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1/06/05 22:04:19瀏覽1282|回應1|推薦16 | |
第四單元---大漢雄風---西元前206年至西元220年,有四百二十六年的期間!! 楚漢相爭(西元前206年~西元前202年) 西漢(西元前202年~西元9年) 新朝(西元9年~西元25年) 東漢(西元25年~西元220年) 漢武帝決定對匈奴用兵,於西元前139年,派張騫出使西域,開啟了與中亞民族接觸的管道,此後東西方的商人沿著張騫出使的道路往來貿易,逐步形成了絲綢之路(The Silk Road)。 許多具有中亞風格的金屬製品及文物陸續的在華夏出土,見證了這段歷史。中亞及印度的宗教也由這個通道傳入,豐富了華夏的文化。
鑄造(Casting)和鍛造(Forging)工藝結合的銅燈 西元前4500年,中亞就使用鍛造(Forging)工藝的青銅器,中國商、周出土的青銅器幾乎都是鑄造(Casting)的。 秦、漢之際出土的許多青銅文物,不僅是造型的改變而且應用了鍛造工藝,使得青銅器細緻及輕巧化---這種工藝技巧應該是輸入的,也間接證明遊牧民族遷移性的生活方式,是促成文化交流的重要因素。
具有中亞風格的金屬製品文物 漢武帝時期民富國強,擊潰了匈奴,極大的拓張了漢朝疆域---這是歷史的功績。青銅冶煉技術有極大的提升,西安博物館特別展出了這兩個銅鏡。
四神規矩紋境
四乳草葉紋鏡 在戰國時期就已經出土了許多製作精美的銅鏡---在西漢,是否已經普及成為一般市場的商品? 不明瞭,博物館展出的這兩個銅鏡有何特別的意涵? 孔子大約出生在西元前551年9月28日,釋迦牟尼大約比孔子年長七十多歲。 三百多年後,漢武帝繼位時(西元前140年)時 : ---佛教在印度已隨著孔雀王朝(The Maurya Empire;約西元前321~西元前185年)的衰亡,過了最興盛的高峰期,但,佛教卻是向各方傳播成長,西元七世紀玄裝到印度時,佛教在印度大陸已經趨於消亡!! ---孔子被形容為”累累若喪家之犬”,在戰國時期到處推銷他的儒學,始終不成氣候。 為什麼? 在民間,“子不語怪力亂神”,儒學的內涵是不符合華夏的巫術文化; 在朝廷,出之於儒家的法家是主流,幾百年前周公”制禮作樂”的禮教文化已經”褪流行”了。 會在帽子裡尿尿的劉邦,當了皇帝就需要一個”體統”,這正是那些儒家學究的專長---經過七十年的生息,“倉廩實而知禮節,衣食足而知榮辱。”---董仲舒提出”諸不在六藝(六經)之科,孔子之術者,皆絕其道,勿使並進”的論點,得到漢武帝支持,以政治力推動”獨尊儒術,罷黜百家”,儒術開始走上興盛的道路。 董仲舒雖尊儒術卻更像陰陽家會”以春秋災異之變推陰陽所以錯行,故求雨閉諸陽,縱諸陰,其止雨反是。”---但是這種”形而上”的巫術失靈,還差點獲罪---這個新發明的儒術參雜了當時民間盛行的”陰陽五行巫術觀念”,以讖緯迷信的形式宣傳他自已的政治主張,一開始就完全背離了“子不語怪力亂神”的儒術;魏晉南北朝後參雜了老、莊、周易”形而上”的玄學,在人世間”雲裡霧裡”當起神仙;再到唐、宋、明又融合部份佛教的觀念成為宋明的理學,這種社會文化居然發明了摧殘性纏小腳的風俗,又毫無反省能力的行之千年之久,這是一種瀕臨死亡的文化---酒席,一道道上的都是好菜,當這些好菜都混在一起時,就只能稱之為”餿水”---這就是華夏文化兩千多年的主流思想,這種”邏輯不能自我圓融”的大雜燴倒是和近代孫中山“因襲吾國固有思想者、規撫歐美學說事蹟者、吾所獨見而創獲者”的三民主義有類似的性質。 秦始皇的焚書,加上漢武帝更持久的”獨尊儒術,罷黜百家”,華夏春秋戰國時期燦爛的多元思想及文化就此一去不復返了---到今日,只能是”道教巫術文化”在民間生生不息。
西漢出土的止墬滑齒輪 西漢工匠們在實踐中提升了工藝技術,這個出土的齒輪,應該是止滑的用途---因為各齒的角度並不固定,不可能應用為動力傳動的裝置。
墓葬出土的三層瞭望陶樓 漢墓出土的三層瞭望陶樓,可以合理的推論工匠們,應該已經能使用起重裝置進行高架結構的建設。 至於是否已能使用滑輪組起重裝置產生”重量杆桿”的效用---目前沒有證據!!
製作五株銅錢的石、鐵範 漢書.食貨志 : “洪範八政,一曰食,二曰貨。食謂農殖嘉穀可食之物,貨謂布帛可衣,及金刀龜貝,所以分財布利通有無者也。二者,生民之本,興自神農之世。“斲木為耜,煣木為耒,耒鲈之利以教天下”,而食足;“日中為市,致天下之民,聚天下之貨,交易而退,各得其所”,而貨通。 食足貨通,然後國實民富,而教化成。”
西漢的五株錢 漢武帝時,民生富足,商業發達,作為貨通的媒介物五株銅錢,發行的權力收歸中央,必須有效率的進行量產,滿足民生大量的需求,制作量產的鐵範就是必然的方法---羅馬銅錢是用”鋼(鐵)沖模鍛壓製作”的生產效率更高。
羅馬鍛壓(Forging)的錢幣 以實證的觀點,同時期的羅馬無論在藝術及工藝技術上都比西漢先進。 漢朝初建許多制度在逐步的發展中,皇帝私人接觸外界的管道---外戚及宦官,西漢的政治由劉邦時期,外戚就扮演著重要的腳色,經常是皇帝長大親政後,就任用自己皇后的外戚,剷除太后的人馬,若干年代後,皇帝的腐化和短命,外戚的影響力遍佈朝廷,皇帝就只有交出權力---西元九年,五歲的皇帝劉嬰”下詔書”將王位禪讓给王莽,西漢就結束了。
西漢各黃帝陵在西安的位置示意圖 漢朝的陰陽五行思想是普遍性的 : ---為了順應天命,改元易號,是非常的普遍,漢朝的皇帝在位久一點的,幾乎每一個都改過年號,而且是一改再改,好在已經有許多學者將漢朝的年號都換為西元紀年,否則,保證相關的史書一定讓讀者讀的頭昏腦脹。 ---甚至於禪以帝位,以承順天命,也是被接受的,在王莽以前,漢朝帝位的繼承應是一種內禪制。 西元23年,綠林軍攻入長安,王莽身亡。 西元25年,赤眉軍攻入長安消滅了綠林軍; 西元25年六月, 劉秀稱帝為漢光武皇帝,國號仍為漢,定都雒陽(洛陽);西元28年,再收編赤眉軍,而得以一統天下。 |
|
( 休閒生活|旅人手札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