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2/01/22 18:24:05瀏覽549|回應2|推薦10 | |
意識 「紅色引號內紅字為恭錄2012年元月七日 濟佛訓文」
大家準備過新年,看到這篇訓文心中一亮有許多疑惑在文中找到答案。更確定神佛充分利用機會應時應機指導我們修行。「哈哈。又逢新年年頭。舊曆年年尾。各地車站將湧入趕著返鄉人潮。雖然十分辛勞。但是回家的感覺真好」是辛卯年最後一篇訓文,特地上台北侍壇(神佛經由纂方木筆在沙上寫字訓示,弟子們陪伴在旁)。「各各家修回道院的感覺。及百歲年老後返回先天的感覺都一樣好。」回到台灣總主院見到許多同修,是的就像回到家一樣的溫暖,感覺真好。高雄道院統掌(負責人)由虔皈道,享年九十有五。「一生為道慈盡心盡意。主正立極。炁定靈清。今歸樞府。感覺真好。」樞府是 至聖辦公室,是天堂,是極樂世界。回家、回道院、回樞府三件事,看似不同,但是「感覺都 一樣好」。
「有些人生前不相信有先天。有極樂淨土。」在六道輪迴的生命狀態之外,還有另一種生命,名叫先天、或名叫及樂淨土。「只追求這一生頂多百年的幻象。而忽略了千百億萬年無生無滅心靈故鄉。」「人」生在世,學了人世間的價值觀,追求眾人所追求的,還有一部分沒注意到的「無生無滅心靈故鄉」。在輪迴中「生生世世。漂泊浪蕩。死生流浪。」「然而這相信與不相信。都是個人的意識。」信也好、不信也好,都是意識的作用。都不是真正到了「無生無滅的心靈故鄉」。但是信了,就會去注意、去追求。 「意識就是心靈性形的顯像」觀念、特質、形體、運用、展現稱為意識。「身口意三業及輪迴三界六道之業均它所作。」在輪迴中所作的「業」,身口意運作的過程與結果,因緣果報都是意識的作用產生的作為。眼見色、耳聽聲、鼻聞香、舌嘗味、身覺觸、意的作用在心念。有了強烈的心念就產生語言或行為,所作的善與惡或不善不惡,都是意識的作用。卻不可因「意識會造業」就不要意識,那可成了因咽廢食這句話。日常生活的一切都還是要靠「意識」,如何工作、旅遊、飲食、休憩、人際關係、家庭生活,如何安排?如何進行?都要「意識」。
「靈天有在。昧輪阻止。皆因不清靜的意識。囤積在潛意識層中作祟。」每個人都有他不清淨的意識,或是認識不清,或是私心作祟,或是慾望情緒干擾,甚至囤積在潛意識層中影響判斷。這種不清淨的「昧」不是只有一種,也不是只有一次,而是重重疊疊的糾纏在一起的出現,干擾著我們的認知與判斷的靈活運用。我們也都要從這些「不清淨的意識」,尋找出什麼是「清淨」。從「昧」的狀態變成「靈」的狀態,所以要「體靈從昧」、借假修真。
「不要『我以為』就是一切。不淨的意識。破碎的心靈。是見不到正定正念正思維」不要以為學了「八正道」的名詞解釋,就以為自己已經「正」了。當我們還是「顛倒眾生」的時候,以不清淨的意識是「見」不到「真理」的。鏡頭不乾淨照不出清晰的照片的。「吾 佛說。慎勿信汝意。汝意不可信。得阿羅漢已。方可信汝意。」這是在 佛說四十二章經裡的一段經文。「阿羅漢」是指已經成道的階段。沒成道以前不要隨便相信「意識」產生的訊息。這段經文說明用意識學來的往往不是真理,用意識見到的往往不是事實。先要把意識修的清淨光明才可以。「經曰。欲知坐功。必鍊真炁。鍊炁就是誠其意。佛家稱為不壞金剛身。道之奧就在這裡。」看到這一段有沒有震撼?有沒有共鳴?「『道之奧』就在這裡」說的這麼清楚明白,您信不信?「精誠所至金石為開」不是說「誠心誠實誠懇可以感動別人」而是說「誠」可以清淨我們的意識,清淨意識後才能「斷惑証真」,可以讓我們挖開內心實相的世界。「誠」又是什麼?由誠實誠信誠懇的意思可以歸納出「誠是不欺騙、不做假」。太乙正經午集「至誠無欺」。到底是不欺騙神佛,不作假給神佛看?還是不欺騙他人,不作假給他人看?還是不欺騙自己,不做假給自己看?哪一個才對?哪一個重要?其實最重要的是不欺騙自己,不做假給自己看!不接受意識作假欺騙自己,功夫下的夠,即是清淨自己的意識!也就是自見己過、知恥力行的實踐。從行為的檢討,到言語的反省,以致心念意識的過失瑕疵的覺醒與調整,就是「道之奧」的狀態,一行三昧、裡外一致,不會衝突矛盾。也就是不壞金剛身。「鍊炁就是誠其意。」,自欺欺人欺神當然是「昧」,不明的狀態,昧輪阻止靈天,做出來的事一定是不對,自認不自欺的人一定是自欺,沒經過特殊的努力就要進入「道之奧」一定自欺。能不能發現自己正在自欺?有的話就是「誠」有進步。
「今各各佳修。有真經為徑。真誠日坐日送。心靈可澄清。意識清醒。是非善惡分明。去邪去偽。黜惡懲奸。絕不含糊。」經是徑,是遵行的道路。但真經有「惟不能以本經認為讀本。但求能悟默斯可耳。」,不要依照學生時代讀書的方法來研讀太乙北極真經。「日坐日誦」每天靜坐每天誦經,可惜修人們俗事多,辦不到每天靜坐還誦經,至少可發現自己有「心靈可澄清。意識清醒。是非善惡分明。」這些現象。如果沒有,那就要反省「自己有哪些方面修錯了?」、「坐誦是否沒抓到要領?」,否則心靈怎沒澄清的感覺?「去邪去偽。黜惡懲奸。絕不含糊。」求的是我們自己內心的劣根性,不正的、虛偽的、不善的、自私的、取巧的心念意識,絕不含糊的發現、反省、檢討、改過。與別人無關。金剛般若波羅密經:「一切有為法 如夢幻泡影 如露亦如電 應做如是觀」有為法就是意識的作用,都當作夢幻泡影。
每篇訓文都是神佛拿出修行的心得,來和我們分享,指導我們。常常是同修們最近參研的難處,加以補充,或是心中疑惑的關鍵點。相信用功的同修會有同感。幾乎每篇訓文都是完整的,修行的「武功密笈」。就這樣公開,卻被某些同修們忽略,被當作很平常,看一看就放一邊,非常可惜。任何一篇照著做,不用幾年就可以脫胎換骨。 |
|
( 心情隨筆|心靈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