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7/09/24 01:04:57瀏覽1099|回應3|推薦13 | |
朱家安在聯合報鳴人堂發表的『「去中國化」背後的政治中立理由』,全篇落落長,邏輯上應該是這樣: 1.政府應該在各種認同當中盡量保持中立,即便持有某種認同的人掌握了政治優勢,也應該避免縱慾自肥。 2.「推廣中國認同」就是支持文言文教育。 3.相對於2,台灣的公民有義務了解台灣的歷史,例如二二八、跟原住民有關的重大事件,是為了履行一些只要你是台灣公民就會有的政治責任,不管你的認同是哪種認同。 4.「培養對於中國的認同情懷」是目前部分現行教育內容背後的理由,那麼這些理由應該被摒除於教育討論之外,而這些教育內容的合理性應該重新檢討。 5.「去中國化」並不是為了推廣台灣主體或者台獨立場,而是基於國家應該盡量在各種認同之間保持中立的原則,將那些僅僅用來推廣特定認同的教育內容,一視同仁地排除。 所以他主張文言文不該放在國文教學中(第2點),原因是這樣才算是「政治中立」。 我想問的是,國家是為什麼形成的?為什麼我們甘願失去自己的隨心所欲自由權,例如搶劫自己沒有的東西、以及納稅給政府運用?國中課本就有說,國家的起源來自於:當人類發現團結才是力量,不團結的人會被團結的人群消滅後,從個人到家庭,到部落、部落聯盟,最後形成人數龐大、分工細緻的國家組織。所以國家存在的第一個,也是最重要的理由是「安全」,具體的展現在國防與外交上。歷史的血跡斑斑,如果國家的人心懷異志,如同一盤散沙,外國只會來欺負你,把你當成笑話,有興趣可以看看格主史屁伯的「我一個人紀念918」一文內附的照片(18禁,請自行斟酌),所以國家把自己的國族意識加入在國民教育中,天經地義。 因此「政治中立」根本就是不存在的。我贊成該文第一點所稱的「有某種認同的人掌握了政治優勢,也應該避免縱慾自肥」,但是因為這樣就不把國家的意識放入國民教育中,那叫「因噎廢食」,國家不可避免的應該有自己的主張,否則就成為散沙,也不具有存在的客觀條件。各國的國族主張在民主國家中當然該由執政黨負責。至於該國國族主張的標準,執政黨應該匯集多數民意,而不是憑著少數人的意志蠻幹,置多數人的意見於不顧,如果這麼做,就是獨裁政權了。 那麼怎樣呈現「多數人的民意」,才不會被野心分子披著用呢?標準可以有下列兩種, 1.選前沒有提出的國族主張,選後就不該動,因為投給你的選民並不知道你會動到國族認同的部分,他們的政治權力給予並不包括「更動國族主張」這一塊。 2.如果這個國家的人民真的能接受國族主張選前可以不說,選後可以依執政黨的少數人意志而定,那麼當政黨輪替後,執政者再次改變國族主張就不該是在野黨的聲討對象,尤其不該以「政治中立」這樣惺惺作態的噁心態度,要求新的執政者不要改變對國族態度的主張。 上面的兩個標準,第1點應該最公正,也應該是民主國家的常態,因為遊戲規則公平。若你主張第2點,一定會帶來國家認同撕裂的問題,當外敵入侵時,相互扯後腿,波蘭當年被俄、奧、普被瓜分,就是這樣來的。所以,任何國家的人都不該推廣第2點標準,因為這樣會給自己或子孫帶來殺身之禍。而主張用第2點標準的人,不該稱自己是公正人士,自詡為正義象徵,因為他的想法是不折不扣的獨裁,以眾人生死之事滿足自己的個人欲望。 朱家安首先認定「文言文是推廣中國認同」,第4點認為不該把「培養對於中國的認同情懷是目前部分現行教育內容背後的理由」,然後說自己是基於「政治中立」而主張排除文言文教育。其實這樣的說法已經選擇了「排拒中國文化」的政治主張,想要推翻台灣人絕大多數都在使用中文與中語的現實情境,所以根本就不是他號稱的「政治中立」,依他的第3點標準,台灣的公民有義務了解台灣的歷史,而絕大多數的台灣公民來自於對岸,當然不該排拒中國文化;此外他的第5點,「那些僅僅用來推廣特定認同的教育內容,要一視同仁地排除」,只收錄台灣作家的白話文章,不正是「推廣特定的教育內容」?朱家安要不要「一視同仁的排除」? 如同我在「評沃草賴天恆「林昶佐與『時代力量的政治智商』」一文」所說的婆羅門與船夫的故事所提,哲學家被人瞧不起,就是像朱家安等人一樣的空想哲學家,明明就有自己的特定立場,還要無視於現實環境,自以為正義高尚,偏偏拿出來的道理,又常常砸自己的腳。我認為哲學界應該要好好自省,為什麼讓這些自私的同業,以似是而非的邏輯霸占話語權?想要撕裂不可能撕裂的中國台灣文化源頭,有讓台灣生活變好嗎?民進黨就是由這一群占多數自以為理想很高尚的空想家,或根本知道自己是來詐騙的的份子集合而成的集團,所也真正執政後,才會出現這麼多的髮夾彎,讓國家內部呈現永無休止的內耗惡鬥中,立下政黨輪替後的獨裁惡例。今天(9/23)教育部罔顧多數民意,調降高中文言文比例,這個惡例,等下次政黨輪替(或中共統一)的時候援例改回來,到時候可不要看到朱家安一輩的人,再度披上「政治中立」的外衣,道貌岸然的指責新的執政黨不該改。留這篇文章做歷史的見證。 |
|
( 時事評論|公共議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