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梵唄緣起及用途
2012/01/02 16:30:05瀏覽6494|回應0|推薦2

※本文摘錄自《基礎梵唄教學課本》(增訂版2)佛陀教育基金會印贈


(甲)梵唄

  中國梵唄的起源,相傳在曹魏時代開始,有一次,當陳思王曹植遊魚山(又名「漁山」,在今山東省東阿縣境內)時,聽見空中有一連串梵響,清揚悅耳。他停下來聽了半天,深有體會,於是摹它的音節,記錄而成最初之梵唄,並撰文制音,留傳後人作參照之用。曹植所制梵唄有六契(章),後世所傳的「魚山梵」,即採自他的遺制(「法苑珠林」卷三十六)。

  此外,也有支謙法師(約三世紀)根據「無量壽經」、「中本起經」(又名瑞應本起經)編著了「讚菩薩連句」及「梵唄三契」。

  他的「讚菩薩連句」內容採自歌頌釋迦牟尼佛事蹟的經文,配合調子以備歌詠之用。「梵唄」則是依據佛經所作的偈頌而寫成的歌詠,兩者都注上音韻,歌詠時可伴以管、弦或敲擊樂器,是當時一種容易吸引民眾,普及佛教教義的創新傳教形式。

  梵唄與印度歌讚的方法並不完全相同,因為梵音和漢語的語法結構有異,無論用梵腔以詠漢語,或用漢音以頌梵聲,都有一定程度之困難。故佛教傳入中國之初,譯經事業雖已日漸發達,但印度歌唄之方法仍無法在中國流行。

  梵唄是一種歌詠譯本經典中讚歎三寶的聲調。「唄」又叫「婆陟」或「唄匿」,是梵語音譯的名稱。印度原來以「唄」統稱歌詠、長行十二部經,不管它是長行或偈頌,但傳來中國之後,將歌詠長行叫做「轉讀」,「唄」被用作專指歌詠讚偈等。

  梵唄主要用於三方面:(一)講經儀式,(二)六時行道(早晚課誦),(三)道場共修,這就是所謂法集三科。這三科法事,創始於晉時道安法師(西元312—385年),至今已有一千六百多年的歷史。道安法師制定三種軌範:(一)行香定座上經上講之法(即講經儀式),(二)常日六時行道飲食唱時法(即早晚課誦,二時齋粥儀式),(三)布薩差使悔過等法(即道場共修儀式),當時是特為比丘、比丘尼而設的。

  在佛教講經、受戒、誦經等一切宗教儀式進行中,梵唄稱為「作梵」。這種梵音具有止息喧亂,便利法事進行的作用,故又可意譯為「止斷」或「止息」。在講經法會中,「梵唄」又可解作一位專司歌讚工作的出家人。

  梵唄流傳以後,它的音調亦因地域而有參差,主要有南北二音之分,北分(關中,北方西安地域)師承竺蘭法師,而南方(江表,長江以南)則受教於僧會法師。由於授受之淵源不同,梵音遂有南北二體之分別。

  學習梵唄有(一)能知佛德深遠,(二)令舌根清淨,(三)得胸藏開通,(四)處眾沒有惶惑(五)長命少病等利益;(六)龍天護法護持。現代通常用「唱念」或「讚唄」等辭句代表「梵唄」,最流行的讚有六句及八句等。

  六句讚是南北通行的讚詞,這些讚通常由六句二十九字構成,所以叫做六句讚。代表作品有「爐香讚」、「韋馱讚」及「伽藍讚」等。香讚還有「戒定真香」、「寶鼎爇名香」等。

  八句讚是由八句讚詞構成,多在誦經之後,或法事中間唱之。八句讚也叫做大讚,如:「三寶大讚」、「彌陀大讚」及「藥師大讚」等。

  唱念記譜的方法,是用點板,以大小木魚、引磬、大磬、鐺、鉿等和聲敲唱。至於音量之大小,音階之高低及旋律過門等方法,一般均依口授。

(乙)介紹法器

  引磬:(一)執時將引磬對口,故名「對口引磬」,手平胸,左手拿引磬,右手相抱。(二)打時左手拿右手側擊之。或僅用右手中指無名指小指與手掌拿住,並用食指與大指向上勾擊(但有搭衣者自己持誦時,引磬須執左手,而以右手敲魚,免衣散失故也。)

  木魚:(一)不敲時雙手扶持,魚椎頭朝左,橫放在小魚之外,以兩食指與兩大指挾住,餘六指托之。(二)擊時,左手執魚,右手執椎。執魚是以大指食指中指拿住,執椎亦然。兩掌相對如合掌而擊,故名「合掌魚子」。

  鐺子:(一)不敲時鐺及椎一併執在左手,椎挾在鐺之反面外,右手抱住平胸。(二)擊時左手執鐺,右手執椎,以大指食指中指執住擊之。鐺子照面,故名「照面鐺子」。

  鉿子:(一)不敲時兩手執持平胸,以兩大指與兩食指,壓在鉿上,餘指下托平胸。(二)敲時左手托,右手擊。敲時上下邊令相差數分,則音亮。因置在胸前,故名「平胸鉿子」。

  地鐘:念佛共修時所使用之。

  鐘鼓:與引磬配合拜佛點板,三皈依常用之。

  大磬:維那執事用,指揮大眾的起止進退或讀誦。

(丙)法器點板符號說明

  符號注在字之左邊者。係指第三遍或最末一遍。

  唱讚時木魚與鼓同敲。如用鐺鉿,則鐘可不敲。鐺子照鐘之符號式。鉿子照鼓式。

(丁)拜佛點板—單用引磬


◎註:(以下僅供參考)
 鉿子,課本稱「平胸鉿子」,老師上課時亦稱「平行鉿子」。
 敲引磬時,老師說以磬槌頭下方三分之一處的地方敲磬口。

( 知識學習隨堂筆記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YuMin0121&aid=59939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