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十九世紀---概論(一)
2010/08/21 11:58:12瀏覽2245|回應1|推薦25

剛步入二十一世紀,對二世紀世界各地社會重大現象的宏觀認識---就如同在十九世紀中評估1789巴黎市民攻入巴士底監獄(The Storming of the Bastille)事件的意義---甚至於許多當事人的口述歷史”(Oral History)都要求延後公開發表,辯證為何會發生的原因未來可能的影響就更不容易瞭解清楚了。 

二十一世紀的開頭,沒有監管的衍生性金融商品(A derivative)幾乎毀了全世界的金融體系。    擁有最大美元外匯存底(Foreign Exchange Reserves)的中國,有些暈頭轉向自我陶醉的傾向---部分的中國人民高喊中國不高興”;官方也高喊南中國海是關係到中國領土完整的核心利益”---類似日本帝國1894年擊潰滿清北洋艦隊後的耀武揚威的嘴臉。 

十九世紀,距離今日至少有三個世代的時間差距,少了感情的干擾---現今縱然平均壽命接近八十,孫子女對祖父母的認識感情還是有限的,就更別提群體公共的事物了---現在對十九世紀的經濟思想科技軍事文化政治活動進行宏觀的探討感性的成分越少就越有助於宏觀理性的認識  許多十九世紀重大事件的發展對現在的影響很直接的,現在的價值觀都是在先前的基礎上進行的修正,瞭解事物演化的軌跡,雖不能就據以推論未來的發展,卻可在面對現今正在發生的各種現象時,可以協助我們進行理性的辯證歸納,能因視野擴大瞭解脈絡演化趨勢,就會少了大驚小怪”!!

19世紀 (The 19th century ;1801~1900)歷史的特點之一,很多老帝國在這個世紀迅速的衰敗崩解了。

西班牙帝國疆域擴張及退縮示意圖

     Territories of the Portuguese empire during the Iberian Union (1581–1640).      Territories lost before or due to the Treaties of Utrecht-Baden (1713–1714).      Territories lost before or during the Spanish American wars of independence (1811–1828).      Territories lost following the Spanish-American War (1898–1899).      Territories granted independence during the Decolonization of Africa (1956–1976).     Current territories administered by Spain

西班牙帝國疆域擴張及退縮示意圖

----西班牙帝國(The Spanish Empire;1492~1978),在19世紀迅速衰敗。

葡萄牙帝國疆域擴張示意圖 

葡萄牙帝國疆域擴張示意圖

----葡萄牙帝國(The Portuguese Empire;1419~1999),啟動了大航海時代(Age of Discovery) ,卻和西班牙帝國一樣為維護羅馬基督教會的既得利益,以宗教裁判所(Inquisition)壓制新的思維就必然同命的走向衰敗。

1789神聖羅馬帝國疆域圖

----神聖羅馬帝國(Holy Roman),這個幽靈帝國羅馬基督教會的好兄弟,神聖羅馬帝國的崩解就是羅馬基督教會最終在十九世紀完成政教必須分離的宿命,羅馬基督教也與這些老帝國同樣的衰敗了。

1820年嘉慶廿五年疆域圖

----滿清帝國(Manchu Dynasty),北宋的就是的祖輩和高句麗(Goguryeo)應該有淵源的。若非秦檜忠實的執行宋高宗的政策,南宋能挺得住金的進攻嗎?  不知道---歷史是不能倒片的---理性的推論 : 秦檜是宰相,對南宋政經清況必然是比岳飛瞭解的深刻,和解政策一定有其必要性。  軍人不能執行國家的政策,如麥克阿瑟(Douglas MacArthur)般的被解職就是必然的---以現今民主法治社會的價值觀---應該重新定位岳飛"抗命"行徑的正當性!!   滿清帝國的衰敗是趨於死亡理學文化的必然,中國未來的興盛必須要能演化出具有反省能力的新文化在這基礎上建立相適應的政治架構

1683年鄂圖曼帝國最大疆域示意圖

1683鄂圖曼帝國最大疆域示意圖

----鄂圖曼帝國(Ottoman Empire;1299~1923)的盛衰和伊斯蘭宗教(Islamic)文明相結合的----當工業革命後,化學能產生的動力替代了人力及獸力,知識成為附加價值的來源,具備知識的婦女,可以成為生產力的來源,伊斯蘭宗教的教義宏觀上使得一半的人口生產力降低了,這造成國家整體競爭力的下降----伊斯蘭宗教文化不改變這個趨勢就難改變!!  

1687年印度蒙兀兒帝國最大疆域圖 

1687印度蒙兀兒帝國最大疆域圖

----印度蒙兀兒帝國(Mughal;1526~1858)的崩潰也是和伊斯蘭宗教文明相結合的。

大英帝國最大疆域示意圖

老牌帝國的崩潰,為大英帝國(British Empire)德意志帝國 (German Empire)美國(United States) 的崛起鋪平了道路

1807~1870年普魯士(Prussia)建立的德意志帝國示意圖

這些帝國日益增加的影響力,推動軍事衝突,但是也促進了科學的進步和對地球探勘調查

十九世紀美國領土擴張示意圖

十九世紀美國領土擴張示意圖

十九世紀的國際競技舞台,在大英帝國的領頭下----掠奪資源,推銷基督教新教文化(Protestantism)價值觀,也啟蒙了許多瀕臨死亡---包括中華的理學---的文化,在貪婪的動機下實質的推動了人類文明的進程!!

 

( 知識學習其他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TomasTso&aid=4340707

 回應文章

泥土‧‧‧郭譽孚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相當感動‧‧‧
2010/10/13 19:36

讀了您多篇大文;

對於您如此大篇幅地貼出這十九世紀世界史,真是相當感動‧‧‧

不過有幾個問題請教──

對於歷史的發展,如此論述會不會過於簡化,以致漏掉了若干重要的問題‧‧‧

西方俗諺說:「魔鬼躲在細節裡」,應該是有道理的。

舉例言之,誰不知道理性重要,但是,理性固然重要,沒有足夠的感性,必然脫離了社會和人群,結果危害了社會和人群而不自知,您對於中國傳統禮教的批判,不就是因為儒者只重視它們的理念而脫離了社會與人群的生活麼?

此外,例如,泥人讀西洋政治思想史,讀到孟德斯鳩時,它的名著「萬法精義」〈法意〉,許多學者論述時都強調,它是一本由歷史國情的角度研究政治問題的書,和盧梭由自由平等的理念出發,兩者形成了往後政治研究上的兩大重要派別;然而,在您的介紹下,這一重要的問題竟然消失了,只提三權分立和社會契約之類,不知為何?

個人的看法,所謂「魔鬼躲在細節裡」,其實「上帝也躲在細節裡」;無論如何,許多細節都是不可忽視的,尤其,如上面所提的孟德斯鳩與盧梭的差別‧‧‧

此外,就個人多年的關注,民主的政法制度,非我固有之,我們國人多學自國外。

然而,政法制度在他人,主要是在當年他國的歷史文化與時局中生長出來的,國人要深入他人的歷史文化實在不易,就像外國人要先讀我們文言文,才能理解傳統中國的種種;因而我國學者留學,就很少人走孟德斯鳩的路子;更何況國家多難,誰能低手下心、皓首窮經似地留在外國搞懂它們的古典‧‧‧就所知,所以,我們的學者多數是研究先進國家的政治理念‧‧‧對於複雜的歷史文化與時局,缺乏必要的認知‧‧‧

此外,您對於「貪婪」與「帝國主義」的曲諒,似乎太過輕描淡寫了;不過,看您似乎此一長貼是翻譯的,自然不應該過度要求您;泥人還是相信那句老話,可以原諒,不能忘記其錯誤‧‧‧例如,以「貪婪」言,不給予相當批判的話,人類的資源是絕對不夠揮霍的‧‧‧

泥土敬白

Tomas(TomasTso) 於 2010-10-14 08:06 回覆:

宏觀----會有脈絡的理解;

微觀----就是細節的"辯證";

站遠一點看----人類思想的"飛躍"就是那麼幾個關鍵點,但是,要"悟出"那個關鍵點就是許多當時代的人在微觀細節中反覆的辯證,然後,有創意的提出新的思考模式----就像軍艦的船長看到另一個燈光爭論誰該轉向,當瞭解對方是燈塔時----就豁然開朗了!!

"存在"的就是合理的----不必譴責"存在"----就像山中開放的花朵,不是尋求"讚美"而開花的!!

十九世紀的歷史資料很多,面向就更多,取捨之間,是蠻費思量的-----您可以按照您的"取捨標準"也寫一篇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