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0/01/26 06:42:13瀏覽803|回應2|推薦18 | |
英國金融時報是少數經過中國審批核准能在中國發刊的”財經媒體”,但,由2009年以來,英國金融時報邀請了許多有學術地位和中國有淵源的學者發表了許多探討中國必將面對的”社會改革”未來可能的方向及發展。 這一系列的專論有前瞻性,關係著中國”可持續發展”的社會及生態大環境的建構,值得持續的關注!!
在推介紹英國《金融時報》中文網這篇---“中式民主”的啟動---有必要先將中國近代的發展,放在歷史的脈絡中探討,才能有察覺到演變”草蛇灰線”的軌跡。
********************************
文化 : 是人群在生活經驗的歸納,內在的,感覺的,屬精神方面;及適應環境經驗的歸納,”意識”層面的,理性的,兩者都需要”理解學習”能力傳承的。
文明 : 是內在文化以舞蹈、音樂、繪畫、雕刻、語言、風俗、宗教儀式、服裝、文字、文學、建築等外在可察知的表現方式,以可”模仿學習”的形式傳承。
文明是文化傳承的”載具”及表徵。
以”風俗”及”宗教儀式”進行的傳承,是”口耳相傳”的,時間跨距最多也不過六十年,而且變異大且”意涵”不精確;
以”文字”的形式進行的傳承,時間跨距是超世代的,但,文字的”約定俗成性”是很脆弱的傳承”容器”,除了群聚的人口,還需要社會結構提供的學習及應用機制---任何一個環節的斷裂,就導致”容器”的脆裂,不僅失效且難再復原。
文化是文明"形而上”的內容,是演變的,由其群體內部精神累積而產生。
文明是文化的”創意”的具象表現,可以向外傳播,與模仿接受。
文明可以毀棄,會消亡,文化會被演化轉換為另一種新的內涵在潛蟄ㄧ段時期後,結合外在生存環境的變化,以新的文明形式"開花結果"---像春天的嫩芽在剛度過嚴冬的枯枝上展現新生命。
世界上許多”文明的遺跡”,在今日所呈現的就恰似”死亡文化”的墓碑;
死亡文化---失去思考、反省、創新的能力而使演變停滯----中華文化過去的發展有沒有老化或”趨於死亡”的”徵兆”?
文化是有機的,演化的,有興衰死亡的周期,需要”刺激”及”創意”才能轉換、孕育出新的文化,然後,開創有生命力的新文明。 文化是有機的ㄧ種形式,有機的任何的發展都是演化的,中國的昌盛和衰敗是和中華民族的文化有直接的關聯,中華的文化是”融合了許多民族的文化元素”,經過長期的發酵---像”醬缸”的作用---轉化而來的。
中國因為”單音獨體”文字的侷限,細膩的人文概念欠缺明確對應的名詞---造就中華文化中特有的讖詩、燈謎、詩詞及各種”形而上的類比連結”發展的環境---中國文字”勉強應付普羅大眾生活的需要”,但,需要精確概念的科學在中國沒有”自發性”的環境,欠缺”向前直線發展的基本元素”而陷於”形而上”的泥沼中。
(I.E. 讖詩---如:“關關難過關關過”之類的;形而上---指不能證明為真也無法證明為偽的命題;類比連結---如:肝屬木、心屬火、脾屬土、肺屬金、腎屬水;”誠、正、修、齊、治、平”等等)
公元304年~439年,中原南方的東晉,漢人文化再度的結合”中國古老的巫術”---秦始皇沒有燒掉的”緯書”及陰陽家的讖書在民間流傳所形成的”道教信仰”;知識份子,架構周易、老子、莊子的理論---形成沒有生命力的”清談文化”;
與此同時的中原北方,所謂五胡亂華的北方,胡人建立了十六個國家,經歷了四個世代---大約就1875年光緒登基;日本的明治維新剛啟動十年,到現在2010年的期間內---徹底摧毀了北方”九品中正制”建立的社會結構;引入了多神的佛教並普及到民間;使得中國”單音獨體”和西方”符號”文字能夠長期、廣泛的接觸,不僅豐富了中國文字的詞語,也豐富了中華文化的內涵---音樂、繪畫、雕刻---引入冶鐵的工藝,使民間能普遍使用鐵製工具。 為中華文化了注入了”新生命的元素”,同時也播下了創造公元627年開始的盛唐”文化種子”。
佛教文化在中原的範圍內,經過幾百年和儒家、道家思想的融合,逐步的在公元一千年形成宋明的理學。
在明朝(1368~1644年)達到極致的理學文化,居然能在中原社會中能創新的發展出”纏小腳”風俗---還有纏小腳標準作業程序,而且普遍的,一代傳一代,這也可證明”母親的偉大”!!
一個沒有思考及反省能力的理學文化---廣泛的,沒有質疑的,允許形成殘害女子的風俗,在中原社會盛行了六百多年---這種文化必然是該要走向死亡的。 明朝滅亡了,”纏小腳”的風俗,依然枝葉繁盛!!
歐洲大航海時代(The Age of Discovery)開始後,歐洲的基督教文化,伴隨著”船堅炮利”以武力攻入中國,又為”瀕臨死亡”的中華文化了注入了”新生命的元素”。
公元1850年,披著基督教的名號,本質建立在中華傳統”巫術信仰”的太平天國,這是民間,自然的一種”融合方式”---一千五百多年前的佛教就是以這種方式進行的。
公元1898年,民間興起的”扶清滅洋”的義和團(Boxer Rebellion),這也是民間,自發的一種”文化衝突的方式”---是感覺層面的,基本上是對基督教文化全然不認識的感覺!!
公元1898年,在甲午戰敗後,知識分子比較日本及中國西化的過程,經過”思考”---當然是在他們認知、經歷範圍內的思考---以張之洞為代表,提出的”中學為體,西學為用”,這成為戊戌變法後的思維。 清朝滅亡了,”纏小腳”的風俗,依然枝葉繁盛!!
公元1919年5月4日,全中國的學生示威遊行,就是現在所謂的”五四運動”,更深入的認識了”科學”也意識到民主---”德先生”和”賽先生”比較”正式”的來到中國---學生們將這個新的”思潮”深化到民間的基層,在社會每個家庭中,最保守的”偉大的母親”們覺醒了,才真正有效的終止人類文明有史以來最惡質的,有近六百年歷史的,”摧殘性”的纏小腳風俗!! 又一次外來的單神基督教文化為中華文化注入新的生命元素,中華文化的生命又”萌新芽”了,如今融和演化的過程正在持續著。
(I.E.題外話 : 台灣的教育改革要再推動,一定要先做好”偉大母親”們的思想改造工作,每個家庭就是母親們的堡壘,母親的”潛意識”借著家庭的新生命延續及擴充,一代又一代,很有韌性---這就是母親的偉大。) |
|
( 時事評論|政治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