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法師開示:「過堂」及「行堂」(三)
2012/04/05 09:36:31瀏覽2170|回應0|推薦6
※接續 法師開示:「過堂」及「行堂」(二)

我們剛剛講過退的,如果現在要加,怎麼加呢?如果是湯的話,我們就拿到前面,左前方來。行堂的人看到的時候,他會過來,因為從放的位置,他就知道你需要的是飯還是湯,還是要開水。(參考【圖4】)


現在如果我要湯也要料,各位聽清楚,就是湯跟湯裡面的料,我都要的時候,你就只要跟他比劃,比如說我要半碗,你就用筷子在湯碗裡指示你需要的量的高度,沿內側畫一圈。(參考【圖5】)


如果我現在只要料不要湯,你就把它(指筷子)豎直,然後要多少的量(可能三分之一)(參考【圖6】);豎直…他知道你只要料;如果今天你只要湯(你看我們真的要求也蠻多的,所以規矩也這麼多),你只要湯的話,那怎麼辦呢?不要料,你就放平,就是我只要湯不要料,你放平之後,你還要再比劃一下,我要到哪裡。(參考【圖7】)

如果我可能要半碗,我們在齋堂裡面,我們說過我們不能眉目示意,你看看我,我看看你,不能這樣子。各位知道…全部都用這些示意的,大家都已經知道的。如果都要的話,湯、料都要,你就只要比高度就好,我需要多少。如果只要料的話,我就豎立的,然後再比多少。如果說你只要湯,我們就劃平的,在碗口,平的,然後要多少…這個是湯。

如果要加飯呢?飯…我們就放到菜的前面,但是…比如說這個是桌緣,但你不要放太前面,再前面是放開水的,不過也不用太擔心,因為現在好像也沒有講這個了。就是開水的時候,人家拿過去就會…有的時候他是要飯,他要飯,他也放到開水的位子,「飯飯飯」,他就會來了,因為現在許多都是匆忙上陣。(參考【圖8】)

添加飯時,一樣是默然指授,你需要半碗,就指到半碗的高度,或者是三分之一碗…。基本上,我們不要拿我們的筷子去戮那個(或指授)行堂的人的菜或飯或是湯,因為如果不小心碰到,也不衛生。

如果要加菜的話,比如共四樣菜,其中一樣,我覺得不夠,我還要,怎麼辦呢?你不要把它吃光,你留一小塊,你就留一點點,然後他來他知道,他知道你要什麼,你就指那一個(以豆腐為例,就用筷子指自己盤子裡的豆腐),因為你如果全部吃光,你沒得指,你只能指他盤子上面的(儘量不要這麼做)。

還有一個原則,各位可以的話儘量持守,但是也不要壓力太大,就是「動口不動手」。什麼叫動口不動手呢?就是嘴巴在咀嚼時,不要同時夾菜飯,等吞下去之後再夾下一口。才不會嘴巴忙、手也很忙,這樣看起來也不是很好看。可是如果是吃飯比較慢的人,這樣的方式,恐怕還沒用完,人家都結齋了。所以我們就是動作儘量細一點就可以了。

現在的供養很豐富,如果還有包子、饅頭、麵包、蛋糕。怎麼吃呢?通常像饅頭、麵包類,裡面沒包餡的,我們也不能拿起來就啃,不能這樣吃。要把它撕成碎塊,小塊小塊,放到碗裡面,然後再一塊一塊夾起來吃。包子類的,因為剝開的話,裡面的餡會掉落,就不剝。而是整粒放到碗裡面,先拿起碗,再夾來吃。如果有飲料,是鋁箔包裝,可以直接用吸管喝的。如果是罐裝,像易開罐,又沒有附吸管,可不能仰起頭來,一飲而盡,不能這樣喝。這一種,就要倒到碗裡面,再拿起來喝。

再來是水果。如果有小碟子的話,它會放在這裡(參考【圖1】)。不過有些道場它水果是不這麼處理的,水果它不會另外弄碟子,就是一個菜盤還有兩個碗,沒有多的碗盤。這種狀況,如果是帶皮的,比如柳丁或是橘子,它會直接放在桌上,也是一樣放在右手邊這邊。如果是需要削皮的,就會在我們差不多用完齋時,才出水果,直接放到碗裡面,不會另外給一個小碟子。

用完齋之後,準備要收拾了。我們還是一樣,從左邊開始,所以你只要記得都從左邊開始,你就所向無敵了,因為這個手勢是最順的,都從左邊開始,一樣將筷子反轉,押住海青或縵衣衣袖,接著將左邊的碗拿到右邊,疊到右邊的碗上。接著,菜盤拿到前方右邊,然後飯碗過來在左,最後,當然如果說還有小碟子的話,我們小碟子就放在…就是扁的放扁的這裡(即放在菜盤之上)。(參考【圖9】)

最後是筷子,因為我們目測不是這麼準,你可能放得太過去了,超過前方桌緣,不小心行堂的人一過,一碰到,整個碗掉下去,那就弄破飯碗了。所以當碗盤擺好之後,我們就用筷子,與垂直線差不多三十度到四十五度之間,沿著桌緣從左到右劃一下。(參考【圖10】)當碗盤放得太出去的時候,這一劃,就會推進來,這樣,行堂的人不容易去碰到。之後,我們就把筷子,直的,放到碗跟盤子的中間。(參考【圖11】)

之後,一樣把手放在大腿上,默念佛,因為通常我們在用餐的時候會放佛號,或者方丈師父會有開示。

這衛生紙,以前我們衛生紙都是放在碗裡,後來我們接觸的一些老和尚,他們說不行這樣放,要放在桌上。因為這衛生紙,你可能不只擦過嘴,如果吃到辣的、熱的,還會流鼻涕,這鼻涕、口沫可能會有傳染病,放到碗裡,恐怕會傳染,不衛生,所以應該放在桌上,不放在碗盤上。(參考【圖11】)

維那師父看到大家都用得差不多了,其實也不是維那師父,一樣是糾察師父,糾察師父會看、會巡,他看大家都用得差不多了,他一樣又站到中間來,一合掌,維那就知道要結齋了,就起腔唱結齋偈。

唱完之後,我們要起身的時候,各位要注意一下,有時候,你一下子起來的時候,頭會暈。這個時候,我們只坐臀部的一半或者三分之二,大腿根部是活動的,起來應該沒有問題;可是你起來要出力的時候,要用雙手的食指跟中指,稍微壓一下桌面,壓的時候,身體稍微一前傾,就站起來了。起來之後,我們剛才講,左進右出,就是從右邊出來,如果我們是單椅的話,單的板凳,就這樣出來。這樣起來,一樣是可以很莊嚴、很整齊,大家就是都一個姿勢這樣起來,問訊後,念佛出班。

◎前往 法師開示:「過堂」及「行堂」(四)
( 知識學習隨堂筆記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YuMin0121&aid=62965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