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7/08/05 14:36:29瀏覽1161|回應3|推薦13 | |
太陽花要角,魏揚的母親,也是楊逵的孫女,現任東華大學華文文學系副教授的楊翠,根據2017年7月16日報導,她擔任今年指考的閱卷人,表示作文考試談「國際人才流動」的論述題,有9成考生都以台灣作為反面論述材料,卻沒舉出實際論據,就大談「亡國論」,讓她相當憂心,台灣真的沒這麼差。扣除閱卷者不該公開發表批卷身分、更不該將自己的主觀意識帶入評分標準這樣的離譜事之外,在楊翠副教授事後的澄清文中,第6點提到:「一個國家的人民,自己對自己沒信心,否認自己,不斷地說自己國家沒救了、沒希望了,照鏡子覺得自己醜極了,難道是正確的思考方式嗎?」說的有理,但我想問的是:如果證據顯示國家沒希望了,我們必須像沒穿衣服的國王一樣假裝自己的衣服很華美嗎? 天下雜誌628期文章:「台大教授陳嫦芬:學生告訴我,他們沒路可走了」一文,說明了台大金融系的頂尖大學畢業生,在香港的金融界找不到工作、台灣的金融界也找不到工作的殘酷真相。文中歸因於: 1.台灣高等教育的世界學術水準偏低:文章說中國從全球前50大學畢業的人很多。銀行人資把業務交給獵人頭公司。給的規格就是,必須是全球或區域的前50名大學畢業。因為台大不再是前50,第一關就過不了。 2.在台灣的正職薪水,和研究所實習生差不多,難以養家活口。陳嫦芬說這是因為台灣的企業沒有社會責任,台灣很多重要的企業負責經營的大股東,都把股票拿去借錢,他們根本不關心人。他們在台灣作威作福,看起來有一千億身價、但五百億在海外,員工等於是給空的老闆當奴隸。他們對勞工、土地、公司都沒有感情。(這我比較難認同,政府給了企業甚麼養分?有感情的企業老闆,能換得甚麼?) 根據106年3月行政院總體經濟指標顯示,台灣服務業占GDP比例為63.15%,所以我們先來看看台灣第三級產業的狀況。除了前段陳嫦芬專訪文顯示的現象外,根據2017年3月1日「金融產值成長GDP占比連三升」報導,雖然金融業占GDP比重上升,但是銀行業稅前盈餘3,001億元,ROA(資產報酬率)為0.68%,ROE(淨值報酬率)為9.24%,雙雙創下2010年新低──表示金融業獲利能力下降。 根據中華民國交通部觀光局發布的「中華民國105年來台旅客消費及動向調查」所示,觀光外匯較上年度減少了7.05%;跟觀光有關的旅館業,在2017年8月1日工商時報「觀光旅館,五大指標全衰退」報導中,可以看出旅館業總營收比去年前五個月下降3%。 根據科技政策研究與資訊中心文章「106年6月批發、零售及餐飲業營業額統計」,106年1~6月批發業營業額增加5.1%,主要是因為世界景氣上昇,但是零售業減少0.4%、餐飲業增加2.7%,要注意批發業的買家主要是包括中國、港澳在內的全世界,如果繼續用敵對的態度面對大陸,以後批發業的走向會如何?零售業以內需為主,衰退代表台灣內需力道低。至於餐飲業半年增率高不意外,畢竟博士也都去賣雞排了,只是不知道全台灣的年輕人是不是可以大家都從事餐飲業? 既然比重最重的第三級產業發展情形不妙,比重只占GDP1.82%的農業對台灣未來發展影響輕微暫不討論,那麼第二級產業呢?根據科技政策研究與資訊中心文章「106年6月工業生產統計」指出,工業部門表現佳,前半年與去年同期相比,成長了3.24%,也是台灣今年預計GDP成長的主要貢獻部門,成長的原因是拜世界經濟全面成長之賜。但是根據2017年7月28日聯合報「台灣五缺六失,外商投資最痛:行政官僚」報導,工總發布「二○一七產業政策白皮書」,也直指蔡政府上台一年多來,投資環境的「五缺六失」的情況,不但未見改善,反日益惡化。五缺是指缺水、電、土地、勞工、人才;六失是政府失能、社會失序、國會失職、經濟失調、世代失落、國家失去總體目標,蔡政府執政一年多,台灣社會反商情結高張、政府行政效率低落;蔡政府推動「一例一休」、「年金改革」等政策制定前,不與民溝通,施政無法建構和諧社會與友善投資環境。這樣的環境,再對照鴻海赴美投資、台積電3奈米工廠擬赴美投資等消息,工業部門還可以撐多久? 如果台灣最大的敵人是中國大陸,兩岸比較之下,我們的民主對岸沒有覺得比較好,政府的行政效率甚至比對岸低,頂尖教育的水準早已被對岸超越,只剩下在世界上的經濟地位保命,從蔡英文與民進黨完全執政的1年多來,台灣的經濟表現來看,我要怎麼看好台灣的將來?陳嫦芬專訪文中指出的兩大問題:學術水準低,和大學論文造假不負責、為了SCI製造廢論文、中研院自李遠哲以來只提拔親綠者是不是很有關連?台灣資本家對土地沒感情,產業外移,不肯出高薪聘請本地年輕人,是不是和民進黨一貫的以環境之名敵視與漠視製造業,以及這樣的教育制度下,年青人心越來越小,能力越來越差有關?此外,一定要和大陸採取敵對立場,簽個ECFA就像犯下滔天大罪,把兩岸間的服務業道路斷了,占台灣GDP最高的服務業,怎麼振作的起來? 再以下面的例子為證。三個月前,以前一位唸飛機修護科,大學畢業後在空軍修飛機,去年底退伍,現在到長榮航空做飛修員的阿宇來找我聊天。他當年的程度一定可以考上花中,數學很好,但是被職校的招生人員以獎學金為餌勸進該校,結果違反口頭約定一毛錢也沒發,也讓我從此對該校大改觀。我問他為什麼不像你同學一樣和空軍簽約領終身俸?他說學長都叫他別簽,除了錢比民間航空少之外,退休後也不見得會有保障(感謝年金改革),所以他沒有簽,決定到民間航空公司修飛機。他說以薪資福利來說,華航還是首選,但是目前沒缺,所以先待長榮,至於未來呢?他說一定會出國,因為當他修飛機有經驗後,學長們都勸他只要把英文搞好,出國從事同樣工作賺的錢會是台灣的2~3倍。我問他是不是不肯去大陸?他說為什麼不?修飛機這一行,連大陸給的薪水都比台灣高,如果沒有辦法去美加英紐澳,大陸會是第二選擇。我再進一步問:你為什麼有這種想法?他笑著說到西部讀書以後,接觸的資訊多了,如果他像自己職校的同學一樣沒有再到科技大學就讀,現在應該和他大部分的同學一樣,在花蓮的空軍基地簽下去當飛機維修員吧。 連23歲的年輕人都知道台灣沒辦法待了,你說中華民國台灣亡國論,算是楊翠教授所謂的杞人憂天,還是現在進行式?
|
|
( 時事評論|政治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