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從《死亡詩社》看人本主義之殤丨吳琛
2023/01/16 10:44:44瀏覽3047|回應0|推薦3

「你迫不及待釋放出來的真我,到底是火中涅槃重生的鳳凰,還是海中興風作浪的利維坦?」反思《死亡詩社》,作者做了很深的思考。

《死亡詩社》(Dead Poets Society,台灣譯《春風化雨》)是一部由彼得·威爾(Peter Weir)執導,著名影星羅賓·威廉姆斯(Robin Williams)主演的美國電影。影片號召年輕人解放天性,追求自我,暗合了強調個人主義的後現代思潮。因此,這部電影自1989年上映以來,備受全世界青年人的推崇。

羅賓·威廉姆斯扮演的基汀老師(Mr. Keating)來到一所堅持「傳統、榮譽、紀律和卓越」四大信條的保守貴族學校任教。在影片一開頭,他通過一首詩奠定了電影的基調:

Gather ye rosebuds while ye may.

Old time is still a-flying.

And this same flower that smiles today,

Tomorrow will be dying.

有花折時直須折,

時光飛馳不可追。

今日花開似微笑,

明天凋落不堪折。

這是英國17世紀著名的「騎士派」詩人羅伯特·赫里克(Robert Herrick)的名作《致少女:珍惜時光》(To the Virgins,To Make Much of Time)。這首詩的創作母題是Carpe diem(拉丁文,後文有詳細解釋)。

影片中的基汀老師在上第一堂課的時候,把學生領到舊校友的合影面前,借這些已經化為花下之塵的逝者之口說出那句被後來人無比推崇的台詞:「Carpe diem,及時行樂,孩子們,讓你們的生命與眾不同!」

如果我早幾年看這部影片,肯定會被這句話點燃。因為曾經嘗夠了抑鬱的苦果,所以從深坑爬出來之後,我的確是這樣「人生得意須盡歡」地活著。

2020年底,我在海南休聖誕假。窩在西海岸度假村柔軟的皮躺椅裡,一邊吃著小橘子,一邊讀著潘霍華的《團契生活》,覺得特別愜意。於是,嘚瑟地拍下了自己翹著腳看書的樣子,發了條朋友圈,配文「Carpe diem」。

不到兩小時後,照片裡那雙得意洋洋的腳就骨折了......現在回憶起這些小細節,才後知後覺,那時候可能上帝就是要破碎我Carpe diem的生活態度。所以,索性讓我先重重摔一跤,乖乖躺倒在祂懷抱裡,等待祂用聖言重塑我的人生價值。

骨折之後,我坐著輪椅受了洗。病假從耶誕節一直休到了復活節,哪兒也去不了,不分白天黑夜地躺在床上讀聖經。讀到如癡如醉,讀到恍然大悟,讀到羞愧難當,讀到煥然新生。

在饑渴慕義地讀經靈修當中,我真實地認識了上帝的公義和慈愛,進而真實地認識了自我的殘缺和軟弱,不再認同Carpe diem的活法。或者更深一點說,我無法認同這種高舉「釋放自我」的人本主義思想。

中國著名電影學者戴錦華老師在分析《死亡詩社》的時候說:「在整個故事當中,它不斷地表現基汀老師作為一種解放性的力量,試圖去解放這些年輕的生命,試圖去釋放或者放飛他們真實的自我。」

這一點也正是本片被許多人,特別是年輕人奉為經典的一個重要原因。它迎合、鼓動、肯定了現代人「做自己」的想法。

「做自己」——多麼酷的宣言!但是,讓我們再想想古希臘哲學家蘇格拉底的名言——「認識自己」。你真的認識你自己嗎?你清楚自己到底是什麼樣的人嗎?你迫不及待釋放出來的真我,到底是火中涅槃重生的鳳凰,還是海中興風作浪的利維坦(象徵邪惡的海怪)?

《死亡詩社》當中另外一個熱門的議題是基汀老師先鋒的教育方式。雖然我非常喜歡電影中基汀老師讓學生撕掉教科書,告訴他們教育是要讓人獨立思考的段落,但是依然覺得他這種破而不立的教育方式是危險的。

影片中還有個令人深思的情節。為了讓學生解放天性,基汀老師帶著大家到戶外,一邊踢球一邊大喊一些詩句:

「我要做生活的主宰,而不是奴隸。」

不諳世事的年輕人如何去掌控自己的生活呢?就好比把一個沒有任何航海經驗的孩子,送上一艘帆船,讓他自己去掌舵。

「做一個世界的水手,遊遍所有港口。」

這是會讓人亢奮的吶喊,但也是會讓人喪命的煽動。曾經聽參加環球帆船賽的中國選手關雅荻講述他在海上的故事,聽他詳述了要乘帆船「遊遍所有港口」需要掌握的技能、體力、意志和技術。不經過專業的訓練,普通人連帆船的繩結都不會打,如何揚帆遠航,游遍所有港口?

在電影場景中,最令人不安的是這句:「做一個真正的上帝!」

撒旦的墮落,就是背叛上帝,要自己妄稱上帝。這種教導和化身為蛇的撒旦在伊甸園欺騙誘哄夏娃吃善惡樹上的果子有什麼區別?偷吃禁果的後果,是把死亡帶入了人間。在電影末尾,基汀老師的學生奈爾(Neil)在充分解放自我,卻發現自己依然軟弱,根本不可能做一個真正的上帝之後,最終走向了死亡的結局。

所以我們不禁會問:基汀老師的教育方式究竟是釋放人性自由,還是打開了潘朵拉魔盒?追求自由本身是值得稱讚的,但獲得真自由的方式不是成為上帝,而是跟隨上帝。只有在基督裡,人才能活出真正自由而豐盛的生命。

最後,讓我們再回到影片的主題「Carpe diem」。如何將這個拉丁語古訓翻譯成中文呢?如果把它譯作「把握時光」,其實有很積極的意義。聖經也教導我們:「要愛惜光陰,因為現今的世代邪惡。不要作糊塗人,要明白主的旨意如何。」(弗5:16-17)但是從電影中學生們全然放飛自己,沉迷於情愛、享樂、自我追求的表現來看,顯然他們所理解的「Carpe diem」是「及時行樂」。

實際上,Carpe diem這個拉丁古訓還有後半句Memento mori——記住你會死。孔子說:「未知生,焉知死。」但是,人如果不明白死亡意味著什麼,如何規劃自己的一生?對死亡的理解,直接影響我們每一天的生活。如果沒有對永恆切切實實的盼望,很多掛名基督徒的生活方式也是及時行樂的Carpe diem,而不是把握時光的Carpe diem。

所以,問問我們自己吧:我的人生是如何詮釋Carpe diem-Memento mori這句古訓的?

-END-

作者簡介

吳琛

現居上海。在神面前掙扎了十年,終於在聖經文字中被聖靈光照,領受了耶穌無與倫比的十架愛。心悅,誠服。願主悅納我的筆,賜我恩典,以文字為燃料,做光做鹽。

圖書推薦

《書蟲落網有出路》

莫非、馬睿欣、譙進 著

從讀經、讀書

到用屬靈眼光

閱讀萬事。

本書探討

現代基督徒

如何透過閱讀,

在思想和生命上,

學習做大人。

購買資訊:

台灣:道聲出版

https://www.taosheng.com.tw/search?q=%E6%9B%B8%E8%9F%B2

北美:gcwmi622@gmail.com

( 創作散文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Teresina&aid=1780811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