暫,我們今天到極樂世界,是很早到達,千佛以後去的,那都是我們的後輩。所以你現在往生,將來都是那些人的老學長。要快點去,不要再搞輪迴,一輪迴、一墮落,現在去的人都成佛、成大菩薩了,我們就落後太多,我想這是我們不願意見到的事情。真的不願意見到,那就要認真努力、精進的學習。由此可知,真的是十方一切諸佛如來,不僅僅是賢劫千佛,無一不以此經為第一,無一不以念佛法門為第一,這是我們在第一品裡面,應當要學習的。

我們再繼續看第二品,第二品是第一品的連續。為什麼夏老居士,不把這兩品合成一品?實在說,最初的會集本,這兩品的確是合在一品裡面。我們看慈舟老法師的科判,就看到了。夏老最初會集出來的,慈舟法師給他作了個科判,而且慈舟法師將這個會集本,第一次講過一遍,在濟南。那個時候,本經一共分成三十七品,不是現在的四十八品,在我們想像當中,大概夏老是按三十七道品分的,他分成三十七品,後來不斷的再訂正、再修改,修改了十次,才成為定本。把這個全經分成四十八品,四十八品我們想像當中,一定是依據阿彌陀佛四十八願,用四十八來分,於是把第一品就分成兩品。

那麼兩品,為什麼不把在家菩薩分在第一品?在我們看到,應當是合理的,因為他都是表法的。為什麼他要在這個地方分段?一定有他的用意。沒錯,確實是有很深的意思,意思在那裡?特別把在家人這一段,另外分成一份,就是提醒我們,這個法門、這一部經,主要就是度在家同修。不要以為修行,當生成佛大概只有出家人才有分,我們在家人業障深重沒分。他在這裡分,就是這個意思,叫你不要懷疑,在家人可以在一生當中平等成佛,與本經的教義、與阿彌陀佛的本願,確確實實相應。這是夏老居士獨具的慧眼,讓我們一看到這個段落,就警覺到、就體會到這個意思。

此經確實以在家人為主,為什麼?在家菩薩有十六位之多,而且這十六位在家居士,是什麼身分?統統是等覺菩薩現的在家身,他們的地位,跟文殊、普賢、觀音、勢至沒有兩樣。在我們佛門,佛示現的大多數是出家的形像,菩薩所示現的多半是在家的形像。在我們中國,四大名山,四大菩薩,這是大乘法裡面的支柱,大乘法裡面的中心。四位菩薩,只有地藏菩薩示現的是出家相。唐朝的時候,高麗的王子出家,來到中國九華山,以後我們知道,他是地藏菩薩的化身,所以地藏菩薩的塑像,就塑成出家相。南海觀音菩薩是在家相,五台的文殊菩薩也是在家相,四川峨嵋普賢菩薩也是在家相;連彌勒菩薩,你們要是到北京雍和宮去看看,彌勒菩薩也是在家相。

但是在中國習慣,塑彌勒菩薩是塑布袋和尚,出家相。布袋和尚出現在宋朝,南宋的高宗時代,跟岳飛同時代。他老人家圓寂的時候,告訴大家他是彌勒菩薩化身再來的,說完他就走了、就圓寂了。這是佛門裡面,也有這麼一個規矩,佛菩薩化身來,絕不暴露身分,身分一暴露,決定就走了,如果身分暴露還沒走,那就是假的,不是真的。我們現在在很多地方聽說,哪一個法師是什麼佛再來的,哪一個居士是什麼菩薩再來的,說了又不走,這個不可靠。說了就走,真的,不是假的;說了不走,假的,絕對不是真的。

這十六位菩薩,實際上與會的菩薩人數,超過一萬二千人,來的菩薩太多太多了,此界他方。此界是娑婆世界,不在我們地球,其他星球的菩薩,來參加這個法會;他方世界不是娑婆世界,無量無邊諸佛剎土裡面的菩薩都來參加,菩薩眾就太多太多了。特別提出十六位,十六是表法的,十六代表圓滿。我們佛法有顯、密這兩個系統。顯教裡面的表法,《彌陀佛經》裡面用七,七代表圓滿,不是數字。七是指什麼?東、南、西、北,這四;上、下,這六;中間,中,這就是七,它表圓滿,不是數字。《華嚴經》裡面,用十代表圓滿,也不是數字,十是代表圓滿。在密宗裡面,常用十六,十六是密宗裡頭代表的圓滿,它也不是個數字,處處顯示佛法的大圓滿。這十六位他的名號也是表法,我們在這個地方要學習,不能夠錯過。

這十六位等覺在家菩薩,第一位『賢護』尊者,此地稱為『正士』。「正士」是菩薩別稱。菩薩通常稱大士,我們稱觀音大士、普賢大士,稱大士;也稱正士,正是正覺,正等正覺,是這個意思;也稱開士,開士就是大徹大悟、明心見性,我們稱他作開士。開士、正士、大士,都是菩薩的尊稱。這個地方,諸位同修要記住,不可以稱大師,老師這個師,稱大師,不可以的。大師是對什麼人稱的?對佛稱的,等覺菩薩只能稱大士,不可以稱大師。現在我們看到許多出家人,都稱大師,這個稱呼不好,古人講僭越。你成佛了嗎?你不成佛,不可以稱大師。佛是天人導師,你自稱大師,太過分。觀音菩薩都不敢稱大師,文殊、普賢看到大師,要頂禮三拜、右繞三匝,你有那麼大的福報,你能消受的了嗎?這是普通的常識,我們要懂。

我們尊稱人,是對他尊敬,但是過了頭就變成不尊敬。譬如我們尊稱人,見到人稱你先生,這很尊敬,如果見到人,稱你總統先生,那豈不是罵你嗎?是不是?你不是總統,我見到你,總統先生你好,過了頭。這個諸位一定要懂。你見到出家人稱大師,過了頭,就等於我們稱人家總統先生一樣,名分不相符。常識我們要懂。現在人無知,連這一點佛學常識都沒有,以為稱大師是尊敬,哪裡曉得真正的意思,這不應該的。

你看印光,我們稱印光大師,他老人家圓寂之後,他不在世了,我們這樣尊稱他,可以。他在世的時候,你看看,當年在世的時候,印光法師他流傳什麼?《印光法師文鈔》,不是大師。他老人家圓寂之後,我們才《印光大師文鈔》。你看看早年的,最初出來的,《印光法師文鈔》。印祖自己沒有稱過大師,人家在他面前,也決定不敢稱他大師,他要罵人的。

網站首>淨空法師報恩講堂> 大乘無量壽

( 知識學習隨堂筆記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arongsh&aid=24915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