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23/04/15 11:36:41瀏覽2626|回應0|推薦5 | |
這篇影評十分溫暖,一個不被親生父母愛的女孩在養父母家得到了完全的愛。在愛中,女孩也有了讓人驚喜的變化。 《安靜的女孩》裡我最喜歡這一幕:肖恩和愛布林夫婦倆開車帶著被寄養在自己家的凱特,去鎮上買衣服,到了目的地準備要下車時,肖恩遞上不少錢給凱特,說拿去買巧克力雪糕吃。妻子愛布林說:「這錢夠她買半打巧克力雪糕了。」丈夫肖恩說:「小姑娘不就是拿來寵的嘛。」 看到這裡,坐在我身旁觀影的女兒和她的同學也會心地笑了。《安靜的女孩》(The Quiet Girl)又名《夏日細語》,入圍2023年奧斯卡最佳國際影片。這部節奏優美、情感豐富的愛爾蘭劇情片,由科爾姆·拜里德執導。故事改編自愛爾蘭短篇小說家克雷爾·吉根的著作《寄養》。 01 「有秘密的地方,就有羞恥。」 在電影中,我們認識了凱特,她是一個安靜內向的9歲女孩,和家人住在愛爾蘭鄉村。她性格孤僻,無力且無聲地應對著成長中的世界。到了上課時間,同學們跑向教室,她逆著方向向圍牆跑,誰也沒有發現她眼中委屈的淚。當同學嘲笑她時,她想逃離,想跳過牆垣,過另一種生活。父母對她漠不關心,懷孕的母親無暇顧及其他孩子。不務正業、嗜賭如命的父親更關心賭博,而不是他的妻子和四個女兒。在家中和學校,凱特心驚膽戰地成長,彷彿生活在雷區。父親對凱特充滿嫌惡和譏諷,凱特對父親來說,像是吃飯時厭棄出現在眼前的一粒老鼠屎。不敢反抗,只能默默承受的凱特,如船身插滿箭簇的草船,傷痕累累。 父母決定把凱特送走,寄養在母親的親戚——肖恩和愛布林那裡。當父親把凱特送到他們家時,夫妻二人很樂意留下這個孩子,那裡歡迎她。父親卻略帶怒意地說:「她會把你們家吃個精光,而且一年到頭下來,吃了什麼都忘得一乾二淨。」 忽然間,這個孤獨而被動的小女孩從夜裡尿床後躲在床底下躲避媽媽的習慣中解放了出來。她逃離了學校,因為在學校裡她讀書很慢,被同學們貼上了「怪胎」的標籤。在農場,凱特受到愛布林的關注和讚美,她的好客與善良觸動了凱特的內心和感官。洗澡、梳頭、買新衣服這些簡單的事情,使這個小女孩神情振奮。 愛布林帶凱特去附近取水的井邊玩,那裡綠樹成蔭,鳥兒歡鳴,一派生機盎然。在原生家庭遭遇冷漠與虐待的凱特,以為來井邊玩是個秘密,不能說出去。但愛布林說,這個家裡沒有秘密。「有秘密的地方,就有羞恥,而我們不需要羞恥。」 愛布林所說的秘密,不是人們常說的一般隱私,而是骯髒的醜聞和那些讓凱特抬不起頭來的羞恥。凱特在一個壓抑的環境中成長太久,每天接收到的都是負面消息,以致於她像一朵見不到光線的花兒枯萎乾癟,幾近凋零;而愛讓一個枯萎的靈魂煥發生機,笑容滿面。 02 一聲「爸爸」勝過千言萬語 「爸爸」是偉大且值得讚美的詞,但面對自己的爸爸,凱特讚美不出來,因為她就是爸爸直接的受害者。而在肖恩這位「臨時爸爸」那裡,她得到了父愛。 凱特與肖恩和愛布林一起度過的夏天,讓她第一次體驗到了愛和溫暖。凱特的沉默需要這對輕聲細語的農場夫婦用一段時間來適應,但他們給了凱特得以舒緩的空間,夫婦二人對她關懷備至,呵護有加。愛布林教凱特烹飪基礎知識,帶她玩耍。半夜起來,還為她祈禱,求上帝保護她。「如果你是我的孩子,我決不會讓你留在陌生人家裡。」 一次,靦腆的肖恩,出門幹活前在桌邊放了塊小餅乾給凱特,從這開始,凱特漸漸喜歡上了這位父親。肖恩耐心溫柔地教凱特做農活,讓她去幫忙取信。以前跑都是因為懼怕,此時跑卻充滿快樂。漸漸地,凱特適應了他們的生活節奏。假期將要結束,母親來信說生了一個小弟弟,告知她週一開學,讓肖恩和愛布林送她回去。肖恩無奈地對凱特說:「你不能永遠留在這裡,跟我們兩個老家夥在一起。」 電影結尾,當肖恩和愛布林把凱特送到家,準備返回時,催淚的一幕發生了:肖恩正準備開車駛離,凱特慌忙跑出去追趕他們。奔跑中的凱特,腦海裡浮起的是肖恩和愛布林對她愛的畫面。那透明的陽光、碧綠的大樹、美味的點心、漂亮的衣服,都成為她童年裡美好的經歷,也將在她的記憶裡長久留存。 沒有開口喊過「爸爸」的她,這時擁抱著肖恩,並喊說「爸爸」。一聲「爸爸」成了全片含金量最高的詞。這一場景令許多觀眾念念難忘。一聲「爸爸」勝過千言萬語,凱特嘗到的恩情,比山高比海深。 03 被接納的愛 電影的結局,讓人熱淚盈眶。這個故事清楚地展示了愛對家庭的重要性。家庭塑造我們,一個扭曲的家庭,必然會塑造扭曲的我們。 電影告訴我們,無論有沒有血緣關係,那些我們稱之為家人的人應該是關心、愛護、支援和供養我們的人。肖恩和愛布林的愛解除了女孩的困厄。也許生命已經千瘡百孔,但愛能補救和滋養。 接納凱特的家庭是一個天主教家庭。在擁有基督教傳統的愛爾蘭人中,肖恩和愛布林活出了愛的生命。電影中,他們操練鄰舍之愛。誰家有事,他們都會放下手中之事,去幫忙。 影片開放式的結局,沒有告訴我們,凱特是否會重新回到寄養的家園。但無論是短期寄養還是長期收養,成長中的凱特想要得到的是愛,這也是每個人在成長中所渴望的。 作家艾麗西婭·扎諾妮(Alicia Zanoni)寫了一本名為《我喜歡你,薩曼莎·薩拉·瑪麗》的兒童讀物,這本書根據她的養妹加入他們家庭時的經歷寫成。瑪麗剛搬到「Zs」家的時候身子瘦小。在她眼中,一切都是新的:新的大人,新的同伴,新的地方。當她走進這個新家時,她不知道自己是否會喜歡這裡的人,但更重要的是,她不知道他們是否會喜歡她。 扎諾妮描述了瑪麗的不端行為和由此造成的家庭混亂:從狂歡的舞蹈導致花瓶破碎,到在車裡無休止地大聲唱歌,再到用蠟筆在牆上亂塗亂畫。然而,在每一種情況下,Z太太都以關心和恩典的態度回應,從根本上接納和擁抱瑪麗。一天晚上,Z太太依偎在搖椅上,對瑪麗說,她非常感激這個家有了她。 根據以往的經驗,即使在遇到麻煩時,這個敢於突破界線的勇敢女孩也會大聲懷疑這是不是真的。Z太太說:「我不喜歡你打破家中的東西或在牆上塗顏色。 當你不聽話,大喊大叫,我不得不懲罰你的時候,我很難過。但這些改變不了你對我們家來說很特別的事實。沒有別的女孩像你一樣,有你的勇氣、笑容、想像力,有你的笑聲。」 扎諾妮的書之所以如此深刻,部分原因在於她促使我們重新思考歸屬感。她讓我們承認,自己不被接納、不被愛的恐懼感揮之不去,尤其是當我們的缺點和失敗暴露出來的時候。我們不僅懷疑父母和同學,甚至懷疑我們的天父。父母輕易就能傷害孩子,而那傷害會成為孩子成長中的隱患,使其陷入種種困境。電影中,凱特沒有從父母那裡得到安全感和歸屬感,但是在寄養父母那裡得到了接納的愛。 回到現實中,父母很容易把自己的理想和夢想投射到孩子身上,有些人希望孩子成為足球運動員,有些人渴望孩子成為數學天才,有些人希望孩子受歡迎。孩子們會想:「如果我做得不好,爸爸媽媽還會喜歡我嗎?」 在一個以表現換關愛,以成就換擁抱的社會,愛對於孩子的成長至關重要。《中國國民心理健康發展報告(2021—2022)》顯示:有14.8%的青少年存在不同程度的抑鬱風險,高於成年群體,需要進行有效干預。數據不說謊,這是一個令人不寒而慄的提醒:對於那些陷在情緒問題中的孩子,做父母的,給孩子無條件的愛,就是重磅的安慰,就是有效的干預辦法。 作為上帝的兒女,我們不是暫時寄養在神那裡,看他的臉色行事,而是作為被也永遠收養的孩子。收養的條件不是我們乖巧懂事的表現,而是基督愛的救贖。收養是聖經用來描述我們與上帝關係的象徵之一,上帝選擇我們作為他的孩子(羅8:15)。那些對基督有共同信仰的人被收養成為一個家庭。 我們可以稱上帝為我們的父親,稱基督為我們的長兄。在基督裡像兄弟姐妹樣分享,享受從神而來的愛與憐憫。神的接納之愛,也呼召我們去愛,給人帶去恩典,除去羞恥,就如肖恩和愛布林做的那樣。 -END- 作者簡介 劉嘉 曾為老師,多年前深受《在永世裡拋擲一個身影》一書的影響,開始思考講台與書桌的服事。目前委身教會牧養和文字服事。 參賽資訊 圖書推薦 《書蟲落網有出路》 莫非、馬睿欣、譙進 著 從讀經、讀書 到用屬靈眼光 閱讀萬事。 本書探討 現代基督徒 如何透過閱讀, 在思想和生命上, 學習做大人。 購買資訊: 台灣:道聲出版 https://www.taosheng.com.tw/search?q=%E6%9B%B8%E8%9F%B2 北美:gcwmi622@gmail.com |
|
( 創作|散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