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24/10/09 12:13:45瀏覽555|回應0|推薦2 | |
當父母年邁時,我們是否已做好照顧他們的準備?有時,父母似乎成了我們生活中「額外」的考量,哪些因素造成了這現象呢? 以故事力,穿越歷史時空,重述神聖故事。歡迎查看文末海報,瞭解W240《聖經故事書寫課》。 老年和死亡是每個人生命中必經的階段;扶持長者和照顧親人,也是許多人已經經歷、正在經歷或將要經歷的過程。這些都是大多數人不願面對,甚至害怕思考的課題。家父在世的最後四年,由我和外子親自照顧,陪伴他走完這段路程,直到將他交至神的手中。在這四年中,我們經歷了許多學習和深刻的思索。 首先,照顧父親對我們而言,並非有計劃的安排,而是一份意外的恩典。為何是意外的恩典呢?因為很慚愧地說,這並不在我原本的生活規劃中。在疫情前的十幾年裡,我因為服事的緣故,常常飛往亞洲,生活可說是馬不停蹄,用英文來說就是「Full Plate」——一個已經塞滿的盤子。而照顧父親,只有回台探親這一項是包括在我的盤子中。每次去亞洲服事,總會規劃來回在台停留探親。平時,便靠長途電話表達關心。那時,我的兄長是父親的主要照顧者。 漸漸地,兄長感到力不從心,便與我商量,希望我能一起分擔照顧父親的責任。雖然我的服事相當繁忙,但哥哥尚未信主,並不能理解我所做之事的重要性。此外,我也不希望給他批評我們基督徒「為了傳教而不孝」的機會,更不願虧欠祂的榮耀,因此盡量配合。我們兄妹倆的家庭都在北美,為了減少對各自家庭生活的影響,決定採取輪流照顧的方式:他三個月,我三個月。這大概也是許多異鄉遊子照顧親人的方法了,當父母還能行動時,往往是他們在遷就我們的居住地。 那時父親還能搭乘飛機來美國。由於他一生都是空軍,經常鍛鍊身體,坐飛機對他來說是一件熟悉的事。直到94歲,疫情爆發才不得不停止飛行。正巧,那時輪到我接父親來我家,他因此滯留在我們這裡。那段時間,我們無法繼續外出服事,許多事工也轉移到了網上進行。我從未想到,祂會用這樣的方式讓我們「忠孝兩全」。回想起來,真覺得祂的恩典奇妙;如果不是因為疫情,我可能會面臨一個艱難的選擇:是繼續事奉,還是暫停事奉,專心奉養父親? 實際上,捫心自問,這個選擇之所以艱難,不僅僅是因為我領導著一個福音機構,牽涉到的不只是我一個人,還包括了同工團隊、奉獻者和學生們;更重要的是,我心裡根本沒有這方面的準備。不知道你們是否也有同感?當我們規劃自己的生活方式時,完全是以自己的家庭需求或工作為主,而父母似乎成了額外的考量。這背後又是為什麼呢?我想,有以下幾個因素: 心中父母的形象尚未轉型 在我們的生命中,父母長期扮演著照顧者的角色,我們習慣了接受父母的照顧和祝福。早年三代同住時,父親會開車,常幫忙接送孩子上下學。父親見多識廣,也經常在生活中傳授人生智慧和養生知識。父母也慷慨贈送各種禮物,從大型傢俱到小擺設不一而足。這些經歷讓我們從小到大都習慣依靠父母。 也因此,在父母這個大傘下,所有生涯盤算都是以自己小家的需要為中心,無形中忽略了讓父母在我們生命中轉型的機會:讓父母收掉這個大傘,成為需要我們照顧,且全然依靠我們的小雞,然後讓自己成為照顧者這把大傘。 缺乏學習照顧人的裝備與機會 我排行老幺,對責任不太會主動攬過。而我哥哥身為長子,早早就有照顧父母的責任感。在他交女朋友時,就已經表明,將來父母會由他來照顧並與他同住。 然而,有心與有責任感並不意味著能夠完全地履行。如果缺乏照顧人的經驗,無論是照顧者還是被照顧者都會感到痛苦。這也是為什麼哥哥後來希望我能夠與他分擔。 但說到照顧人的裝備,你我又曾有過機會學習嗎?從小到大,無論在學校還是社會,我們有學過如何照顧他人嗎?除了做母親的還有機會學習照顧另一小生命,大多數人都沒有機會學會照顧人。在我們的社會中,年老和死亡似乎是一個隱藏的角落,難以接觸,看不到,也學不到。 我和外子在台灣都是外省人,我們的父母是從大陸到台灣定居的一代。因此,他們沒有機會見證自己的父母如何度過晚年、走入死亡。當我公公過世時,因一口痰卡住,據當時守在床邊的大姑說,看到公公離世的一刻,他臉上露出驚訝的表情,似乎在說:「難道就是這一刻?」因為公公也沒有見證過親人的過世。同樣地,我的父母也沒有照顧老人的經驗,因此我們這一代很少有機會見習。 現代人多數離鄉背井,與父母分隔兩地,和父母是「遠距照養」。往往在不知不覺中,父母就老去了。在外地生活的人最常碰到的是,接到一通電話,被告知父母病危或要求儘快返國——奔喪。對於大多數人來說,親人的老去與死亡似乎離我們的日常生活很遠,看不見、聽不到,也不願去想。不知覺間,我們就走到父母的盡頭了。 那麼,我們是從哪裡學習照顧人呢?外子說,他小時候在家中從不做家事,被哥哥稱為「大少爺」;直到進入教會後,才開始學習如何服事人。因為我們的信仰強調「管家的事奉」,從做飯、招呼人到關心人,都有機會參與學習。這成為他照顧人的最大裝備。 我也是如此,雖然是家中的老幺,但成為母親和傳道人後,多年的操練讓我逐漸建立出安慰人的語言,學會對人體恤和溫柔相待,這也成為我照顧父親最寶貴的裝備。 因此,教會是學習如何照顧人的最佳訓練場。 社會文化鼓吹青春活力,強調自我實現 早期的華人社會非常注重孝道,當我們生活在華人文化中時,延續著孝親的傳統:外有大環境的壓力,內有社會多年來投射的期望和自我期許,因此行孝顯得順理成章。然而,隨著時代變遷,傳統價值觀不斷被挑戰,三代同堂的現象也越來越少見。此外,我們的社會文化不斷鼓吹青春活力,強調自我實現與追求自我價值。「自我」成為生活的最大目標,我們的生命意義仿彿都集中在創造自我價值,並以此形塑了以自我為中心的生活方式。 在如此情況下,我們往往被自身需求所包圍,忽略對他人的責任。更何況,他人的病痛、年老和死亡,常被掃到檯面下看不到的角落裡。許多人對親人的照顧,越來越多地依賴外籍看護、醫院、療養院或養老院,自己則退到旁觀者的位置,遠遠地觀望。而且,不到發生時,不太願意去想。老年和死亡在我們的社會文化中似乎成為一種禁忌,不提及就彷彿永遠不會發生。說來慚愧,過去的我也是這樣。 然而,我被祂帶領走到今天,才發現在我們的信仰中,照顧人不應該是意外的負擔,而是一個神聖的託付。如果我們能夠在這方面提前有一些心理準備和照顧人的裝備,重擔便不再僅僅是重擔,而是我們陪伴父母走向榮耀的一段旅程。也可說照顧親人的重量,即榮耀的重量。 -END- 作者簡介 莫非 / 創世紀文字培訓書苑主任 馬里蘭州大學會計學士,普渡大學電腦碩士,富樂神學院碩士。專職文字事奉。於2008年與蘇文安老師攜手共創「創世紀文字培訓書苑」(簡稱「創文」),為神國推廣文字與文化異象,栽培並牧養文字工人。 課程推薦 |
|
( 創作|散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