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08/11/08 06:59:31瀏覽1906|回應0|推薦30 | |
上圖 : 費爾巴哈( 路德維希·安德列斯·費爾巴哈(Ludwig Andreas Feuerbach, 費爾巴哈的宗教觀點 : 宗教是無窮盡的意識。 因此宗教”僅是一個覺悟無限性的意識;或者說,在無限性的意識中,有意識的主體使其自身本能作為(認識的)他無限性的客體"。(Religion is consciousness of the infinite. Religion therefore is "nothing else than the consciousness of the infinity of the consciousness; or, in the consciousness of the infinite, the conscious subject has for his object the infinity of his own nature.") 人的存在就是他自己的思考對象。 費爾巴哈對神的觀點 : 在各個方面神與人類本能的一般特性和需要是一致的。 他認為 : ”若人類想要找出神的意涵,他就要在神(的意涵) 找出他自己”。 神就是人: 可以這樣說,神是人類的內在本性向外的投射。 (In every aspect God corresponds to some feature or need of human nature. "If man is to find contentment in God," he claims, "he must find himself in God." Thus God is nothing else than man: he is, so to speak, the outward projection of man's inward nature. ) 費爾巴哈唯物的觀點,只強調物質存在的第一性---即所謂”客觀的存在,不會因主觀的意願而改變”,沒有強調人的主觀能動性。 馬克思融合並修訂了黑格爾及費爾巴哈的觀點而發展出唯物歷史觀的辯證法則。 是用唯物辯證法(Dialectical materialism)發展出歷史觀的唯物主義(Historical materialism),去認識並解釋人類歷史演變的過程,認為歷史發展是客觀的和有其特定規律的,其最基本的規律就是生產力決定生產關係,生產力的發展,人類社會,會歷經原始社會,奴隸社會,封建社會,資本主義社會,社會主義社會,最終走向共產主義社會。 歷史觀的唯物主義認為:基層人民是社會物質財富和精神財富的創造者,是變革社會制度、推動歷史前進的決定力量;同時,基層人民的意識受到所處歷史階段的經濟、政治和思想文化的影響及限制。 意識在這個基礎下被制約的,也意味著 : 人的意識是可被改變的,”先知覺後知,先覺覺後覺”是存在的,領導者和基層人民是對立(矛盾)統一的。 歷史觀的唯物主義認為:人有行動力可以在主觀的意識下,改變客觀的存在狀態,強調人的主觀能動性,社會歷史規律是人們自己的社會行動的規律,進而發展出革命實踐的觀點。 · (I.E. 孫中山定義主義: 是一種思想;一種信仰;一種力量。 非常好的定義,力量必須要經過組織才能顯現。 列寧(Vladimir Lenin, · (I.E. 1917年的十月革命,隨後在1922年建立蘇維埃聯盟(Soviet Union),推動了人類歷史上最大規模的”社會實驗”---試圖將人類歷史的進程在”人的主觀能動性”意志的實踐下直接進入理想的共產主義社會,雖然,幾乎所有進行這個”社會實驗”的共產主義國家---除了北韓、古巴---都在1989年進行了大修正!! 歐洲先前的所有共產主義國家都拋棄了列寧式的”威權專制”的政治架構,經濟的發展相對落後,經濟基礎(mode of production)和上層建築(political superstructure)之間的矛盾較小,社會發展的制約瓶頸較小; 中國及北越還丟不掉列寧式的”威權”的政治架構,經濟的發展較快,經濟基礎(mode of production)和上層建築(political superstructure)之間的矛盾日漸加大,造成可持續發展的重大瓶頸; 兩種模式的後續及影響還在發展中。 現在人類的社會,大部份---除中東的王室、東南亞回教國家的蘇丹及非洲的酋長部落---都已經由封建走到資本主義社會,而且經過1929年,資本主義演化的調整,已經將許多的社會主義的人本精神立法融入了資本主義的經濟活動中。 大型化股份制的營利事業單位,使得資本財的屬性有了”質變”---剩餘價值的奪取---發生結構性的改變,也已經移轉到資本的操控者!! 這一次經濟基礎的上層建築---金融體系---的崩潰,引入政府的救援,必然會引入政府的干預,資本主義最後不受控的堡壘,是否會制度化引入”人民間接監控”的機制? 我們應該要關注。 1917年的十月革命,對推動人類文明進展的重大歷史意義----甚至超過1789年的法國大革命----在往後的演化中會越來越清晰!!) 以方法論來探討解決問題的程序 : 一. 發生了什麼事? 二. 為何會發生? 三. 如何不再發生? 第一,二項就是和”認識論”及辯證法有關----是人們認識並解釋事物運動、變化、發展的科學方法!! 第三項如何不再發生? 就必須要有創意的新方法才能解決已經存在的老問題!! 由希臘的哲學家開始的演繹法則,到十九世紀完備的辯證法則,經過了兩千多年,我們終於發展出認識及解釋問題的方法,但黑格爾的歷史觀辯證法則是不容易懂的,毛澤東用他的文筆很”通俗”的將馬克思的唯物歷史觀的辯證法則,說明演繹為”矛盾論”,是比”實踐論”難理解,但已經比讀黑格爾《邏輯學》﹙Logic﹚容易多了,值得花些時間好好的琢磨!! 矛盾論 ******************* (一九三七年八月) 事物的矛盾法則,即對立統一的法則,是唯物辯證法的最根本的法則。 列寧說:“就本來的意義講,辯證法是研究物件的本質自身中的矛盾。” 列寧常稱這個法則爲辯證法的本質,又稱之爲辯證法的核心。 因此,我們在研究這個法則時,不得不涉及廣泛的方面,不得不涉及許多的哲學問題。 如果我們將這些問題都弄清楚了,我們就在根本上懂得了唯物辯證法。 這些問題是: 一. 兩種宇宙觀; 二. 矛盾的普遍性; 三. 矛盾的特殊性; 四. 主要的矛盾和主要的矛盾方面; 五. 矛盾諸方面的同一性和鬥爭性; 六. 對抗在矛盾中的地位。 蘇聯哲學界在最近數年中批叛了德波林(Абрам Моиесевич Деборин,1881-1963)學派的唯心論,這件事引起了我們的極大的興趣。 德波林的唯心論在中國共產黨內發生了極壞的影響,我們黨內的教條主義思想不能說和這個學派的作風沒有關係。 因此,我們現在的哲學研究工作,應當以掃除教條主義思想爲主要的目標。 下圖 : 馬克思( 下下圖 : 列寧(Vladimir Lenin, |
|
( 知識學習|其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