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十九世紀---法國大革命的後續影響(二)
2010/08/25 04:11:30瀏覽3783|回應0|推薦21

大英帝國拿破崙戰爭(Napoleonic Wars)中擊敗法蘭西帝國(French Empire)和她的盟友後,成為世界的領導強權,控制了世界四分之一的人口和五分之一的土地總面積    

法國大革命(The French Revolution) 是繼摧毀中世紀教會結構有深遠影響的三十年戰爭 (The Thirty Years' War;1618~1648)後的又一個改造社會結構的革命,拿破崙戰爭在廣義上應視為法國大革命後續的收尾---18149~18156月的維也納會議(The Congress of Vienna),在吃喝玩樂中恢復並聯合維護法國大革命封建貴族的特權延續了一個世紀1917年俄國革命(The Russian Revolution),才更進一步地推動了社會結構改造 

俄國革命後,1919年組成的第三國際(The Communist International)在世界更大的範圍內覺醒普羅大眾(proletariat)---至少對現代中國的覺醒影響是重大的   1989蘇聯(Soviet Union)的崩解並不代表俄國革命的幻滅,這像是蟲繭羽化產生質變前的蟄伏----法國大革命楬櫫的自由、平等、博爱”理念,到了二十世紀六零年代後,才逐步的被認同接受進而成為可實踐的政策。  歷史是一個不斷累積的過程,是連續的對挑戰做出回應的過程,順應著人類自由意志的大趨勢向前演化的---就像中國西高東低地形大趨勢---有曲曲折折 草蛇灰線”的脈絡。 

南非第一任民選總統曼德拉(Nelson Mandela)像

南非第一任民選總統曼德拉(Nelson Mandela)

1994曼德拉(Nelson Mandela)當選後,南非的種族隔離的法律才逐步的廢除---改變是演變的進程,時間演變必要元素之一,對於我們現在看到感受到的現象必須要有耐心,合於公義的絕對價值觀終能實現的!!

拿破崙戰爭第三次反法同盟Third Coalition1803~1806)的戰爭結果對未來世界的發展有關鍵的影響:

----拿破崙徹底擊敗哈布斯堡王朝(Habsburg Monarchy),解散了神聖羅馬帝國(the Holy Roman Empire)拿破崙神聖羅馬帝國境內組成萊茵同盟(the Confederation of the Rhine),置於法蘭西帝國的保護之下。

1808年萊茵同盟(the Confederation of the Rhine)示意圖

萊茵同盟(the Confederation of the Rhine)示意圖

1815年的維也納會議(The Congress of Vienna)萊茵同盟加入了奧地利帝國(Austrian Emperor)普魯士王國(The Kingdom of Prussia)轉化組成德意志邦聯(The German Confederation)。 開啟普魯士王國建立德意志帝國 (German Empire)的契機

海軍上將納爾遜勳爵(Admiral Lord Nelson)畫像

海軍上將納爾遜勳爵(Admiral Lord Nelson)畫像

----拿破崙戰爭第三次反法同盟戰爭中準備入侵英格蘭,必須要控制英吉利海峽(the English Channel)  海軍上將納爾遜勳爵(Admiral Lord Nelson175892918051021)指揮的英國皇家海軍特拉法加戰役(The Battle of Trafalgar)徹底的擊潰了法蘭西帝國西班牙帝國(The Spanish Empire)聯合艦隊,納爾遜海軍上將在這戰役中陣亡。  拿破崙只得放棄了先前的入侵計劃,以後也沒有恢復過。 

戰爭結束了,締造了大英帝國和平時期(Pax Britannica)鼓勵貿易和壓制了猖獗的海盜 (piracy)---實際上許多海盜是受到敵對國家海軍支持的。  隨後的百年,皇家海軍再也沒有受到法國艦隊的嚴重挑戰。  大英帝國1833頒布廢除奴隸法令(Slavery Abolition Act 1833),得以能大規模的取締奴隸貿易的船隻,海盜的活動空間就被壓縮了。

( 知識學習其他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TomasTso&aid=43510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