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24/10/10 13:26:56瀏覽540|回應0|推薦3 | |
信仰雖然是個人在靈裡的追求,但必須在關係中去實踐。在照顧父母這個神聖的託付上,我們可以學習和操練哪些功課? 迎接時代挑戰,書寫信仰文學。歡迎查看文末海報,瞭解RC01《21世紀創作者的挑戰課》。 照顧父母是神聖的託付。保羅在帖撒羅尼迦前書中有段經文,其中有許多重點可以成為這方面的參考和教導。 9我們在上帝面前,因著你們甚是喜樂;為這一切喜樂,可用何等的感謝為你們報答上帝呢?10我們晝夜切切地祈求,要見你們的面,補滿你們信心的不足。11願上帝——我們的父和我們的主耶穌一直引領我們到你們那裡去。12又願主叫你們彼此相愛的心,並愛眾人的心都能增長,充足,如同我們愛你們一樣,13好使你們當我們主耶穌同他眾聖徒來的時候,在我們父上帝面前,心裡堅固,成為聖潔,無可責備。(帖前3:9-13) 這段經文顯然是保羅在一段關係中給予的問候和禱告,是他寫給帖撒羅尼迦教會的書信,讀起來充滿了喜樂,彷彿看不出保羅和教會都正在經歷艱苦的迫害。實際上,保羅寫信時正身陷囹圄,而帖撒羅尼迦教會也正受到一些猶太人的騷擾和迫害。因此,保羅一直心繫教會,不知道他們的信仰根基是否穩固。 這期間,保羅的真兒子提摩太回去探望教會,並帶回令人振奮的消息:教會在逆境中依然保持了信仰的堅定。於是,保羅在獄中寫下這封信,問候他們,同時傳遞他的禱告和祝福。 這封信讓我們看到一個重點:作為基督徒,在這世上不僅要保持自己與神的正確關係,還要努力活出愛心和聖潔,才能在將來見主面時交帳。這其中也包含了我們對弟兄姊妹的責任,我們應該關心他們的信仰生命和屬靈光景,彼此守望。 換句話說,信仰雖然是個人在靈裡的追求,但必須在關係中去實踐。神創造人是要我們生活在關係中,彼此依靠,互相成全。 這與現代社會鼓吹的獨立自主、不靠人也不被人靠的價值觀大相徑庭。所以,這段經文讓我們學到什麼呢? 1.為他人的信仰掛心 9我們在上帝面前,因著你們甚是喜樂;為這一切喜樂,可用何等的感謝為你們報答上帝呢?10我們晝夜切切地祈求,要見你們的面,補滿你們信心的不足。 這段經文顯示了一種深切的關心,當保羅得知這些弟兄姊妹在信仰上沒有流失時,他感受到極大的喜樂,甚至想要以感恩來報答上帝。這是一種從內心為他人的屬靈生命所感受到的感恩和喜悅。而且,保羅為教會「晝夜切切地祈求」,這種日夜不斷的禱告展現了他的堅持和迫切。我們是否也對自己家人的信仰如此掛心,感到喜樂,並切切地祈求呢? 感謝主,我父母在世時對神有了更多的依靠。他們雖然有神在心中,但多年來未曾有規律的讀經禱告或參與教會生活,信仰處於邊緣狀態。 那麼,我是如何「補滿父母信心的不足」呢?我耐心等待,知道在這方面他們有自己的強烈立場,不便直接討論,很可能要等到他們在病床躺下時,才有機會對話。果然,先是父親病倒,後來母親罹癌,兩位老人家都在病床上被我帶領重新接觸神。我使用大字版的《荒漠甘泉》靈修書作為我和父母信仰對話的橋樑,效果很好。 由於父母年事已高,我鎖定較為實際的目標:陪伴他們,並幫助他們對死亡無懼。母親雖然失智,但她心中仍有神的存在。有時,她一早便穿戴整齊,說自己已準備好當天被神接走。到了晚上,我開玩笑問:「神怎麼還沒來接你呀?」她笑答:「大概是我還不夠好。」她的心態顯示出無懼死亡,反而渴望見主的面。 我的父親也是失智,雖然逐漸忘掉了所有語言,但仍記得謝飯禱告和唱《哈利路亞》。有時比較「回神」的時候,能說比較完整的句子,便會不斷地讚美神,說:「好得無比,多麼榮耀啊!」滿臉是讓人不可思議的喜悅。而且是重複再重複,如此可以讚美幾個小時。除此之外,我們多次進入父親房間時,聽見他在床上向神禱告。即使到了病危昏迷時,我們為他播放詩歌,外子說,有次看見父親在床上,雖然眼睛緊閉,卻忽然高舉雙臂,像是在讚美神。 保羅提醒我們,應該將他人的屬靈生命掛在心上。對於父母和親人的信仰,我們應該感到喜樂和感恩,同時晝夜切切地祈求,補滿他們信心的不足。現在,我也開始為我哥哥一家做這樣的禱告。 2.對他人,我們的愛心要增長,充足 12又願主叫你們彼此相愛的心,並愛眾人的心都能增長,充足,如同我們愛你們一樣...... 這裏,保羅希望主使帖撒羅尼迦教會會友的愛心「增長」和「充足」,英文用詞為「increase」和「abound」。這裡的「增長」意味著愛心綽綽有餘,「充足」則指愛心超越所需的豐富。將這兩個詞放在一起,表達了保羅期望教會在愛中無限成長的心願。其實,從前文中已經可以看出,帖撒羅尼迦教會的會友充滿了愛心。 在上帝——我們的父面前,不住地記念你們因信心所做的工夫,因愛心所受的勞苦,因盼望我們主耶穌基督所存的忍耐。(帖前1:3) 這讓我聯想到自己的教會,無論是探訪還是關懷,都顯現出因愛心所受的勞苦。然而,保羅教導我們,即便如此,愛心仍有成長的空間,還能更進一步。 保羅在這裡使用的「愛」一詞,原文為希臘文的「Agape」,指的是神聖的愛,一種超越朋友之愛和愛情的愛,是一種以他人為中心的服事之愛,與從自我出發的愛有所不同。這種神聖的愛並不是因為對方對自己有什麼特別的意義,或是因為對方值得愛,而是無論對方如何待我,我仍然願意愛他,不求回報。 保羅進一步勉勵帖撒羅尼迦教會的信徒,要「彼此相愛」,並且「愛眾人」。這意味著不要只愛教會中的弟兄姊妹,也要愛其他人。帖撒羅尼迦教會正處於一個對基督徒懷有敵意的城市中,保羅鼓勵他們在這樣的環境中依然活出愛的見證。 對我們而言,我們也可能處於一個不友好的環境中,也許對我們來說極不方便,甚至經常受到干擾,但仍需要在其中活出神聖愛的見證。 在奉養父母的過程中,最受挑戰的應該是配偶,或者曾經在與父母相處時受到過傷害的子女。此處我先談一下配偶,因為配偶在奉養中是很關鍵的一個人物。如果配偶不支援,你便很難有所作為;即使配偶是基督徒,願意奉養你的父母,他(她)的內心也仍需經歷許多可能的衝突和調適。 因為在父母與配偶之間,關係的臍帶原本就不存在,還有許多陌生和不同的生活習慣需要消化和適應。現在因為父母來依親,似乎帶來了你整個家庭背景,可能打破你們之間好不容易磨合出的平衡。你們可能又被打回原點,原本不適應的生活習慣都被放大了,矛盾因此增加;如果夫妻之間原本就有裂痕,在這樣的情況下,便很容易會被挑起更大的裂縫。 因此,三代同堂的觀念往往存在著迷思。以為父母一到你家,放下行李,三代人住在同一個屋簷下,就成了「三代同堂」,卻忽略了雙方原本生活在不同的環境中,因此還需要融合不同的文化。比如說在美國,有中國文化的老人家、半中半西的中年一代,以及已經西化的下一代。也有不同的時代背景:戰亂貧苦,小康到中等收入和物質豐富。再加上不同的生活方式和個性磨合,若沒有充分的心理準備,很難成功。 若我們是以自我為中心的生活方式,便會覺得照顧老人完全無可想像。我怎麼可能為了老人而犧牲自己的生活呢?原本屬於我的時間、空間、金錢和人際關係,怎能因為老人而被分享出去呢? 如前所述,我們的生命教育,從未教過我們如何照顧一個人,更不會教我們如何為一個人付出代價,尤其是這麼多的代價!也許,有些人會按照自己認為合理的方式去安排照顧,但也可能僅限於物質供養,而不願在時間和空間上有更多的付出。這就是一般人的愛心。 保羅在這裡教導的是神聖的愛,這包括「彼此相愛」,並「愛眾人」。這不僅僅是愛我們的配偶和自己的父母,也要愛配偶的父母。若要愛心「增長」和「充足」,就需要超越自我,以神聖的愛來愛。就像德蘭修女所說:「愛,就是在他人的身上看到自己的責任。」這意味著要願意開放自己的生命,讓生活被打擾和中斷,調整時間和空間來接納有需要的家人。 而這種愛,不是根據對方是怎樣的人或如何待我們,而是根據我們擁有怎樣的愛——神聖的愛,來決定如何對待對方。這種愛願意接納那些為我們帶來不便的人,包容那些計劃外的干擾、要求或負擔。其實,這才是神要我們活出的豐盛生命。你知道嗎?一無牽掛的生命不太可能豐盛,犧牲和奉獻才是豐盛的源頭。所以,你願意為神、靠神來操練這樣的愛嗎?我為你禱告。 3.心裡堅固,無可責備 11願上帝——我們的父和我們的主耶穌一直引領我們到你們那裡去......13好使你們當我們主耶穌同他眾聖徒來的時候,在我們父上帝面前,心裡堅固,成為聖潔,無可責備。 堅固 「堅固」一詞,在古希臘語中指的是在已有的建築物上,再加上一個支撐物來加固它。同樣地,當我們的心受到文化的謊言或以自我為中心的誘惑時,我們也需要得到支撐,才能避免跌倒。第11節提到,天父和主耶穌的引領,帶領保羅回到帖撒羅尼迦教會的會友那裡;我們同樣可以求神引領我們到公婆或岳父母的面前,好使我們的心靈得到堅固。 成為聖潔 保羅祈求我們的愛能夠增加,使我們成為聖潔。那麼,愛和聖潔之間有什麼關聯呢?如果我們不愛他人,還能夠愛神嗎?或者說,我們還能夠擁有神的愛嗎? 聖潔意味著與世俗文化的價值觀有所區別。世俗的價值觀可能認為我的家庭我做主,我有過自己想要的安靜生活的權利,對長輩保持基本的尊重就足夠了,不必要求自己愛得更多。然而,聖潔呼召我們從這種價值觀中分別出來,進入與神更深厚且持久的關係中。 聖潔就是全心全意地愛耶和華你的神,並且像愛自己一樣去愛你的鄰舍以及你的公婆和岳父母。這就是愛人如己的真正含義。 當我們主耶穌同他眾聖徒來的時候 這裡提到了一種時間感,那就是主再來的時候,成為我們在這世上行事的參考點。我們所做的一切,最終都要在主耶穌再來的時候交帳。值得注意的是,帖撒羅尼迦前書每一章的結尾都提到主耶穌的再來。這表明,雖然保羅的教導與我們的日常生活息息相關,強調愛的重要性,但這些教導卻是在末世的視角下提出的,為我們提供了一種不同的時間感和觀點。 許多時候,我們之所以難以承受重擔,是因為覺得這樣的承擔似乎要扛一輩子之久。然而,如果我們將這些重擔放在耶穌再來的時間座標上看待,地上的時間在永恆中只是一瞬間,微不足道。我們應該把每一天都活在那最後榮耀的未來日子映照中,這樣我們就能夠感受到神的愛和恩典了。 -END- 作者簡介 莫非 / 創世紀文字培訓書苑主任 馬里蘭州大學會計學士,普渡大學電腦碩士,富樂神學院碩士。專職文字事奉。於2008年與蘇文安老師攜手共創「創世紀文字培訓書苑」(簡稱「創文」),為神國推廣文字與文化異象,栽培並牧養文字工人。 課程推薦 |
|
( 創作|散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