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應該以什麼樣的心態來布施?(三):布施時,應該斷除什麼樣的心態?
2013/06/22 15:52:04瀏覽6742|回應1|推薦9
※本文係從《菩提道次第廣論》課程裡,法師所開示的內容中所節錄出來的;上一篇講「布施時,應該斷除什麼樣的心態」,尚未講完,本篇接續上一篇的內容,把這個主題完結。

{原文}
當無依止意樂者,謂不望名稱而行惠施。當無怯弱意樂者,謂施前歡喜,施時心淨,施後無悔,聞諸菩薩廣大施時,莫自輕蔑恐怖退弱,增長勇悍。當無背棄意樂者,謂於親怨及諸中庸不隨朋黨,悲心而施。當無望報意樂者,謂非望他報恩而施,觀諸眾生缺乏安樂,愛火所燒,無除苦力本性苦故。當無希望異熟意樂者,謂不希望後世異熟身財圓滿,觀一切行悉無堅實,無上菩提有勝利故。非破現前希此諸果,是破唯以三界身財為所欲得。

剛才介紹了不要有邪知見來布施,也不要以高慢心來布施。第三就是「當無依止意樂者」,就是不要依止什麼樣的心呢?「謂不望名稱而行惠施」,就是不希望美名稱譽(就是希望別人的讚歎)這樣來布施。因為我們有一個成語叫做「沽名釣譽」,他不是為了這個來行布施的。

也有一種他是恐怖惡名才行布施的,相對的…恐怖惡名,什麼恐怖惡名呢?像我們看新聞就知道,有的時候當有了國際性的災難的時候,大家紛紛慷慨解囊捐款。有一些就會講,哪個企業主或者哪個公眾人物、這些明星、藝人,誰布施了多少錢?誰又布施了多少錢?就是會有一些媒體,他喜歡去比較,譬如同樣是企業主或同樣是明星,這個明星,當紅的某某明星跟某某明星,一個人家捐了五百萬,那你年收入也是上億的,你怎麼只捐了一百萬?就搞得好像為了這個,好像是說他沒有拿出五百萬三百萬,好像很不對?有些人他就是會害怕嘛,害怕被人家批評,說你這麼富有,你的收入這麼多,你的銀行存款這麼多,你為什麼不布施?他就是因為害怕惡名來行布施的話,這樣子不是說他布施這個動作不對,而是說他的心情上面,他沒有辦法真的發自於心甘情願的歡喜心、清淨心來布施,其實這樣也不是很好。

第四是「當無怯弱意樂者」,就是你的心不要怯弱。怎麼樣的怯弱呢?就是「謂施前歡喜,施時心淨,施後無悔」,就是在布施之前,你是非常歡喜地願意布施,然後正在布施的時候,心是清淨的,沒有染污的,沒有煩惱的染污,布施完之後,也沒有覺得後悔,不會去抱怨說我白白花費了那些錢,沒有這樣的後悔。所以我們說布施之前,我們說前行,布施的時候叫正行,布施之後叫結行,前、正、結三時無悔,這樣的布施它才能夠…你的心始終是清淨無悔的,那才是圓滿的一種布施。

有一種狀況,其實我們常常聽,可是有一種狀況是怎麼樣…就是說,它的前後時間比較長的時候,我們就沒有覺察到我這個時候也是後悔。譬如說像有些人他今天學佛二、三十年,他可能早期他跟了一位善知識,不一定是在家或出家的善知識,這個善知識在弘法的過程裡面,他總是要有一個弘法的地方嘛,可能這個居士就想,他當初跟了這位善知識,他有方便的地方,他就布施出來,把他家覺得最好的一個,也能夠打坐,也能夠誦經,也能夠禮佛,就是一個很理想的環境,就布施出來。布施出來之後,多少年這樣熏修下來,他的修行…就覺得他的進步,始終看不到一個很明顯的進步。他之後有一個因緣可能再遇到另外一位善知識,也不一定是在家或出家的善知識,因為他跟了這個善知識,聽他講經說法之後,他生大歡喜,而且他的確,他的修行的境界他就突破了。

這時候因為弘法嘛,也是需要一個場地,他就覺得說:「哎呀!好可惜啊!我把我最好的那一塊地、那個房子,我已經之前就給了那個老師。」他這個「好可惜」就己經後悔了!因為其實你之前的供養,你也是清淨心,而你前面所供養的這位善知識,他也是如法修行,只是說我們過去世的法緣不一定,你可能你的成就是在後面這一個,可是他前面給你的啟發奠基也是很了不得的;如果不是前面的這樣的一個熏修,你可能也遇不到後面這一個讓你一聽言下大悟的這樣的善知識。所以像這樣的也是一種後悔。其實不只是我剛剛布施的,包括我們長久布施的,這個都是我們自己要去觀照,你的發心是不是能夠保任清淨。你不要覺得我現在多麼地想要…你雖然一心一意想要,歡喜踊躍想要把你的最好的奉獻給現在的這一位老師,可是你過去的布施,你不要後悔,這樣才是比較好的。

或者是「聞諸菩薩廣大施時,莫自輕蔑恐怖退弱」。剛剛就是你布施之後後悔,這是一種怯弱;第二種怯弱就是聽到諸佛菩薩他廣大的布施行的時候,我們首先不要輕蔑,我們想「怎麼會輕蔑呢?」的確會有,因為這就是一種「卑劣慢」。其實現在的人也常常會有,有時候我們聽到菩薩做了什麼,哪位大德做了什麼,我們會講一句話說:「欸!那個是菩薩的程度啊!我們又不一樣。」所以你只要講到,「那個佛菩薩…我們又不是佛菩薩」,其實這裡面就有一種輕蔑在了,他覺得他能做到,他當然是理所當然的。還有人會覺得:「當然佛菩薩他可以,你要手可以給你手,你要腳給你腳,眼睛給你眼睛,因為佛菩薩又不怕痛。」「佛菩薩怎麼不怕痛?他還不是沒學習的。」「他當然不怕痛啦,他就是觀空就空掉了,他只要他定力夠的話,這可以嘛!」這個就是一種輕蔑之心。

或者是他沒有輕蔑之心,可是他聽到或者是閱讀到佛菩薩他這一種事蹟的時候,他發起恐怖心,看到原來行菩薩道是要這樣喔,割手、割眼、割耳朵,看了都從腳底開始冒汗,非常地害怕。…想說,我之前也是有聽課上課,也願意發心,可是怎麼現在一學習,看菩薩的行持,居然是這樣的,他就害怕了。應該是要怎樣?這邊寫,要「增長勇悍」,不要說輕蔑,也不要不以為然,不要覺得「人家菩薩當然他可以做到啦,我們又不是像菩薩」,你也不要因為看到菩薩的這種行持而感到非常地害怕;應當是要怎樣,我們看了之後,深受感動,然後受到鼓舞,然後無畏地奮發起布施之心,就「增長勇悍」

再來就是「無背棄意樂」,你不要有背棄的心態,也就是「謂於親怨及諸中庸不隨朋黨,悲心而施」,就是說不要去分別怨、親、中庸,「不隨朋黨」。什麼叫「朋黨」?其實就是我們的小團體嘛。小團體,你如果再擴大一點講就是,我們在布施的時候,你不要去簡擇,我今天只有我的道場…「我的道場的事業、志業體這麼多咧,我還去布施你其他的道場?不行啦!肥水不落外人田。」「我是什麼會員、委員,所有的布施都要是以這個道場為主的。」你自己願意發心,絕對沒有問題,但是當別人要發心的時候…我看到社會上有什麼需要急難救助的,我想要發心,你不要去阻攔別人,這樣是會比較好的。

最侷限的就是我只能布施在我這個道場、我這個團體裡面,稍微一點的就會…那只能布施佛教團體(你要布施也可以,你幹麼去捐助那個天主教的?),其實我們現在很多老人院、育幼院,都是天主教在辦的嘛。有的時候人家布施,你一看,「那個不是天主教的嗎?」(因為他們有的名字一聽就是天主教或基督教的)「欸!你怎麼會去布施天主教、基督教?」這個也是屬於小團體,然後中團體、大團體,不要去這樣子區別會比較好一點。像我們也是有一些…不是只有宗教信仰,像有些人他參加,因為現在慈善公益的團體很多很多,像我們在捷運站這樣一看過去,全部都是弱勢團體的,我們也不要因為我是這個慈善基金會或者這個慈善團體裡面的一員,我就去阻撓、反對別人去布施或者是救助捐助其他的公益團體,也不要這樣,這個都是屬於朋黨之心。應該是要以「悲心而施」,他有需要,我們覺得真的他需要幫助,我們就義無反顧地去幫助他,不要先去想一大堆「那個是不是我的團體」、「是不是跟我親近,跟我有關係的」…,先不要去想這一些。

當無望報意樂者」,就是不期望回報的心。這邊就說「謂非望他報恩而施」,不是因為希望他能夠報恩來布施。我們剛剛就講到,我們廣義來講,也包括父母養育兒女、兒女撫養父母,也都算是布施裡面。所以我們為人父母的,你不要想養兒防老,因為現在我們這一代的人都已經很多「防兒才能養老」了,「他沒有啃老,我們就已經阿彌陀佛了!」所以要「無望報」,就是你不要想,我養了你,我現在疼你,我給你吃、給你那個、伺候你,你將來也要記得要伺候我。這個不一定的啦,就看你們之間的善緣,還有你現在給他栽培的是什麼樣的一個種子。所以我們常常講,現在中國的傳統孝道都沒有了…我們就講,其實你也不用擔心,不要覺得好像兒女都不去孝順父母、祖父母,不用擔心,因為你現在沒有孝順他的,他以後都來做你的兒、你的女、你的孫、你的寶貝孫子、長孫、孫女,都讓你伺候地好好的,就算沒有孝順你,遲早也要孝順他的,只是孝小不孝老,因果輪迴是不會去虧負任何人的。

這邊接下來講,「觀諸眾生缺乏安樂」,要觀察眾生他缺乏安樂,「愛火所燒」,為貪愛之火所燒,「無除苦力」,他實在沒有遣除痛苦的能力啊。「本性苦故」就是說,其實輪迴它的本質就是苦,而這個貪愛就是輪迴的根本,在輪迴之中只有苦沒有樂,他為愛火所燒,無除苦力,就是他因為貪愛的關係,在輪迴中沒有辦法解脫,因為他沒有那個能力,而輪迴的本質就是苦。所以你不是期望他來報答你什麼,你完全就是以一種悲心來布施他的。

接下來是「當無希望異熟意樂」。這個「異熟」,我們說就是果報,因為它異時、異地、異性而熟,你現在種的因,將來它成熟在不同的時間、不同的地點,而且它的性質也不一樣;因為造作的時候,有善業、惡業、無記業,而承受果報的時候,純是無記業,而且它的形式也會改變。所以這個異熟就是指果報,你不是希求果報的。「謂不希望後世異熟身財圓滿」也就是說,他不是希望將來世他能夠得到內身跟外財的果報能夠圓滿,身體希望自己很健康,或者是說我供養佛菩薩花,希望我將來長得莊嚴美麗,不是因為希望這些…我色身的顏色、形態、氣力,非常健康又很好看,然後財物資具都非常地充沛,不是希望這一些的。

「觀一切行悉無堅實」,應該要觀察「一切行」,就是一切有為的造作,它都不是堅實的,它不是能夠讓我們得到真實的利益,它也不堅固。「無上菩提有勝利故」,應當要求無上的菩提,無上菩提就是佛果,它是有殊勝的利益。「非破現前希此諸果」,這裡講的並不是…主要不是要破除菩薩對現前安樂果報的希求之心,不是說你不能夠希求現前的安樂,「是破唯以三界身財為所欲得」,它主要破的是說,你只求輪迴中暫時的安樂,它不希望是這樣的。你可以希求現在的安樂,但是你還要求究竟的利益,這樣才是對的。最終我們是希望能夠做到於三界中一切無貪,這是最好的。接下來…

{原文}
復次當無邪命意樂,謂念行施為國王等知其能施,而起敬事,不應慮貧而不行施。又於乞者無欺誑心,不喜忿恚,心行散亂,乞者來作種種邪行應無厭患,雖見乞者欺詐等過,無宣布心,從別別施生別別果,深忍而施不為他動。

接下來,「當無邪命意樂」。「邪命」就是以不正當的方式來維持生命、來養活生命,我們一般講就是不好的職業。這邊它的意思就是我們不應該以不正當的方式來謀生,這個狀況就是「謂念行施為國王等知其能施,而起敬事」,就是他做布施的行為,他是希望我這麼做,能夠給國王知道我是能夠布施的人,而對我生起恭敬,甚至可能會給我們一些賞賜、獎金,這樣他是有一種希求的。再者就是「不應慮貧」,不應當擔憂:「我這樣布施出去,我就沒有了,那我是不是我就不夠用了?我就會落於貧困?」而這樣子不去行布施。所以在論中也講,「無不活畏」,不活…沒有不活、自己活不下去的這種怖畏。你布施就不要覺得說,我布施出去,我就沒有了。那可以怎麼做呢?

有些人因為他對金錢的掌握,你要給他一個依循,不然他真的就是會害怕。我們可以依著像《善生經》裡面講的,我們所賺來的資財,你可以分配在四個方面。第一個就是我們的生活嘛,可能我要養家,第一個是在生活費;第二份你就拿來儲存,這樣我們心裡就有一種踏實感;第三份就是投資理財,也就是說你可能今天做生意,你要有一點資金嘛,或者是你在生意上,你的職業上面、工作上面,你要有一點預備金,要有一個周轉金,這個是讓你可以繼續去生財的;第四份就去作善。你就可以依照經典裡面講的,我不敢全部的像什麼裸捐,我還做不到,我可以遵照經典講的,我也做部分的儲蓄,但我還是多少要做一點布施的善行。

或者像基督徒,他們是「十一奉獻」,就是我今天賺三萬塊,我就拿三萬塊的十分之一,三千塊來奉獻。他定下這樣子,我是一個虔誠的信徒的話,我就拿出十分之一,可是如果我的能力再好,我可能拿出二分之一,甚至十分之九。你看國際世界上頂尖的鉅富,他拿出百分之九十,乃至百分之九十九的財產出去,他還是子孫吃喝不完的,所以就是看我們的能力。如果說我們覺得我有這個怖畏,你就照…我可以給自己規劃,我覺得經典講分成四份,我還是沒有安全感,因為其實我還要衡量,我可能收入沒有那麼多,那我是不是先從十分之一開始,有計畫地去行布施。為什麼要這麼做呢?因為我們凡夫境界,你沒有去訓練…這個就是一種薰習嘛,你去串習這樣的,其實一點點沒有關係,我甚至就是一百塊,一個月一百塊,其實很多的會員都是一個月一百塊,這樣子來做,你記得做布施這件事情,這個就在串習我們的布施的心。如果我們有這些擔憂,我們可以計畫性地來布施,這樣也是可以的。

「又於乞者無欺誑心,不喜忿恚,心行散亂」就是說前來乞求的人,你不要有這種要欺騙他的這種心,「不喜忿恚」,看到來乞求的人,你心裡就很不舒服,甚至很瞋恨,這種可能就是…有一種可能就是他本身就是比較不願意捨,也有一種可能就是他可能過去被騙過,被騙得恨得牙癢癢的,所以看到再有人來,其實人家不是要騙他,可是他就是會那個記憶浮現,看到人家來乞求,氣得要命,就是會有這樣子。「心行散亂」就是他雖然他可能這麼做,他可能也布施給他,可是他有這個行為,但是他沒有那個心,他心很散亂的狀況之下,他是沒有跟捨心相應的,這樣是不能夠串習我們的這種布施的心。

或者「乞者來作種種邪行應無厭患」,就是說來乞求的人,對菩薩作種種邪行,也就是他可能對菩薩非常地不禮貌,或者是態度很不好。或者是像現在有很多,他在路上跟你說了一大堆,你要給他多少錢,我想大家都碰過,因為像我們那麼少在外面的人,都會多少碰過多少次,可是有些人他真的也很天才,同樣那個地點,這個人他上次騙了,他這次還不認得,再來騙他,又同樣的說詞。你說有學佛人或善心人士,還不會找他麻煩,如果不是的話,可能人家就是將計就計,然後傷害你都有可能。所以這邊講,不能夠對他(來乞求的人)生起忿恚心、不歡喜的心,不要欺騙他。你不能夠布施,你也不要欺騙他嘛,不要對這些,生起厭患之心。你被騙一次,以後看到這一種來乞求的人,來跟我借錢的人,全部都是騙子,這樣也不好。

所以在《菩薩地》裡面也講到說,他今天這個來乞求的人,就算說他對我們非常地不禮貌,甚至罵我們,做出種種不合理的行為。「邪行」就是不合理嘛。就是因為我們心裡…菩薩他心裡要知道說,這個人他是因為被煩惱所困住的關係,所以使令他違背他的本性來做這件事情,應該要對他生起更深的一種憐愍心,來布施給他,而不是瞋恚他,反而是要對他生起憐愍心。有一種人真的是…他是為了什麼煩惱?愚癡的煩惱,貪心的煩惱…這樣子一直不斷地造作這種惡行。

「雖見乞者欺詐等過,無宣布心」,就是我們白板上面有講到說,在《瑜伽師地論菩薩地》裡面講,這個文各位可能這樣一讀也很清楚。{原文如下}

{
復有商人為性矯詐欲行欺誑。菩薩知已尚掩其過不令他知。況觸於彼。稱滿其願令無羞愧。踊躍無畏歡喜而去。
復有矯詐欺誑。菩薩初不覺知後時乃覺。雖復覺知不以此事舉發彼人。亦不訶責。為作憶念但生悲愍。彼於我所誤行如是不與取事。我今隨喜令彼無罪。如是等類。當知名為菩薩現有可施財物巧慧而施。
}

…講到「復有商人為性矯詐欲行欺誑」就是有一些作生意、作買賣的人,他的性情非常地矯詐,常常要騙人。菩薩知道之後,他「尚掩其過」,他知道之後,他不是去揭發他,而是去幫他掩護,掩護他的過失,「不令他知」,他還以為他表演得很好,其實菩薩都已經把你看透透了,而不讓他知道。為什麼不是說…不讓他知道的原因就是說,不要讓他難堪啦,因為菩薩他怎麼樣就是一個悲心,「況觸於彼」(這個「觸」就是觸惱),連讓他難堪、讓他下不了台,你都不忍心了,更何況你去觸惱他、你去傷害他,或者去罵他,他不會這麼去做的。「稱滿其願」就是讓他稱心滿願的,「令無羞愧」,使令他也不會覺得非常地羞愧,而且能夠非常地「踴躍」,就很歡喜,「無畏」,就是不會畏畏縮縮的,「歡喜而去」。菩薩在他能力範圍內,他要騙就給他騙的意思啦,然後讓他不會覺得很難堪,然後還能夠歡喜地得到他所需要的,離開。另外又講說…

「復有矯詐欺誑」,也有一類人,他也是心性非常地矯詐,歡喜欺騙人。「菩薩初不覺知」,這一次菩薩他剛開始是不知道的,「後時乃覺」,後來發覺之後,「雖復覺知不以此事舉發彼人」,雖然知道,也不去揭發他,「亦不訶責」,也不去罵他,「為作憶念」,不是去訶責、跟他對簿公堂,然後說你在什麼時候,是不是講過那一句話,是不是做過什麼事,為作憶念,你不去這樣咄咄逼人地對他。「但生悲愍」,而是對他生起悲憫心。「彼於我所誤行如是不與取事」,就是他在我這邊,錯誤地做了這一些…「不與取」就是偷盜,因為他是詐騙嘛,詐騙也是偷盜的一種。「我今隨喜令彼無罪」,我就隨順你,讓你歡喜,令彼無罪。就是菩薩雖然表面上看起來是被他騙了,他心裡面就打算這個東西就是要送你的,菩薩作這樣的意念的時候,他是不犯罪的,因為菩薩他的心意已經是給他的,所以這個眾生對對方來講,他不結這個罪。「如是等類,當知名為菩薩現有可施財物巧慧而施」,這一類的…菩薩以他現有可布施的財物,善巧有智慧地來行布施。所以這邊就是說,「雖見乞者欺詐等過,無宣布心」,不去把他揭發公布,就由這一段來做說明了。

「從別別施生別別果,深忍而施不為他動」,就是你以不同的心態來布施,就會招感不同的果報。「深忍而施」,這個「深忍」就是深刻而正確的一種理解,就是他能夠深深地認可這個布施的善行它的價值,他去布施,不為其他的境界所動,不會因為我被騙過,或者別人利用我的好心、善心,我就氣到了,將來僧道無緣,不要來跟我化緣。過去有一個典故,不過今天時間有限。過去淨空老法師,他早年的時候,曾經親近過道安法師。道安法師幾十年前也是我們在台灣的一位大德僧,那時候他親近道安老法師的時候,他們就發覺說…因為常常就是有生意人,來騙道安老法師。騙他的時候,其實身邊的弟子,心裡都不舒服,但是幾次…其實他們在私下也跟老法師講說:「那個人是個騙子,不要老是被他騙。」可是每次老法師都是,就是滿他的願嘛,後來人家都歡喜高興地走了。幾次下來,他們心裡就覺得說:「哎呀!真的就是老糊塗了!」

後來有一次也是人又來,又走了,老法師還是花了一筆錢,淨空老法師那時候還是年輕的法師,他就在身邊,那個人走了之後,老和尚就跟他講一句話說,小小聲:「他今天又來騙我了。」結果那時候淨空老法師,他就突然說:「欸!老和尚你知道喔!」他說:「我當然知道啊!」他始終都知道,但是就是這邊講的,菩薩他不願去揭發他嘛,就讓他稱滿其願,讓他稱心滿意;反正我現在先跟你結緣,「菩薩現有可施財物」,他現在還有,我先跟你結緣,我當作是送你,我就算跟你結緣,我現在跟你結這個緣,將來就是跟你結清淨的法緣。

我們常常就是,我們自己也遇過,我們自己師父也是這樣。常常有一些說是佛弟子、佛教徒來,因為本來就是一個生意人,然後每次來也是要賣東西,推銷東西給師父;然後幾次之後,就聽到旁邊的這一些侍者、其他的師兄就會開始在嘀嘀咕咕說:「這個人明明就是來做生意的,然後賣師父也沒有比較便宜,根本就是來騙師父的。」「師父你怎麼老是都要給他那個…」可是我們那時候剛出家不清楚,就聽到「還有人可以來騙師父」,就覺得師父這種道行也會被騙,現在才知道,原來他們都是演的跟真的一樣,他都是故意被你騙,他不是真的不知道,就是先跟你結個緣。

然後,其實說真的,那些人他們一次兩次三次騙你,其實他們心裡可能也幾分知道說,你就算是老和尚老糊塗,旁邊的人還能夠老糊塗嗎?這些這麼年輕的、還有這些在家的弟子能夠糊塗嗎?他其實大概心裡也能夠明白。如果有一天他真正地醒悟過來,他就會生起很大的一種慚愧跟感恩之心,跟這個老法師。他沒有去揭發他,他護念他,他知道他需要這個錢,或者是他知道他…即使他不是這麼地有這個財物上面的需要,可是他貪求這個錢,他不揭穿他,將來他回頭的時候,他會有一種感念的心、慚愧的心,感恩的心來跟法師學習,也許不是在今生,但是這個緣結下去,將來你就有機會去度他。所以我們就不用急著去勸說這個老糊塗的師父,其實他才不糊塗,他比我們誰都清楚。那我們先到這邊,因為今天時間也到了。

◎註:若要參照書籍頁次的話,本文係從《菩提道次第廣論》第270頁第2行中間開始。
( 知識學習隨堂筆記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YuMin0121&aid=7799715

 回應文章

寄居者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2013/06/24 16:52

剛寫了篇有關施捨的文章,和你分享:上帝為何向我要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