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1/12/24 02:34:28瀏覽576|回應0|推薦13 | |
五代(西元 907~979年) 北宋(西元 960~1127年) 南宋(西元1127~1279年) 元(西元1271~1368年) 明(西元1368~1644年) 清(西元1616~1912年) 1901年2月14日,辛丑條約簽訂前,光緒皇帝發佈”自我檢討”的上諭,全篇也應該和1962年"七千人大會"毛澤東的”自我批評”發言比對一下,經過了兩代人的時光,所反應的”唯我獨尊操弄集體意識”是一摸一樣的。 今日的中華人民共和國依然還是集體意識當道,視個人的”自由意志”為毒蛇猛獸,以公權力壓制圍堵。 這種集體意識文化價值觀和自由貿易經濟活動的價值觀是有衝突的。有衝突就會產生壓力,有壓力就會發生按”量變而質變的規律”;”矛盾統一的規律”;”否定之否定的規律”相互間循環的轉換。 辛丑條約簽訂後合影留念!! · “本年夏間(指陰曆),拳匪構亂,開釁友邦,朕奉慈駕西巡,京師雲擾。迭命慶親王奕劻,大學士李鴻章,作為全權大臣,便宜行事,與各國使臣止兵議和。昨據奕劻等電呈各國和議十二款,大綱業已照允,仍電飭該全權大臣將詳細節目悉心酌核,量中華之物力,結與國之歡心。既有悔禍之機,宜頒自責之詔,朝廷一切委曲難言之苦衷,不能不為爾天下臣民明諭之。” · “此次拳教之禍,不知者咸疑國家縱庇匪徒,激成大變,殊不知五六月間屢詔剿拳保教,而亂民悍族,迫人於無可如保,既苦禁諭之俱窮,復憤存亡之莫保。” (I.E.太爛了,但,比不上一百年後”台灣的屁”更爛的脫罪推卸責任說詞!!) · ”迨至七月二十一日之變,朕與皇太后誓欲同殉社稷,上謝九廟之靈,乃當哀痛昏瞀之際,經王大臣等數人,勉強扶掖而出,於槍林炮雨中倉皇西狩。是慈躬驚險,宗社貼危,成墟,衣冠填壑,莫非拳匪所致,朝廷其尚護庇耶?” (I.E. 唉,噁心透頂,就像一百年後”台灣的屁”滿嘴愛台灣卻盡幹些”狗皮倒灶的齷齪事”!!) · ”夫拳匪之亂,與信拳匪者之作亂,均非無因而起。各國在中國傳教,由來已久,民教爭訟,地方官時有所偏:畏事者袒教虐民,沽名者庇民傷教。官無辦法,民教之怨,愈結愈深。拳匪乘機,浸成大釁。由平日辦理不善,以致一朝驟發,不可遏抑,是則地方官之咎也。” · ”淶涿拳匪,既焚堂毀路,急派直隸紅軍彈壓,乃練軍所至,漫無紀律,戕虐良民。而拳匪專恃仇教之說,不擾鄉里,以致百姓皆畏兵而愛匪。匪勢由此大熾,匪黨亦愈聚愈多。此則將領之咎也。” · ”該匪妖言邪說,煽誘愚人,王公大臣中,或少年任性,或迂謬無知,平時嫉外洋之強,而不知自糧,惑於妖妄,詫為神奇,於是各邸習拳矣,各街市習拳矣。或資拳以糧,或贈拳以械,三數人倡之於前,千萬人和之於下。朕與皇太后方力持嚴拿首要,解散脅人之議,特命剛毅前往諭禁,乃竟不能解散。而數萬亂民,膽敢紅巾露刃,充斥都城,焚掠教堂,圍攻使館。我皇太后垂簾訓政,將及四十年,朕躬仰承慈誨,夙昔睦鄰保教,何等懷柔?而況天下斷無殺人放火之義民,國家豈有倚匪敗盟之政體?當此之時,首禍諸人,叫囂隳突,匪黨紛擾,患在肘腑,朕奉慈聖,既有法不及眾之憂,浸成尾大不掉之勢。興言及此,流涕何追!此則首禍王大臣之罪也。” (I.E. 這就是八股文”起、承、轉、合”的框架。無恥之極!! 大概還比不上“台灣的屁”以”美國政府未能負起占領台灣義務”的說詞控告美國歐巴馬政府的無恥!!) · “然當使館被圍之際,屢次諭令總理衙門大臣前往禁止攻擊,並至各使館會晤慰問,乃因槍炮互施,竟至無人敢往,紛紜擾攘,莫可究詰。設使火轟水灌,豈能一律保全?所以不致竟成巨禍者,實由朝廷極力維持,是以酒果冰瓜,聯翩致送,無非朕仰體慈懷,惟我與國,應識此衷。今茲議約不侵我主權,不割我土地,念列邦之見諒,疾愚暴之無知,事後追思,慚憤交集。惟各國既定和局,自不致強人以所難。關奕劻,李鴻章,於細訂約章時,婉間力辦,持以理而感以情。各大國信義為重,當視我力之所能及,以期其議之必可行。此該全權大臣所當竭忠盡智者也。” (I.E.滿清朝廷如此”市井小奸巧”格局,還白紙黑字成為正式官方紀錄!! 比對各種資料,華夏文化浸染下的統治者的格局,就不可能實施君主立憲政體,其來有自。 如今這些文字讀來,實可嘆、可悲復可憐!!) · “當京師擾亂之時,曾諭令各疆臣,固守封圻,不令同時開釁,東南之所以明訂約章,極力保護者,悉由遒奉諭旨,不欲失之之意。故列邦商務,得以保全,而東南疆臣亦藉以自固。惟各省平時,無不以自強為辭,究之臨事張皇,一無可恃,又不悉朝廷事處萬難,但執一偏之詞,責難君父;試思乘輿出走,風鶴驚心,昌平宣化間,朕侍皇太后素衣將敝,時豆粥難求,困苦鎧寒,不如氓庶。不知為人臣者,亦嘗念及憂辱之義否?總之,臣民有罪,罪在朕躬。朕為此言,並非追既往之愆尤,實欲儆將來之玩泄。” (I.E. 地方巡撫們的”東南互保”顛倒成為朝廷的上諭---一百多年後,民進黨競選文宣顛倒黑白的功力也不惶多讓!! “總之,臣民有罪,罪在朕躬。”這是認錯,雖然格調不高---但是,”台灣的屁”及民進黨依然還不認錯了!!) · ”近二十年來,每有一次釁端,必有一番誥誡,卧薪嘗膽,徒托空言。理財自強,幾成習套。事過以後,徇情面如故,用私人如故,敷衍公事如故,欺朝廷如故。大小臣工,清夜自思,即無拳匪之變,我中國能自強耶?夫無事且難支拄,今又構此奇奇變,益貧益弱,不待智者而後知。爾諸臣受國厚恩,當於屯險之中,竭其忠貞之力:綜核財賦,固宜亟償洋款,仍當深恤民艱;保薦人才,不當專取才華,而當內觀心術。其大要,“去私心”“破積習”兩言。大臣不存私心,則用人必公;破除積習,則辦事著實。惟公與實,乃理財治兵之根本,亦即天心國脈之轉機。應即遵照初十日諭旨,妥速議奏,實力舉行。此則中外各大臣,所當國爾忘家,正己率屬者也。朕受皇太后鞠勞訓養,垂三十年,一旦顛危至此,仰思宗廟之震驚,北望京師之殘毀,士大夫之流離者數千家,兵民之死傷者數十萬,自責不暇,何暇責人?所以諄諄誥諭者,則以振作之與因循,為興衰所由判,切實之與敷衍,即強弱所由分。固邦交,保疆土,舉賢才,開言路,己屢次剴切申諭。中外各大臣其各凜遵訓誥,激發忠忱,深念殷憂啟聖之言,勿忘盡瘁鞠躬之誼。朕與皇太后有厚望焉。將此通諭知之。欽此。” 又一次比甲午更屈辱的戰敗,主戰的皇族大臣在聯軍的堅持下被逐、殺----這次理性的回應,是由慈禧太后推動光緒皇帝先前的各種變法措施!! 最重要的一項變革,就是1905年9月2日,以”茲據該督等奏稱,科舉不停,民間相率觀望,欲推廣學堂,必先停科舉等語,所陳不為無見”發佈了” 停罷科舉詔”。 以慈禧的權威還必須經過五年的過渡,才能廢棄了已演化一千三百多年的”科舉制度精怪”,光緒被罷黜實少不更事、咎由自取!! 科舉”變身”以現代”高、普考的形式”繼續存在,近來考試院不過是希望明訂考核至少要有3%的丙等,中華民國的公務員們又一如”宋、明、清的官僚集團反應”群起反對----唉,陽光和陰影必然會同時存在!! ”科舉制度的精怪”被移除了,全國各地的官紳興辦的學堂才能廣招學子,年輕的學子終於有機會接觸西洋的教學內容----這像三月春天枝頭的新芽,不過十來天就綠樹成蔭了----華夏年輕學子們的意識覺醒了!! 七年後,1912年2月12日,滿清皇室就發佈了”清室退位詔書”-----一個朝代結束了,但是,古老的華夏巫術文化的生命力依然頑強的在社會的基層演化著!! 義和團及文化大革命,有類似的”民粹元素及現象”,兩次動亂後反思的結果就是變革-----以宏觀的角度看,1860年代”洋務運動”,是華夏歷史上的第一次摸著石頭過河的”對內改革、對外開放”運動,1978年的” 對內改革、對外開放”,以傳承的意義來說是百年來的第二次,中國沿海地方政府官員們許多觀念”真正”的轉變是發生在2001年12月11日,正式加入 WTO後。也還在延續深化的進程。 這一次在WTO全球化的大環境中和達到”天下若比鄰”通訊科技及時、普級化的推動下,意識覺性的速度及廣度會是前所未有的。 內因動力及外因條件的結合,終究要攪動並改變最基層人民”意識價值觀”,這是基層華夏文化轉變的契機----這會是華夏文化”千古未有之大變局”!! *********** |
|
( 休閒生活|旅人手札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