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畫框裏的京都
2022/11/21 01:03:26瀏覽9968|回應14|推薦139

境由心生,境隨心轉;心外無境,境不離心。內心像窗,映照外景,內心的樣貌會影響對外事物的看法。世人每在外界找尋內心所渴望的事物;如果內心是美好的,那麼這個世界怎麽看都順眼,如同唐孟郊詩中所云:「春風得意馬蹄疾,一日看盡長安花」。但是心情鬱卒的話,即使美景當前都會覺得無趣,恰如南唐李煜一樣,吟出了煞風景的詞闋:「別來春半,觸目柔腸斷。砌下落梅如雪亂,拂了一身還滿。」

知名的作家麥克·赫納基 (Mike Hernacki) 在他的 “The Ultimate Secret to Getting Absolutely Everything You Want” 一書中曾說:"An open mind is like an open window. It lets the fresh air in." (開放的心胸就像一扇敞開的窗戶。 它讓新鮮空氣進來。) 我們要打開内心的窗,才能接納外界美好的事物,享受自然佳景的薰陶。

京都的四季分明,有如上帝之手,在人間留下了各領風情的畫卷。花團錦簇的春櫻、鮮嫩欲滴的夏綠、橙黃艷紅的秋楓、銀光耀眼的冬雪,都賦予了古都一張張多姿的容顏。千年來,定時的變裝秀配合著賞春櫻、瘋夏祭、觀秋楓,以及踏雪的遊客上演,讓它在寧靜雅緻之外,又顯得生氣勃勃。十三世紀時曹洞宗的道元禪師曾有歌讚曰:

春花秋月杜鵑夏
冬雪皚皚寒意加

江戶時代的高僧良寬亦有絕命詩云:

秋葉春花野杜鵑
安留他物在人間

用這兩首名詩歌來禮讚京都的四季意境之美,感覺上都非常貼切。

下圖可見晚春時,京都洛西仁和寺的「御室樱」花開爛漫。

初夏之際,洛南宇治三室户寺的杜鵑花怒放遍野

深秋裏,洛東南禪寺南禪院內「曹源池」的楓葉多色交錯,風情萬種。

寒冬數尺雪,金碧上銀粧的洛北金閣寺。

京都自公元794年桓武天皇以「平安京」為名建都,至1869年明治天皇遷都東京為止,其間的1075年歲月中,發展成為日本中古及近代重要的政治與文化中心。身處於山清水秀的大地環境裏,人文薈萃的京都也發展出融入自然背景的城市規劃、宫殿樓閣和寺院神社的建築,以及庭園造景的藝術;使得日月山川的精華得以走入人世,而文化宗教哲學的氛圍亦能瀰漫在天地與方寸之間。如此持續地天人合一,相互激盪,卒能成就了它亙古常新的真、善、美,且能與時俱進,而無所不在。現今共有十七處珍貴的京都古建築被列入了世界文化遺產而受到了保護:二條城、清水寺、西本願寺、東寺、下鴨神社、上賀茂神社、金閣寺、銀閣寺、龍安寺、仁和寺、天龍寺、西芳寺、高山寺、平等院、宇治上神社、醍醐寺和延曆寺。

京都在初創時係仿中國唐代西京長安和東都洛陽而建,西側稱「長安」(右京),東側稱「洛陽」(左京)。但在建成之後,名為長安的右京因為地勢低窪多沼澤而迅速衰落,而名為左京的洛陽人口增長並發展壯大。由是左京區一枝獨秀,洛陽從此成為平安京的别名。

由下圖 (公有領域) 江户時代的街圖可見,京都四面環山,東臨鴨川,西有桂川迤邐向南與其匯流,兩川包圍著沿襲自長安而設計成長方形的棋盤式市區。今日的京都市區,大致以方位而分成洛東、洛西、洛南、洛北、洛中 (市中心區) 等五大區塊。其中尤以京都的四條主要街道 (北大路、東大路、九條大道和西大路) 所圈出的中心區洛中,囊括了京都御所、仙洞御所、二條城、京都駅、四條河原町、東或西本願寺、木屋町、西陣等重要的政經樞紐。區内傳統與現代的建築並陳,又古樸、又創新,對比週遭的自然環境,毫無違和之處。而街容氣勢恢宏,格局開展,真不愧「千年古都」之名。

京都市區東面的鴨川

京都市區西面的桂川

京都御所的紫宸殿,源於同名的唐代大明宫之第三大殿,是平安宫内的正殿。

二條城的御殿簡樸肅潔,是幕府權力的象徵。

JR 京都駅是傳統古都的現代化象徵。車站建築的玻璃帷幕上,映照著對街閃亮的京都塔,非常夢幻。 在下兩圖中,左為京都駅,右為京都塔。

東本願寺位於日本京都府京都市下京區,由教如建於1602年。下圖中的建築為御影堂,氣勢非常宏偉。

下圖是西本願寺的御影堂。西本願寺是日本佛教淨土真宗本願寺派的本山,位於日本京都府京都市下京區,為親鸞創於1272年,歷史非常悠久。御影堂前的巨大銀杏樹齡已有400多年,是京都市指定的天然紀念物,十分壯觀。

除了傳統的木造仿唐建築之外,京都的御家、公家、寺院、神社或町眾也用心地發展出環繞著屋宇的庭園,以供作息休閒之用,也與大自然的景觀融為一體。京都的庭園大致可歸為為三類:「池泉」、「枯山水」和「露地」。

[池泉庭園]

池泉庭園,英文稱為 Water Garden,是具有水景的園林。水景包括了溪流和池塘。從奈良時代(710-794年)、平安時代(794-1185年)、到鎌倉時代(1185-1333年)一直流行於京都,是庭園的主流。

位於京都市右京區的大覺寺東側的大澤池是池泉庭園的代表作之一,乃是日本最古老的林泉 (日式花園人工池),周長約一公里。 它是由嵯峨天皇在平安時代仿中國洞庭湖而開鑿的。 湖面一平如鏡,自平安時代以降,名列日本三大賞月池之一。 池畔季節容顏的變化各異,春樱、夏荷,秋楓,冬梅,輪番爭艷,可謂四季宜人。

在觀月台上看波光斂灧的大澤池

晚春的大澤池樱花争艶

仲夏的大澤池荷葉田田

深秋的大澤池楓染環岸

暮冬大澤池的寒梅綻放

「池泉庭園」又可因觀賞方式不同,細分為「舟遊式」、賞式」回遊式」三類。

池泉舟遊式」

這是坐船繞池一周,欣賞不斷變化的景色的一種庭園形式。在平安時代,天皇離宫、王公貴族家宅裡所建造的庭園多沿此形式,但在鎌倉時代以後就逐漸式微了。如下圖的宇治平等院的庭園即是京都内碩果僅存的「池泉舟遊式」庭園之一。

大覺寺在創立以前原是嵯峨天皇的離宫,而大澤池本是池泉舟遊式的皇家庭園。現有兩艘龍舟,可供遊客體驗平安時代王宫貴族泛舟大澤池的情境。

「池泉鑑賞式」

「池泉鑑賞式」庭園的特色,就是讓人坐在傳統木造建築和室內的榻榻米上,欣賞室外池塘和大自然的景色,而不用漫步其中。如下圖仁和寺宸殿的北庭就是一座典型的池泉鑑賞式庭園,也融入了一小部分枯山水的造景。

坐在宸殿之内,觀賞北庭的假山、奇石、清池、茶室、蒼松、紅葉和五重塔,令人感覺有如平安時代後期的天皇們,在此享受世外桃源的寧静。

下圖大原三千院的「聚樂園」也是一座「池泉鑑賞式」庭園。它圍繞著客殿展開,如果坐在客殿觀賞的話,視野非常開闊,美景一覽無遺。據說該庭園是江戶時代的茶道大師金森宗和所建。

聚樂園青苔遍布,依山勢而建,緩步升高。底部是圓形和葫蘆形的池塘,有石塔、杜鵑點綴其間。背後是「有清園」的楓林紅景為襯,紅綠参差,看了心情舒坦,十分療癒。

「池泉回遊式」

在今之京都庭園中,最常見的是池泉回遊式庭園。其特色在於可以穿梭其間,遊走觀看身歷其境,與景互動,是室町時代的禪宗寺院和江戶時代的封建領主建造的庭園類型,被公認為日本庭園的登峰造極之作。在園的中心會設計一個大池塘,周圍有花園小徑、假山;池塘中有小島,拱橋或石橋,並置奇石羅列其間;偶見涼亭設置在花園小徑旁,作為散步時的休息場所和觀賞花園的瞭望台。

京都的池泉回遊式庭園中具代表性的名園例如醍醐寺三寶院庭園 (下圖),乃是豐臣秀吉舉行「醍醐之花見」之際,親自設計的名庭。除了大部分是池泉回遊式庭園之外,它也包括了小部分枯山水庭園的設計。

又如下圖所示,京都市左京區的東山銀閣寺 (慈照寺) 清新脱俗、宛如仙境的池泉回遊式庭園。

以錦鏡池為中心的銀閣寺池泉回遊式庭園是由名師夢窗疎石仿西芳寺名園苔庭所作。

座落在京都東山區的無鄰庵也有一座聞名的池泉回遊式庭園,園中池面處處可見楓紅倒映絕景,每個轉角都有不同景緻,十分夢幻。

南禪寺最南邊的南禪院有個池泉回游式庭園「曹源池」(國之史蹟/名勝),建於鎌倉時代,據說是由龜山天皇親自建造並由夢窗疎石完成,可能也是京都最古老的庭園,亦為京都三大名勝古蹟庭園之一(另外兩個是天龍寺庭園和西芳寺庭園)。它的景觀規劃非常自然恊調。諸如碧池石亭小橋、紅楓冷杉翠竹,還有杜鵑花、鳶尾花、睡蓮各種花草植物遍布林間水湄。漫步其間,有如走在圖畫中,意境幽遠。

從另一角度來看,無鄰庵的池泉回遊式庭園更以東山作為背景造園。遠巒近景,在光影交錯之下融為一幅精美絕倫的畫面。

下圖是醍醐寺弁天堂和弁天池的池泉回遊式庭園。繽紛的五彩、池上的倒影,美得教人屏息静氣。

平安神宫神苑内的池泉回遊式庭園,莊嚴中透露著大氣。

亭台樓閣廻廊給神苑的回遊式庭園貢獻了稳如泰山的因素。

肅潔的巫女置身畫中,彷佛將時光倒流到了平安時代。

妙心寺的塔頭退蔵院也有一座代表昭和時代的池泉回遊式庭園「余香苑」,係由名庭師中根金作從昭和38年 (1963年) 起用三年的時間創作而成。他以葫蘆池為中心,引三層瀑布從中間流下,教人彷彿看到大瀑布由深山流出一般。

下圖為洛中東寺的池泉回遊式庭園

京都伏見區城南宫的池泉回遊式庭園

洛北的等持院有兩座有名的池泉回遊式庭園,均為京都市指定之名勝。位於西面的是「芙蓉池」。

位於東面的池泉回遊式庭園則是「心字池」,池塘中央有蓬萊島,據說是夢窗疎石所造。

位於大原的三千院有一座池泉回遊式庭園「有清園」,位於宸殿之前,一直延伸到往生極樂院為止。「有清園」之名源自晉代詩人左思之詩句 「非必絲與竹,山水有清音」。滿園青苔、杉樹挺立,還有杜鵑、山櫻等眾多花木處處點綴,加上池水清泉,石地藏石燈籠,相映成趣。一年四季可觀賞春花、新綠、楓紅、白雪等不同的美景,身處其中,會有不一樣的感受。

湖東三山之一的滋賀西明寺有一座池泉回遊式庭園,名為「蓬萊庭」,是日本國指定之名勝。它是由望月友閑在1673年為紀念寺之復興而造的 。

位於京都市右京區的大覺寺東側的大澤池是池泉庭園的代表作之一,乃湖東三山之一的滋賀金剛輪寺明壽院庭園有三座池泉回遊式庭園:「江户初期之庭」、「江户中期之庭」和「安土桃山時代之庭」。

下圖為「江户初期之庭」

下圖為「江户中期之庭」

「江户中期之庭」的池中有奇石露出水面,其形如船,頗富「野渡無人舟自横」之悠趣。

落楓安息滿秋池,遂教碧水上紅妝。

[枯山水]

枯山水是一種用岩石和沙粒代替水來表現山水景觀的日本庭園風格,這種風格是在室町時代中期建立的。在此之前,早期的枯山水並非獨立的園林,只被應用在池泉庭園中假山和園中小徑的部分。

枯山水庭園是在京都的禪宗寺院發展出來的。鎌倉時代時,禪宗文化自中國傳入日本,其「以心傳心」的教義和「空寂」的審美觀深深的打動東洋的心靈,到了室町時代已逐漸佔據主流地位。此時禪宗寺院的數量也急遽地增加,因此庭院可用的空間也被壓縮了。平安時代在正殿前設置前庭供舉行儀式之用,最初是用沙子覆蓋的。但在與時推移下,前庭已淪為虛設,面積也越來越小,到了室町時代被改做觀賞用的花園。由於萬物皆有佛心自然觀,遂以石、砂代替山、水來布置庭園,以有限的空間表達無限的意境。在此背景下,枯山水庭園應運而生,成為坐在方丈宅邸或書院中觀賞的庭園。

枯山水庭園的演變也受到了同時期 (相當於中國的宋元時期) 流傳的水墨山水畫的影響。中國的水墨畫始於唐代,興於宋元,注重氣韻和神采的表現,不提倡表象的摹寫。當時中日兩國僧人交流頻繁,宋元的水墨畫及其風格被傳到了日本,特別是南宋的畫僧牧溪深得日本人的喜愛;因此在室町時代,枯山水造園已不注重模仿自然的景緻,而是直接模仿水墨山水圖來追求寫意表徵的捷徑。著名的枯山水造園師如建造龍安寺方丈南庭和大德寺大仙院枯山水庭園的相阿彌,本身就是一位水墨畫造詣很深的藝術家,才能寓畫境於砂石之中,揮灑自如。他們深諳如何將水墨山水畫中「咫尺千里」和「殘山剩水」的情境立體表現於枯山水之布局,也特別注重水墨畫中「留白」的呈現,用白砂來表現類似於水墨畫中的「留白」,所以禪寺枯山水庭園多為白砂庭的傑作。

「銀閣寺的銀沙灘和向月台」

銀閣寺是室町時代遺留下來的日本國寶,擁有銀沙灘和向月台的枯山水庭園,是江戶中期之後建造而成的。圓錐形的礫石向月台置於鋪滿白砂的空地上,白砂象徵著大海,而砂礫製造出的粗紋理則代表著萬頃波濤,構成一幅由静而動的抽象風景畫。蒼松紅葉伴著樸實無華的銀閣 (觀音殿),矗立在 銀沙灘和向月台旁。用來堆砌銀沙灘和向月台的沙來自花岡岩打碎後的白川沙,反射率高於一般的砂。夜裏的月光會照在向月台上,反射到銀沙灘,再反射到銀閣上,銀閣瞬間就彷如貼上銀箔般的美麗。

「圓光寺奔龍庭」

圓光寺的枯山水庭園「奔龍庭」係在2013 年新造的。白沙比喻雲海,天上飛翔的巨龍表現在石雕組上。下圖前方是有角的龍頭;左側靠近客殿長著青苔的地方是龍脊;除了兩隻角外,龍頭邊和龍脊上的多根斜插石柱則象徵閃電 (這的確需要一點想像力)。

奔龍庭的枯山水旁設有石磚步道,是可以走動觀賞的,它也許可被稱為「回遊式」枯山水庭園。

「光明院的波心庭」

光明院方丈前的枯山水庭園「波心庭」出自造庭大家重森三玲之手,完工於1939年。名源自禪語「無雲生嶺上,有月落波心」(如能放下執念,自有明月照映波心) 之意 。造庭時共運用75座岩石和白砂構成枯山水,立石以中央的三尊 (西方三聖即阿彌陀佛、觀世音和勢至菩薩) 石組為起點,呈對角線排列。白砂為海,青苔上的小石爲浪花,修剪成圓形的叢叢杜鵑連成雲紋。秋天裏紅葉開满了苔庭,五顏六色,美不勝收,故又以「虹之苔寺」得名。

「大德寺興臨院的方丈前庭」

大德寺塔頭興臨院在1978年拆修方丈後,由名造庭師中根金作根據古籍復原了前庭的枯山水。他在象徵波瀾萬丈大海的白沙上布置石頭來代表理想的蓬萊世界,用桃山時代風格的石組模仿古代中國寒山和拾得和尚所居的國清寺中的石橋,周遭盡被柔和的苔蘚山丘和杜鵑花叢所圍繞著

「仁和寺南庭」

仁和寺宸殿的南庭是枯山水庭園,左有使門,右借景二王門。庭之廣場鋪滿了代表大海的白沙和美麗而規則的礫石波紋。

欣賞枯山水庭園需得用心、用眼去感受,不可涉足其間,以免脆弱的造型受。至於打理白砂的紋理則是僧侶必修的日課,他們每天早晚要耙梳砂礫,撿拾落葉,讓庭園數百年來保持不變,這也是禪修的一種形式吧。

[露地 (茶庭)]

露地,又稱茶庭,是茶室的附屬花園,最早於室町時代出現,桃山時代形成固定模式,而後興盛於江戶時代,為崇尚禪宗的茶師所推崇。露地可分為室內和室外兩種。

下圖是京都市東山區高台寺的室内露地之一「遺芳庵」

下圖是滋賀金剛輪寺明壽院的室内露地 「水雲閣」

下圖是南禪寺方丈的室内露地 「 窮心亭」


下圖是洛北大德寺黄梅院的室外露地。簡樸的石燈籠、細柔的苔庭和陳年的老樹新叢,構成了一個謐静的空間。

[畫框裏的京都]

畫框,是用來固定圖畫的裝飾性邊框。日本的庭園無論是池泉式或枯山水,大部分可以坐在屋內向外欣賞,屬於靜態的怡情養性之道。所謂的「額緣庭園」,是讓人透過長廊的鏤空窗櫺,或以柱子做為畫框,遠觀庭園中造景,眼前的畫面就像是一幅畫一般,庭園、 圍牆、還有緣廊,都成了畫中的一部分。


例如下圖中京都市左京區的寶泉院,訪客能看到被窗戶框起來的紅葉美景,就好像是一幅鑲入畫框的美麗秋景畫。


下面請看南禪寺天授庵客殿木門所形成的畫框。由於日照正熾,將畫框映得火熱。框中的楓葉也燒得很旺。裏應外合,一片紅光。像極了貴妃醉酒後的泛赤臉龐,有人看了心頭温暖,有人看了如痴如狂,有人看了氣血昂揚,感受果真不太一樣。

有些庭園甚至結合了大自然的背景,將畫面延伸更遠更廣,融為一體。最著名的例子就是京都天龍寺的曹源池,以嵐山為背景造出的名園。

有的寺院更乾脆地「開門見山」。譬如京都大悲閣 (千光寺) 就直接拿嵐山作為它的庭園,讓大自然為其彩繪。秋來紅染大地,遠山泛嵐,坐在殿裏從框中看出去,好像看到一幅渾然天成、山光渲染的大壁畫,令人心醉神迷。

在寺院、宮殿、敷屋、宅院等傳統日本建築中,有大型和室的配置,供宴會、慶典、休憩之使用。採取面向著庭園開放的空間設計,有一面、二面甚至於三面不等。迴廊上的柱子越少越好,與屋簷、地板形成巨大的畫框,將池泉或枯山水庭景圍在其中,坐於和室之內向外望,正如同欣賞一幅大自然的山水畫。隨着日照、浮雲的移動,光影不停地變幻,季節不同的色彩也深淺、明暗、繽紛地呈現出來。在夜燈初上之後,更有柔和的燈光將春櫻、夏綠、秋楓,和冬雪不同的風情烘托出來。以故從黎明到黃昏,從黑夜到白天,從春夏到秋冬,在畫框裏的庭園之美一直是日本,尤其是領導日本風潮品味的京都生活裏主要的核心。有些和室的門或隔間扇門打開一部或全部,以及或圓或方的窗戶,充作畫框,透過畫框所看到的窗外景緻,猶如一幅幅掛在牆上的畫卷;當風雲變色,季節更迭,畫面也換如走馬燈,給觀者目不接暇的驚喜。譬如金秋的燦艷和嚴冬的侘寂便成了強烈的對比。

畫框的最早作用是分割畫面,在形式上畫框區分了框內與框外的兩個世界。畫框的意義在於將觀者視線集中到畫面的中心,把完整的敘事性打破,如同下圖中大德寺高桐院的長方形多格框中切割出來的多層次丹楓美景拼圖,可以折開來看,也可以合起來欣賞,讓人玩起 Puzzles 來,玩得不忍釋手。

千年以來,京都的傳統建築多採用圓形和方形的窗戶。在兩者框起來的庭園和大自然的景色中,古都人找到了傳統日式風格的美感和心情的慰藉。

如東福寺塔頭光明院的圓形窗户

又如醍醐寺三寶院廻廊的方形窗户

最有名的位於洛北鷹峯名刹源光庵所擁有的「頓悟之窗」和「迷惘之窗」,一圓一方,就是公認的範例。正如下圖兩個紅綠相間的窗畫所示,右邊方形的迷惘之窗象徵了人的一生中遭逢的苦難;左邊圓形的頓悟之窗代表了圓融包容的宇宙觀,無執無憎的領悟境界。方、圓之窗,相距只有數步之遥,暗指迷、悟之間,乃一念之差而已。要想見心離苦,頓悟成佛,唯有反求諸己,參透禪機就在一瞬間而已。每位施主的慧根不同,人生經驗各異,必得在窗景中用心去找自己的感動,方能不虛此行。

將上圖的鏡頭調遠些,可見美景框架重重,天然楓樹嵌套上和室門框,再包圍了火紅耀目的窗框,突破了二次元世界而指向畫框外的三次元空間,跨越了幾何形狀所組成的畫框邊界。如此框中有框,畫中有畫,確是妙不可言。

泉涌寺塔頭雲龍院客室的四並窗框得以窺見四處不同的庭景,代表人生四個不同的境界,可以合而觀之,也可以分而賞之。在此四窗佳景前静坐沈思,堪稱一心四用,一舉四得,收穫滿盈,感受無窮。

宇治的正壽院尚有罕見的心型窗櫺,十分特別,名為「豬目窗」,被視為「招來幸福之窗」,廣受年輕朋友喜愛追捧。「豬目」係指心形的圗紋,自古用在寺廟、神社、城池等處作為各種裝飾,以收驅魔辟邪之效。不料卻在此摇身一變,成為「幸福之窗」,吸引眾多粉絲跋涉千山萬水而來親炙,真是天外帶來的浪漫。

有的框架乃是自然天成的,尤其令人讚賞,如下圖三千院聚樂園中丹楓環框綠叢的一景便是。在紅葉的框架中,景物顯得更為深邃,原來它可以超越畫框的尺寸無限放大,如同我們到雲端裏去找尋找貯存的記憶一樣。

琵琶湖疏水是京都的一個疏水道,將滋賀縣琵琶湖的湖水引至京都市。行船由疏水道的涵洞看楓,有如從將一川美景納入掌心之中,大千世界盡收眼底。

丹楓美框裏來了方丹,又走了方舟。幸福苦短,來去匆匆,一旦錯過,消失無蹤。

下圖為滋賀金剛輪寺的聖壽殿上,由前後貫穿的層層紙門和柱子所嵌套成的經典框架,以及其最内框的紅葉秋景。

再近一點,看明暗交錯的光廊貫穿到燃燒中的大千世界,室内光影給人温暖,框中楓紅令人感到生命力的旺盛。

大覺寺朱紅色的靈明殿和正寝殿間的迴廊形成重重疊疊的框框,綿延不絕,不愧是皇家格局。人行其中,甚為渺小,不禁有「行行重行行」之歎。

透過畫框欣賞,古都的景緻更見優美,引人遐思。走訪各地景點時如巧遇框景,無論是人工的或自然的,務必要停下腳步,或静生坐或佇足,充分地凝視、思考與感受它所傳達的信息。集文化大成的京都美景繽紛,俯仰皆是,我們不止要看它,而且要讀它、消化它再吸收它,進入我們的靈魂深處,成為生命的印記。畫框裏的京都,能助我們聚焦、放大、分解、結合或立體化當前的景物,傳進自己内心已開的窗户裏。

從下一篇起,我們將出發尋尋覓覓,循著洛東->洛西->洛南->洛北->洛中等五大區塊前進探索,期能激發靈感,多認識一下畫框裏的京都。從傳統的框架中發掘時尚的圖騰 (如下圖),品味又古典又現代的京都。因為每一次領悟就是一分驚喜,所以值得期待。

( 休閒生活旅人手札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YUNLONGLIN1&aid=177518021

 回應文章 頁/共 2 頁  回應文章第一頁 回應文章上一頁 回應文章下一頁 回應文章最後一頁

tzi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2023/11/21 05:16
去年感恩節來看此文

今年 過得真快

又是一個感恩節的來臨

您寫的文章 和美麗的圖片

常常一看再看

謝謝您 用心記下 美麗動人的 京都

願您 心情能好轉

還有兒女 孫輩 需要您的疼愛…..

祝福 感恩 日日平安 😊🍀

瞹情詩
等級:5
留言加入好友
賞文
2023/03/16 14:16
你筆下的京都是如此的美麗...
洛城聞笛 ( 迎接2025的曙光)(YUNLONGLIN1) 於 2023-11-23 14:45 回覆:
謝謝您的賞文!京都真是百看不厭,每次去都有新的感受。

細草微風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深度旅游好文
2023/02/21 04:48

在您的鏡頭下,京都的美靜靜的展現。

謝謝您提供豐富的背景知識。



長沙遺老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生在京都
2023/02/15 21:58

看完此篇

像親身遊歷了京都一般


向陽春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日本值得我們學習的地方
2023/02/04 18:24

以前年少讀「禮失而求諸野」無法悟解其道理,及長看到日本體現於「禮」的文化,終於慢慢悟解其中道理。

「禮」之深入日本人骨髓,凡事講究細節處的堅持,外人甚至會覺得「龜毛」;然而也正因如此,使其能不斷地吸收外來文化的同時,又維持其文化傳統而不墜,這是值得我們學習的地方。


真正的台獨,是思考、發現台灣人民與土地的永續發展關係。也唯有當妳(你)用心思考、發現這種關係之後才能明白:妳(你)的未來在哪裡。

城市小農
等級:7
留言加入好友
2022/12/31 07:48

眼睛視線所及是生活的喜怒哀樂,透過窗框和建築門户設計看到四季變化,縮小了的範圍突出了美景,加深了感悟

看出格主用心的書寫,感謝精彩文圖分享!

洛城聞笛 ( 迎接2025的曙光)(YUNLONGLIN1) 於 2023-11-23 14:41 回覆:
我在洛杉磯這個現代化的大城市住了近40年,身處車水馬龍之中,人卻感到很孤獨寂寞。來到了千年京都,漫步水流花靜間,心卻充實而澎湃不已。就是因為感受太豐富、精彩多元,才想先用框架框起來,慢慢瀏覧,每次欣賞都有不同的層面,不一樣的收穫。


謝謝城市小農的同理心,猜想您取此筆名也有一種「大隱隱於市」的寓意吧!

端木豪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2022/12/09 23:04

春夏秋冬

四季都美呆了

洛城聞笛 ( 迎接2025的曙光)(YUNLONGLIN1) 於 2022-12-22 02:54 回覆:
謝謝您的賞文!京都四季容顏之美是公認的,它無數的文化遺產與優美的自然環境相互輝映,更令人珍愛而流連忘返。二戰時美軍轟炸日本本土,刻意地略過京都,古都千年文化及風景得以免於浩劫、保留至今,真是非常幸運,我們才有眼福欣賞。

終南山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2022/11/25 15:38
讚啦

洛城聞笛 ( 迎接2025的曙光)(YUNLONGLIN1) 於 2022-11-28 16:02 回覆:
謝謝終南山兄的賞文和鼓勵!

玄宇居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2022/11/22 21:35

畫框裡的京都

由小見大

美景無數

令人回味無窮

洛城聞笛 ( 迎接2025的曙光)(YUNLONGLIN1) 於 2022-11-23 08:33 回覆:
「框中有畫,畫中有框」的京都,感受是既直接而又十分複雜的。它們有極度濃縮性,也有包羅萬象的可能,這和英國詩人William Blake的詩句「一沙一世界,一花一天堂。無限掌中握,刹那成永恒」,或華嚴經中所說的「一花一世界,一葉一如來」,或佛家的「須彌藏芥子,芥子納須彌」都有相通之妙。謝謝您的提示,深表同感。京都不只是一個宗教的城市,也是一個哲學的城市。

謎謎-冷月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神遊
2022/11/22 19:39

圖文並茂,面面俱到,真是鉅作!

從頭看到尾,仔仔細細,眼觀靜思,欣然賞之,大概要六十分鐘呢!

謝謝盡心費神寫作,帶著我們神遊美景、樂而忘返。

洛城聞笛 ( 迎接2025的曙光)(YUNLONGLIN1) 於 2022-11-23 16:08 回覆:
念了多少回晏幾道的「庭院碧苔红葉遍…粉塘烟水澄如練…」,一直不知甚解。卻在來到秋天的京都的龍安寺或退藏院時,一下子就豁然貫通了,詞中的影像居然就鲜明的呈在眼前。讀萬卷書,不如行千里路,京都山光水色的迷人處就在此,唤醒了我骨子裏中華文化的DNA,雖是禮失求諸野,卻也稍微滿足一點與古人對話的渴望。

您花了六十分鐘去消化完拙文,真是有心、而且用心。感恩您的耐心閲讀,但願您也有所收穫,如此我眾樂樂的希望就達到了。
頁/共 2 頁  回應文第一頁 回應文章上一頁 回應文章下一頁 回應文章最後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