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作者和他的孤獨丨馬睿欣
2022/07/02 08:31:53瀏覽673|回應0|推薦2

你有沒有這樣的經歷?會在和朋友們玩鬧得正興奮時突然安靜下來,會在必須高度參與的群體裡產生一種逃離的念頭?這種孤獨,卻讓我們進入神聖的空間,透過文字書寫和祂互動。

聽說孤獨是一種病,是兩年的疫情推上高峰的後疫情。然而對作者來說,孤獨,也許是一種體質。

我把孤獨當成一件穿得很習慣的內衣,沒它就冷颼颼,穿破了不肯扔,天熱時就讓它熱得煩躁。

身為老二,和家中唯一男孩又體弱多病的弟弟只差一歲,家人說我小時乖到不用管,可以被放在大床上,醒來自己跟自己玩,只需時間到了去餵個奶。也許孤獨自幼是一種習慣的色彩,漆上了生命起頭的四面牆,是熟悉,不是選擇。

大一點常被人說:你不太像你家的人。於是,每次覺得媽對自己特別兇的時候,腦子裡就開始上演養女的戲,然後躲在屋裡一角,感受著自己孤獨地被拋在世間,無人認領的淒涼。不記得有傷悲,只覺得劇讓自己精彩地存在著。

上學後,在小朋友當中相處得很好,甚至也會嘰嘰喳喳,有回導師說:你們這麼愛講話,以後都來當老師,讓你講到累死。

我聽了還在心裡偷偷回嘴:講話怎麼會累?

可很快,我就發現講話也許不那麼累,跟人在一起會累。無論白天在學校和同學玩得多愉快,我都會渴望回到自己房間,拼著比當年的室友(大兩歲的姊姊)晚睡,然後可以享受一個人在書桌前獨處的時光。

那年,我小學二年級。家裡沒有童話書可以讀,不知為何爸去買了兩本散文集,我看它們躺在那兒沒人動,就取了一本,每晚一個人在孤燈下讀著徐志摩。

不,我沒那麼天才,當時我讀不懂徐志摩,只覺得他的文字會勾引著在夜裡獨自晃蕩的心。日後成人,讀到他那句「寂寞中有不可言傳的和諧,靜默中有無限的創造」的時候,會想著,也許當時就在那樣一個人的時光裡,上帝透過徐的文字創作了一顆小小的文心。

漸漸,發現自己有個抽離的習慣。

會在人聲喧嘩之處選擇出走,會在和朋友們玩鬧得正興奮時突然安靜下來,會在必須高度參與的群體裡產生一種快速逃離的內在催促,如果無法走開——只有自己知道,裡面的世界會突然成了停電的房間,伸手不見五指。

也許因為這種體質,十幾歲起開始流浪海外的歲月裡,孤獨認得我。

孤獨任我摟著她走在最繁華的街上,握著她散步在無人的大河邊。背著她在侃侃而談的同學當中靜靜地微笑以對,偶爾走神。

小留學生的身份,讓我更自在地和孤獨一起過日子。

那幾年,我常常做一個夢,夢裡可以看到父母平常的生活,但他們和我之間總隔著一條河。明明就在眼前,卻無論我怎麼喊叫,怎麼手舞足蹈地要引起注意,他們都不知道我在,只是繼續在我眼前演著現實的喜怒哀樂。

這種站在親密的人對面,卻不被聽見的孤獨,應該是我那時第一次經驗到的,沒有淚水的悲傷;也是我第一次感受到孤獨的負面情緒,原來叫孤單,是孤獨口袋裡的一把小刀。

青春期,離鄉背井,周遭有不少小留學生都被孤單砍得鮮血淋漓。但我似乎還好,孤單乖乖地,靜靜安分地存在於孤獨裡面,並不惹禍。

作家郁達夫說,孤獨之感是藝術的酵素。有種觀點認為寫作起步於自我心靈的對話,於我,是的。孤獨的人並非無話可說,所以當他想說什麼的時候,他會選擇用文字、畫筆、音符這些一個人就可以表達的途徑,去創作。

面對完全陌生的拉丁美洲文化,白天吱吱啊啊地講著破西文,卻巴不得趕緊回家躲進臥房裡,拿起筆來用中文寫點什麼。

家書、日記,還有隨船漂洋過海,繞了半個地球才到的中文書籍,都在孤獨裡,成為我最親近的室友。透過文字,我與自己的心情對話,開始探問生命的來去。

也是在那個時候,我接觸到教會的青少年團契。雖然能用中文和年齡相仿的朋友在一起,對十六歲的我的確很有吸引力,但他們討論的生死、信心、罪、天國、神,攪動了我裡面的荒原,揚起漫天塵沙。

人從哪裡來?該往哪裡去?在世間的日子有何意義?這些問題震耳欲聾,我逃難似地又抓著孤獨的心飛奔到無人的角落。

小姑姑因為婚姻破滅出了家,從前每次跟著爸媽去山上寺廟探望她,我會趁他們交談時,一個人在寺廟周圍走來走去,聽著那些面無太多表情的僧侶念經,看著善男信女嚴肅地持香默禱,望著頭上大藍天,和正在結果子的龍眼樹。

「命啊!一切都是命!」回程時,常會聽到爸媽談話裡有這一句感慨。在那個尚未經人生起伏的年紀裡,我不是很懂「命」是什麼,但已經感覺到宇宙間可能存在著比「人」更大的力量。

那力量會對我友善還是殘忍呢?我喃喃自問,內心打了個寒戰。

青少年團契裡的人似乎正是在討論這個力量,但聽起來又不像命運那麼難以捕捉,他們說的是一位有清楚作為,有個性特質的神,並且道成肉身來過世界,祂還有名字,叫耶穌。

飄忽的概念突然具體有形,再次,這震撼大到我招架不住。好像每次感到脆弱或躁動的時候,只有孤獨是錨,能讓我安定下來,暫時脫離被吹到未知裡的恐懼。

必須孤獨。我一次次從熱烈的討論中悄悄退到沉默裡,眼前剩下沒開聲音的螢幕。當時的我又渴望參加他們的討論和學習,又常常想逃回自己的空間,保持自己冷靜的觀點。有人送我一本聖經,說是祂的話,於是在日記裡,我和自己對話,也嘗試和「祂」說話。

但我很快發現,自己抱著永恆大書讀出來的,頂多是「很有道理」;在群體中聽到的,經驗到的,卻有血有肉。

這是怎麼回事?難道信仰不是獨立思考後的選擇嗎?

我徘徊在人群和孤獨的兩個空間裡,想用單一的方式切割出結論,卻越來越茫然。有一天,我聽到一個名稱叫作「局外人」,才發現自己的思維已經進入信仰的探索,人卻一直抓著孤獨置身事外,只想透過教會這扇窗子窺探裡面是怎麼回事。於是,我從未親自踏入園子,當然,看不到也經歷不到真相。

幸好在那個年紀裡有個叫作「單純」的寶貝,願意跟隨靈魂底那個超越理性分析的召喚,接受群體夥伴們的引導,從意志上的相信起步,繼續在真理和生活中用心認識祂。

漸漸,我看到自己從個人獨守的一口井去猜測創造宇宙的神,所能得到的只是驕傲的想像。也明白了要瞭解祂更多,看見祂豐富的面貌,必須在別人的生命空間裡走動,看見祂在別人生命裡的作為。

就這樣,我拎著那個孤獨的己,進入了神聖的空間。

一個人的時候,我凝視祂,透過文字書寫去和祂互動,也透過聆聽那本永恆大書去靠近祂。而在屬靈群體中,我學著去領受自己一雙手接不住,必須和許多雙手一起承接才能領受到的豐富真理。

群體的敬拜對習慣孤獨的作者很具有挑戰性。一開始,我就像置身在熱鬧市集裡的孤己那樣站在弟兄姊妹當中,總有進不去又出不來的掙扎。不熟的詩歌,過度冗長的禱告或分享,詞不達意的資訊,或唱歌走音和打瞌睡的鄰舍,都會刺激我,讓我如坐針氈;裡面那個孤獨放大了,「他們和我」之間的距離就顯大。

團契生活也在身份從新朋友轉為家人後,變得困難。讀詩篇133「看哪,弟兄和睦同住是何等的善,何等的美!」時心裡很嚮往,卻是一個我所期待的可能,而不是眼前的現實。有人說:家,是一個離開時思思念念想回去,但回家時又急著想逃離的地方。當時我對屬靈群體也有類似的體會;那是一個知道應該去,卻去了會失望的地方。

德國神學家朋霍費爾牧師點醒了我:渴望團契生活卻不操練獨處的人,會陷入言語和感覺的虛無裡;而只想獨處卻不肯進入團契的人,會在危險和陷阱的邊緣行走。

幾番糾結,我降服。再次從書寫的那張桌子出走,嘗試接受上帝在群體裡的召喚,一次又一次,學習盯著祂,走出自己的殼。

那穿在裡面的孤獨感偶爾仍會掐我,讓我缺氧。但自從我放下對理想群體的渴望,用心在群體裡渴望遇見基督之後,一切似乎有了改變。我不再是個把雙手抱在胸口的冷靜旁觀者,而是一個學習打開雙手擁抱肢體的參與者。

很奇妙的是,後來我在群體中遇見了不少被孤單割傷的心,裡面的孤獨遇見了家人般親切。靠近他們之後,回到孤獨的空間裡,我透過日記書寫,省思,讓我對群體的意義有了另一層次的認識:原來屬靈群體的歸屬感不單來自別人對我的接納,也來自我對不同肢體的接納;不單來自別人對我的關懷,也來自我對他人的關懷。

多年後,我讀到另外一位牧師作者尤金·畢德生的這句話時,頻頻點頭。

「倘若我無法全心擁抱並且浸泡在群體中,就不可能有靈命的成熟,也不會有對耶穌真實的順服,更不會有真正的我自己。」

成長像鐘擺,會從一個極端,晃到另外一個極端。

越來越多群體的投入和服事,習慣壓抑裡面獨處的需要,沒有節制地參與付出,讓我經常在回到自己的空間時筋疲力盡,不能陪伴那個渴望安靜的自己,也沒有足夠和神獨處的時光。我進入一個枯乾的季節,人乾澀,文字也乾澀,在群體當中忙碌的自己,其實更乾澀。

我曾覺得耶穌經常在熱鬧人群中成為焦點之後,會出走到曠野去獨處這行為很有道理,認為祂的退,是因為人群中的服事太累了,不休息不行。等到祂充好電了,又可以再出去耗電一番。也就是說,獨處和群體似乎是互補的,是彼此交替輪番上陣的迴圈。

但就在那段時間裡,透過身心靈的枯竭,加上群體中一些挫折,讓我終於可以重新造訪那個孤獨的自己。

很多夜裡,清醒著,在祂面前發呆。我以為自己需要在內室獨處充電,等候再出發,卻在靈修讀福音書裡的耶穌時,有了另一個認識:耶穌是帶著獨處時建立起來的那種安穩的生命進到人群裡,當祂回到獨處時,並沒有丟棄對人的負擔,而是把人帶到父面前。

「我能嗎?」敲打鍵盤的手指突然變得好有力氣,仿彿想要把這三個字深深地刻在心牆上,天天看著自問。

我能否學習耶穌,不要在兩個空間當中奔走,而是活在一個動有時、靜有時,歡聚有時、孤獨有時的自在裡呢?

當我被不同人的聲音包圍時,我能否仍保有裡面跟父的單獨對話?

當我在自己的房間裡時,我是否願意透過禱告把人帶到父面前?

啊!孤燈下的書寫,難道不是一場與眾人的對話嗎?那是獨處,還是在群體中呢?

我問阿爸父,感覺祂給了我會心一笑。

-END-

作者簡介

馬睿欣

電子工程學士,富樂神學院神學碩士。一生鍾愛寫作。曾任《宇宙光雜誌》、《真愛》雜誌專欄作者,文章發表於兩岸北美雜誌報紙、自媒體號等。近年來在社區講員、作家、輔導,教師幾種角色中來回。過去幾年主領「用心生活」線上群透過文字去影響近萬名學員在不同人生階段(單身到成人子女的父母)的現實生活中認識真理,活出真理,享受真理。著有散文集《遊子足音》、《管教的智慧》、《理家理心》、《直面網路》、《書蟲落網有出路》(合著)、《養育模式大逆轉》。

課程推薦

( 創作散文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Teresina&aid=1754384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