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同耕文化一畝田丨Yiwen
2023/02/24 10:39:01瀏覽788|回應0|推薦5

在流行文化的田地裡,我們是置身田外的觀察員,還是站於其內的「田中人」?透過一堂課,作者發現了自己和流行文化的關係真相,隨之帶來了生活的新視角。

在流行文化的潮流中,怎樣才可以涉水前行而不隨波逐流?eC120《流行文化知多少》即將開課,歡迎有興趣者查看文末海報。

選修文化課的起因,一方面是好奇心的驅使。我很想知道,身為文壇先進,又是信仰路上的前輩──莫非老師──會用什麼方式,來探討當代流行文化?又會如何從信仰角度來剖析?另一方面,因為家中尚有學齡期幼子,我又曾於中學任教,亦協助過週日兒童小講堂、青少年團契,也到學校帶領活動等,對下一代的教養頗為關切,深覺若想和不同世代的孩子互動,就算跟不上潮流,也總要盡可能去瞭解,拿到與他們對話的敲門磚。

記得在上第一堂課時,我是以「田野觀察員」的姿態進班。我很喜歡老師以追本溯源的方式引導學生,不是僅從問題的表面討論,而是找出該議題發展的起點和成因,用不同的專業角度,探究其中的變化,提點出許多我未曾想過的觀點。有條理、有系統的講章,配合生動寫實的例證,讓我很容易進入情境,仔細聆聽老師的解說,反覆思考她的提問。雖然隔著螢幕,仍不時如搗蒜般點頭回應,洋洋灑灑地記下一條條筆記,覺得老師的分析實在有道理,讓我很有收穫。

另外,我很珍惜課堂作業撰寫繳交的機會。因為文化課中的提問,是我平時較少著墨的議題,故在寫作業之際,常意外挖掘出深埋內心多時,有幸重整輸出的想法,所以我也很期待看到,最後定稿的作品所呈現出的樣貌。作業上傳後,我也樂於等候助教和同學們的反饋,藉著作業平台,讓學員可以從不同角度,一起分析相同的問題,對個人視野的擴展很有助益,促使我們多方思考,就像拼拼圖般,得以看見更加完整的圖像。

原則上,若是照上述的期待和學習態度把課修完,也沒什麼問題;田野觀察員並沒有錯,我亦很滿意這個位置。但有次在課堂裡,老師的某句話,卻像閃電般把我擊中了!

只是我不像班傑明·佛蘭克林(Benjamin Franklin)是有計劃地在雨中放風箏,他對接下來可能會發生的事有預備,因此完成了實驗,成為傳說般的存在。我或許隨身帶了一些工具,但並沒有正確認知,自己在這塊領地上的身份為何。我錯以為在田野邊觀察是我的選擇,所以我不用像農夫一樣踏進田裡,但我卻忽略了,不管我自以為站在什麼角度,降在田中的雨,一樣會落在我身上,沒有差別;生命裡有些事並不關乎選擇,而是我們早就身在其中,只是我們有否覺察。

這個非預期的轉折,發生在第二堂課,那天在談消費主義。我自認是消費慾望很低的人,「女人的衣櫃裡永遠少一件衣服」這類比喻,很難引起我的共鳴,相對來說,我較難去同理此類情況。所以這天,我局外人的心態更甚以往,也不覺有何不妥,我是觀察員來了解情況的嘛!但就在老師談及廣告的特質之一,在於鼓動人購買更多時,她舉了一個例子,於這堂課來說,可能就佔百分之一的分量吧! 她說:「買書的人有一個渴望,只要買了這本書,有天我們就會擁有書本裡的知識......」這句如此平實的話,竟然讓我有全身通電之感!

當下我才驚訝地發現:原來在整個大環境裡,我根本不可能獨善其身,不被影響。過去我之所以沒有感覺,其實是因為我認定所進行的消費,都是有意義的行為:我不浪費,不追求名牌,沒有不切實際的幻想和慾望,我只買「真正」需要的東西──注意!這是我對自己的看法。但老師的這個例子,戳破了我這類消費者的偽裝,因為我所以為的真實,存在某種虛假,有我自己的盲點。

的確,時間也在一旁佐證,我買了書,不等於擁有裡面的知識,若不花時間研讀、實踐,它們終究只是書架上獨立的存在,漸漸累積灰塵的裝飾品。換言之,「我的書櫃上永遠少一本書」和「女人的衣櫃裡總是缺一件衣服」,有何不同呢?我誤以為廣告對我難有影響,但其實我忽略了,自己只是太過習慣這種影響罷了;這個既定的文化框架一樣把我圈在其中,沒有例外。

這天,文化田野裡的雨,一樣落在我的身上,還伴隨一道閃電,劃過我心,但這是何等美事啊!雖被擊中,卻喚醒了某部分我所不熟悉的自己。我仿若看到一個有趣的畫面:其實我一直都站在這畝田裡,只是我看明自己的腳蹤慢了點。

這個轉折,對我很震撼,不過上面的例子是針對我個人!每個人被觸動的點可能都不同,整件事的關鍵在於:流行文化的影響力,超出我原先的想像。但也因這突來的一擊,我的心柔軟許多,故此當我進入「自我主義」的課堂時,我不再以旁觀者自居,而是用「田中人」的立場學習,想要更多發掘出,我過去未曾關注,但卻可能忽略的地方。這個改變在最後一堂課裡,也得到了回應,在討論文化創造及開墾時,若總是用局外人的角度觀看,怎能理解箇中滋味呢?我們需要踏進去,或許不經意時難免弄髒自己,但唯有這樣,我們才能更加真實地感受到這畝田的溫度和需要,知道該如何使力。

上完課後,感觸良多,我意外認識了不同面貌的自己,這是很微妙的變化,現在的我在分析或察看某些情況時,又多了些體諒,少了點評斷,也較能去同理某些以往頗難理解的情況;在和不同孩子互動時,心中有更強的使命感,因為我正站在文化的這畝田裡,用我可以的方式在耕耘。

覺察並不是個容易的過程,但卻是很寶貴的禮物。剖析別人往往比較容易,但當自己深陷其中而不自知時,他者的論述就需要更有智慧地呈現,才能對聽者真正產生益處。我去上課前,並沒有預期會經歷一段自我發現的歷程,老師也沒有針對任何人的問題做個別討論,但系統並深入淺出的課程設計,自然引動思考,讓人不管以何種姿態進入,在某些從未想過的點上,總會經歷成長!

在此發現上,我覺得文化課很像「通識教育」,它適合所有人,因為我們都生活在「文化」裡,也不斷被「文化」影響。所謂知己知彼、百戰百勝,如果不想當被溫水煮熟的青蛙,那就需要先知道自己正在被煮中!我不知道你的點在哪,但只要願意花點時間去瞭解,在不預期的時刻,說不定就經歷了跳出大鍋的瞬間。而在那時,恭喜你完成跳躍,接下來,就讓我們帶著使命,在各自不同的領地,同耕文化的這一畝田吧!

-END-

作者簡介

Yiwen

台灣出生長大,婚後移居美東。全職家庭主婦,育有一子。從小愛說、愛寫、愛分享,婚後開啟攀岩、露營、健行等喜好。2022年春與創文雲端相遇;唯願全人更深被磨塑,蒙衪使用,讓手中的筆,為衪書寫創作。

課程推薦

( 創作散文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Teresina&aid=1784543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