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故鄉回望 幾人歸
2012/10/19 23:09:58瀏覽643|回應1|推薦5

 

 

        故鄉回望 幾人歸

 

「內為恭錄自2012929  孚聖 訓文」

  每逢佳節倍思親,中秋佳節引人許多聯想激起許多感慨。「中秋月亮。月圓。月光潔。古人今人共賞月。心悅清明。更感悟人生幾何。去日無多。何以解憂。」看著有美麗傳說的月亮,照著明亮的月光,優美的月色、愉悅的心情。換個角度,人的壽命總是有限,一天一天的過,一天一天的少。由身體出現更多的毛病必須一生相伴相隨,必須吃的藥越來越多,適合吃藥的時間卻越來越少,排不出時間來吃藥。可以體會『如少水魚』的比喻。「歲月如流。月。月。月圓。就中秋。之後寒露。霜降。即立冬。一年總是這般忙。茫。又匆匆。」好像在欣賞文辭靈活運用的宋詞一樣,日子總是這樣過,這樣忙,也這樣茫。是匆忙,也茫茫。「人人各具月光面。但不知何為月光心。是以人心本如中秋月。卻時如秋雲薄。皆因也。皆欲也。」禪師們常以月比喻佛性,人人具足佛性,卻展現不出,人人具有先天的炁靈性,卻展現不出。是有原因的,是欲望牽引。「光明為聲色外欲所奪。心一執著。愁雲慘霧。疑雲款款。不修不守。不煉不坐。終至幽冥之界。光明不再。噫。故鄉回望。幾人歸。」分開為炁、靈、性,合稱為自性或佛性。這篇訓文中以月光比喻,知道、見到的修人再去詳加觀察研究。各種語言文字、各式各樣的指導,都是指著月亮的手指頭,都不是月亮本身,不須在語言文字上多費口舌。人世間的聲色外欲吸引住我們的注意,全心全意都是聲色外欲,自性沒有展現的機會,如同烏雲遮住了月光。我們心對世間的事物執著,拿得起放不下,處理不來,解決不了。愁與慘如雲霧壟罩我們。事理弄不清,處處不確定,事事都懷疑。一有執著就抓著不放,因此打不開心胸、打不開眼界,看不到別的出路。如果不知道要修行,不知道要鍛鍊自己,不知道要追求真理,不知道要遵循真理,怎能回歸自性?怎能修回炁靈性?怎能修成先後合天?能有幾人做得到、找得到?

 

訓文中指出修行的要領:

1.「時時內觀心中天。知之名昧所以為明昧。」不在事理,要是落在事理,事事理不清。只有內觀己心,觀察自己的情緒,觀察自己的起心動念。哪些心念是『明』?哪些心念是『昧』?如果都是『明』,有兩種可能,一種是已經修成,一種是還沒動靜,是哪一種,要自己判斷。『誠』是判斷明昧的工具,『誠則明矣』。真實面對,才能找到問題,也才能找到方法。

 

2.「知止。知觀。止觀定慧。」『止』就是『定』,事來心應,事去心止。吃喝拉撒、進退應對、工作運動都要用心、都要應,事過心就止。如果心再掛念著,抓著不放,攀緣纏繞,都自以為是思考而其㔭實是焦慮,對事情沒有幫助,對『明』沒有幫助,要停止的是識神的作用,不要過去的記憶更不要用過去的經驗來判斷。『止』與『定』不只是靜坐的功夫,而且是日常生活上有所為、有所不為的堅持。『觀』能產生『慧』。觀察自心由昧轉明的狀態,並能掌握,才是真正的『慧』,才是對修人有用的慧、才是改變修人的慧。

 

3.「處於圓滿順遂之時。仍求其靜。持盈保泰。處於艱窘困苦逆境。則韜光養晦。括囊無咎。」順利時勿驕勿縱,保持心靈平靜。留餘力以應急需,以保平安。困境時不強出頭,不增加負擔。不取不義之財,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地。

 

能時時內觀己心中天,止觀定慧。照見五蘊皆空。聲色形味皆是因緣生因緣滅、因緣聚因緣散,不恆存在,只是暫時借用,終會散去,不能永遠保有,於他方另行聚散。因生理的需要做些努力,但這不是生命的全部。這時我們的靈,不受 聲色形味的限制而迷失。「道體、虛體、人體、靈體、氣體合於一炁,」「天地之大。萬有之眾。皆可冶於一爐。」個別炁胞與老祖炁胞合一。真正的生命是合一的。我們是有了自我的觀念因而產生私心,迷本來具足的炁靈性,不僅流浪在生死輪迴中,甚至有的終至於幽冥之界。看到這情形時不禁感嘆,故鄉回望幾人歸。

( 心情隨筆心靈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apachiese&aid=6959900

 回應文章

靈婆心語 人生待續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聆聽
2012/10/25 11:57

聆聽師兄說法 很痛快

直指中心 一針見血

就在條理分明  頭頭是道!!! 

不管是闡述道體  還是修行下手處   都不藏私

溥新(apachiese) 於 2012-10-26 20:28 回覆:

歡迎您

感恩美言 `不敢當

不留壓箱底  是不藏私

只怕文筆不好 說不清楚

懂得的 還是懂  不懂的 也還不懂

希望對正好 似懂非懂的   有幫助而已

祝福您      法界吉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