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2/12/19 21:27:24瀏覽535|回應1|推薦6 | |
什麼時候『依意不依語』 當研習經典時,不要拗在文字的解釋。如果聽人講經典,要去尋求講解人的意思,不要在他的遣詞用字上轉。此時所學到的是講解人的意思,並不一定是原著者的原意。 我們要學的是神佛或經典的原意,而不是在語言文字推敲,我們不是在研習文字學或修辭學。許多前輩先賢有過解釋,卻有不少地方解釋不一樣,甚至差異很大。我們怎知哪一個是對的?解釋得通是我們覺得通,也有可能是我們聽不出問題在哪裡。也有可能是對的,對的解釋可能有許多個,那一個才是原意?只有原先講法的神佛自己知道。後人只是依照自己的意思去揣摩,這就用到了「識神」,不是由「自性」產生。因此自己去解釋都「不真」,或許「有道理」,或許也是「真理」(識神可以搬出以前悟出的真理),但不是原意。「新的」就不是「舊的」,不可以搬出過去的知識、經驗來組裝拼奏,不要從「舊的」去找。 在聽講的時候,就用得著『依意不依語』,如何去聽到講話的人真正的用意?有人詞不達意,有人意在語先,有人一語雙關,有人言不由衷,有人諄諄告誡,有人不耐解釋。眼前這人是哪一種?依意不依語。日常生活中都用得著。更重要得是要發現自己的意和語的距離,減少用錯語,避免會錯意。表達清楚,可以增進彼此的瞭解,事情原本可以很簡單的! |
|
( 心情隨筆|心靈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