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1/06/13 13:05:07瀏覽984|回應1|推薦21 | |
第四單元---大漢雄風---西元前206年至西元220年,有四百二十六年的期間!! 楚漢相爭(西元前206年~西元前202年) 西漢(西元前202年~西元9年) 新朝(西元9年~西元25年) 東漢(西元25年~西元220年) 西漢王朝在發展就需要許多的管理官員,仿效戰國時代“招賢”辦法,命高級官員和地方政府推薦。 漢書.文帝紀 十五年(西元前165年)”九月,詔諸侯王公卿郡守舉賢良能直言極諫者,上親策之,傅納以言。” 漢書.董仲舒傳“武帝即位,舉賢良文學之士前後百數,而仲舒以賢良對策焉。” 經過長期的運作就成為漢朝的”舉孝廉”制度---普通的人民為了獲取被推舉的機會,無所不用其極的塑造社會名聲,成就了漢朝社會”矯情虛偽”的風氣---逐步的基層的地方官員,形成一個新興的士大夫階層,相互的”照應”,漢朝政府的公職就被外戚、宦官、士大夫派閥三個系統包辦了。 士大夫派閥的基礎廣闊,結合到朝中的外戚或宦官就有了進到中央朝廷的階梯,經過幾百年的演化,到了東漢就逐步的擴大形成派閥門第,各地所推舉人選都有相互間”千絲萬縷”的連繫,為魏晉的九品中正制---上品無寒門,下品無士族---奠定了基礎。
東漢西域風味的綠釉人物柄燭台 東漢的班超(西元73~102年)強力的經營,漢朝在西域的影響力顯著的提高,各種交往明顯的增加,出土許多有西域特色的文物都見證了這段歷史。
中亞貴霜(Kushan)的銅錢 西元68年,佛教在東漢皇帝漢明帝劉莊支持下建了第一座白馬寺---白馬寺離現在的洛陽很近,參看下圖,文化大革命期間”幾乎”全毀---佛教在中國有了成長的據點,經過兩百多年的醞釀到了魏晉以後在民間擴展,佛教的教義豐富了華夏的文化及文字的詞彙,孕育著唐代的盛世。
白馬寺及洛陽周圍帝陵位置示意圖 宦官,這個由周公制禮作樂時建立的制度,被華夏各個王朝忠實的維護延續---這個制度日本及基督教文化的歐洲沒有,中亞及華夏的帝國都有。 宦官,類似中國纏小腳的風俗,必定是被”迫害”的,所不同的是被迫纏小腳的女性多半是來自較富有的家庭,而被去勢的小孩是社會中窮困的階層---這些來自於貧苦人家的孩子是沒有機會受教育的,被閹割的小孩”身心是不健全的”。 身心不健全的人擁有了權力,所作所為就必然是病態的。 朱元璋建立的”明朝流氓政權”不僅有摧殘性纏小腳的風俗而且宦官弄權的病態政治變本加厲!! 華夏民族集體愚昧到這種地步---為什麼? 值得辯證探討的問題!! 後漢書.宦者列傳 “中興之初(西元37年),宦官悉用閹人,不復雜調它士。至永平中(西元58~75年),始置員數,中常侍四人,小黃門十人。和帝(西元88~105年)即祚幼弱,而竇憲兄弟專總權威,內外臣僚,莫由親接,所與居者,唯閹宦而已。故鄭眾得專謀禁中,(西元92年)終除大憝(元惡也),遂享分土之封,超登宮卿之位。於是中官(宦官)始盛焉。” “自明帝(西元58~75年)以後,迄乎延平(I.E. 西元106年,劉隆登基時候剛剛好出生滿100天,在位8個月,鄧皇后掌權。),委用漸大,而其員稍增,中常侍至有十人,小黃門二十人,改以金璫右貂(I.E. 侍中、中常侍的的冠前璫以金飾之。冠右方飾以貂尾。),兼領卿署(九卿的官署)之職。鄧后以女主臨政,而萬機殷遠,朝臣國議,無由參斷帷幄,稱制下令,不出房闈之閒,不得不委用刑人,寄之國命。手握王爵,口含天憲(朝廷法令),非復掖廷永巷之職(I.E. 掖廷,宫中旁舍,宫女居住之地。永巷,失勢、失寵妃嬪居住之處。),閨牖房闥之任也。其後孫程定立順之功(指西元126年,宦官擁立劉保為帝。),曹騰參建桓之策(I.E. 宦官曹騰是曹操的”養”祖父),續以五侯合謀,梁冀受鉞(西元159年),跡因公正,恩固主心,故中外服從,上下屏氣。或稱伊(伊尹)、霍(霍光)之勳,無謝(退也)於往載;或謂良(張良)、平(陳平)之畫(籌謀),復興於當今。雖時有忠公,而竟見排斥。舉動回山海,呼吸變霜露。阿旨曲求,則光寵三族;直情忤意,則參夷(滅三族)五宗(五代之內的宗親)。漢之綱紀大亂矣。”---皇帝結合宦官有效的壓制了外戚,宦官權勢猖獗,就必然會和廣大的士大夫階層衝突,引發了黨錮之禍。 黃巾之亂 平息後,西元189年”靈帝崩,紹(袁紹)勸何進徵董卓等眾軍,脅太后誅諸宦官,轉紹司隸校尉。”,宦官將何進誘進皇宮刺殺在長樂宮嘉德門內,袁紹率領禁衛軍縱火焚燒宮門,攻入皇宮,絕滅性的屠殺宦官兩千餘人。 軍閥董卓領軍進到洛陽,知悉”是時洛中貴戚室第相望,金帛財產,家家殷積。卓縱放兵士,突其廬舍,淫略婦女,剽虜資物,謂之“搜牢”。人情崩恐,不保朝夕。及何后葬,開文陵,卓悉取藏中珍物。又姦亂公主,妻略宮人,虐刑濫罰,睚眥必死,群僚內外莫能自固。”---這時袁紹方知"請神容易,送神難”,從此,步入三國時代天下大亂。 據估計,華夏人口在亂世的損失毫無例外的,都是巨大的,為什麼會這樣? 曹操描述當時社會的慘狀:”……鎧甲生蟣虱,萬姓以死亡。白骨露於野,千里無雞鳴。生民百遺一,念之斷人腸。”---華夏經常是在農忙季節發動戰爭,耕作失時一年的收成都沒有了,這種不理性及不計後果的殘酷,餓死的人民比戰死的將士多得多!! 日本的戰國時代(西元1467~1615年)也歷經一百多年的混亂,戰爭不斷,一般情況是不誤農時的,農忙季節不進行戰爭---有名的大會戰有幾百次,但大部分是在八月、十二月、一月農閒期進行的,這樣人民就不會”白骨露於野,千里無雞鳴”。 西元220年3月15日,曹操去世;10月,漢獻帝將帝位禪讓给曹丕,東漢就結束了。 為何漢獻帝不將帝位禪讓给曹操了? 合理的答案---帝位沒有由下一代傳給上一代的道理---漢獻帝是曹操的女婿。
|
|
( 休閒生活|旅人手札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