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22/01/22 09:10:47瀏覽950|回應0|推薦5 | |
為了不被遺忘,他預演了自己的葬禮——這是葛林筆下一個身患骨癌的少年角色,感動了無數人。葛林的故事總有這種魅力,提醒我們生活中依然有不少愛深刻思考的孩子! 2022年2月底,新推出黃瑞怡老師的R120《聖經主題少兒故事與世界觀——這是誰的故事?》課程,線上同步教學,感興趣的小夥伴可以查看文末課程圖片。 「我相信一片草葉不亞於星辰的行程。」 ——惠特曼(Walt Whitman) 《草葉集·自我之歌》 被誠品閱讀譽為青少年人生導師的約翰·葛林(John Green,1977,又譯約翰·格林),28歲推出第一部少年小說《尋找阿拉斯加》(Looking for Alaska,2005)就獲得普利策獎,之後的作品也極受評者與讀者肯定。《生命中的美好缺憾》(The Fault in Our Stars,2012)踞New York Time受歡迎書榜超過80周。 當YA(Young Adult,青少年文學)羅曼史猛刮靈異風時,他的作品往往是排行榜上僅見的寫實小說。雖然約翰·葛林的文學貢獻有目共睹,他卻沒有將全副心力投注創作,也不認為自己是全職作家。 這讓人好奇,不寫作的時候,才三十來歲的葛林忙些什麼呢?是什麼樣的背景與環境,讓他成為多渠道關懷青少年族群的先行者? 《生命中的美好缺憾》亦有翻譯《無比美妙的痛苦》版本 1977年,約翰·葛林生於一個親子關係緊密的中產白人家庭。童年時沒想到以後會寫小說,然而提筆創作後,自幼及長的生命經歷成為創作土壤與養分。他在佛羅里達州奧蘭多這個以主題樂園和新興郊區聞名的南方城市成長(《紙上城市》故事背景),高中離家就讀於亞拉巴馬州印第安泉寄宿學校(《尋找阿拉斯加》故事背景)。大學在俄亥俄州最古老的大學凱尼恩學院度過,雙修英語及宗教研究。其後葛林於兒童醫院做了半年實習院牧,並在芝加哥神學院註冊,計劃成為聖公會牧師。但在醫院工作期間,密切接觸了童少年重症病患和家屬(《生命中的美好缺憾》故事背景),啟發他轉向創作之路。 院牧實習告一段落後,葛林進入雜誌《書目》(Booklist)任助理編輯,評述了數以百計的文學小說等。這段時間他的上司,《書目》主編庫柏(Ilene Cooper)成了他文學創作路上的良師摯友。葛林也為New York Time寫書評,替公共廣播電台著名時事評論節目「All things considered」(暫譯「考慮周全」)撰稿。下班時間,葛林磨練小說技巧——《尋找阿拉斯加》反覆修改,整整經過四年才定稿出書。 與葛林創作路平行發展的,是他意外在網路多媒體世界得到發聲機會,還使他從自媒體平台延伸到社會公益。最初葛林踩入網路,並非懷抱雄心壯志,只是自家人溝通模式的實驗——2007年,他與居住在蒙大拿州的弟弟漢克,感到彼此溝通似乎越來越膚淺,決定以視頻分享兩人生活點滴與對各種議題的看法,順帶在YouTube開創了名為「兄弟2.0」(brotherhood 2.0)視頻部落格(vlog)。 未料觀眾迴響驚人,頻道點閱率超高,訂戶數逼近百萬。2012起,YouTube贊助兩兄弟推出寓教於樂的教育新頻道「十分鐘速成課」(crash course),主題涵蓋各個方面,至此葛林又多一個教育者頭銜。葛林兄弟還經常借網路社群推動公益性活動。 葛林小說作品主軸 回頭來看葛林的文學創作,至今長篇獨創小說共有四本,每個故事有其獨特場景和核心,不過若干絲線似乎織連了這幾部小說: 成人禮 葛林小說的主角和重要配角,幾乎清一色是高中應屆畢業生。年齡上即將成年,學業上即將結束13年義務教育,在畫下青春期句點之前,他們得跋涉過許多驚嘆號與問號浪潮。站在成年的海岸邊,他們一會兒籌算出海航道,一會兒爬上山頂想像自己撲動翅膀,一會兒和同伴胡鬧著生起營火來。或嚴肅或搞笑,或認真或迷惘,這些少年潛進成人世界的過程動人心弦。 與上世紀美國作家塞林格的經典小說《麥田裡的守望者》(The Catcher in the Rye, 1951)類似,葛林表面上描述青少年出軌言行,比如《尋找阿拉斯加》中死黨群在寄宿學校裡的連串惡作劇;《紙上城市》(又譯《紙鎮》)以瑪歌的惡搞報復開場,終篇時好友相約,高中畢業袍裡一絲不掛,但骨子裡是悲憫嚴肅的。 大哉問 為何葛林作品幽默卻不膚淺,輕鬆卻不浮躁?因為他巧妙地穿插了角色對人生底蘊的思考,對存在意義的探問。換句話說,生活枝枝節節裡透出高闊天光,地上雜草叢裡不經意冒出花朵般精湛論證。這些角色不怕問問題,甚至不怕問大問題。當許多成人抱怨這代年輕人好辯卻不深思時,葛林的故事彷彿提醒我們,其實生活周遭依然有不少願意動腦筋的孩子! 故事人物一而再再而三地推敲生存意義,葛林選擇不給出一言堂式標準答案。他多面指點可能方向,彷彿夜空星子滿天,卻不特別指出哪一顆最明亮。換句話說,他鼓勵讀者自己問問題,自己找答案。當海瑟於《生命中的美好缺憾》說道,疼痛、憂鬱,都是死亡的副作用;然而,她與奧古斯丁的情誼,她對《莊嚴的痛苦》這本書中書的執著,與她面對親密關係態度的轉變,不也是生命的副作用嗎? 由《生命中的美好缺憾》改編的電影《星運裡的錯》劇照 針芒心 在哪個階段,人能如在青春期裡這般理直氣壯宣告「人不癡情枉少年?」但正因如此,有些YA作品落入了濫情陷阱。葛林作品掌握住困難平衡點,既不淪於感情氾濫,又揮灑出青少年情緒真實風景——人際關係中難以忍受的撕裂痛苦,無以名狀的歡騰喜悅,與排山倒海襲來的怒氣狂潮。 十來歲的孩子,或正大光明,或偷偷摸摸地試鏡成年首輪劇本:初吻、初戀、初失戀、第一口酒、第一口煙、第一回握方向盤......在這些稍縱即逝的首映情節中,他們經歷著前所未有的情感風貌。當像葛林這樣的小說導航員,幾無失誤地播報他們內在真情天氣時,少年讀者自然會擁抱這些說出他們心底話的故事。就像奧古斯丁對海瑟解釋:「痛苦就這麼著——它要求你感覺到它。」葛林的小說,體現少年變色龍般情緒,引領讀者認識到即使是綠色,也有墨綠、碧綠、橄欖綠、蘋果綠......何況人們多彩的情感天地? 夢幻情 葛林書中害羞的少男主角常被一個謎樣女孩深深吸引,她美麗,聰慧,顛倒眾生,卻讓人捉摸不定,不按牌理出牌。《尋找阿拉斯加》裡邁爾對少女阿拉斯加的魅力如此詠歎:「我笨拙她優雅,我無可救藥地無聊,她迷死人不甘休......唉,如果人們像雨,那我是和風細雨,而她是狂風暴雨。」 而《紙上城市》裡主角昆汀開場就宣稱,每個人一生中至少會遇到一件奇蹟,有人經歷災難九死一生,有人看到幽浮(不明飛行物)從頭頂飛過,有人中樂透彩券頭獎。對昆汀本人來講,瑪歌在小學時成了他的鄰居,就是他這生的奇蹟! 追逐夢中情人,原是青少年文學裡再通俗不過的題材,葛林故事之所以勝出,在於情節安排謎樣美眉從現實暫時,甚至永久匿跡,爾後少年一方面想找回她,一方面不得不思考,究竟讓自己心跳加快,呼吸急促的,是真實對象還是自己幻想的投射? 長大成人的過程,往往也是從逐夢到夢碎,再到天地清明的過程。如同瑪歌在《紙上城市》書末重新面對昆汀時語重心長地說: 「我們體內都有漏洞,就像啟航時滴水不漏的船隻,在迷失、失敗、彼此傷害後開始出現漏洞,最後的結局就變得無可迴避。但在破洞船毀滅之前還有段值得珍惜的時間,只有在這段時間裡我們才能看清彼此,因為我們可以從自己的破洞往外看,也能藉由他人的破洞看到他人的內心。一直要到我們由彼此的洞看到對方才算真正面對他人,在那之前我們只是在看彼此虛幻的影像。」 而葛林另一個作品《生命中的美好缺憾》與之前作品明顯的對比之處,在於罹癌的身心痛苦,迅速剝掉夢幻外衣。常對著死亡瞪眼,覺得生命千瘡百孔的海瑟,與奧古斯丁頭一回碰面,是在少年癌患支援團體,聚會在教堂地下室,被稱作「耶穌之心」的地方。沒有失焦夢幻,海瑟與奧古斯丁的互動迅速切入核心,情誼更為真實。 葛林全特色:跨界、多元、行動力 葛林除了作品有趣外,其人其行,也值得一讀:他對英美年輕一代的影響力是全人、多方且活潑的。他突破了人們對傳統文人不問世事的刻板印象,以無比熱情寫作,也以熱烈活力投注其他傳播和社會領域。葛林的公共話語權與心靈影響力,因此遠遠超越一般作者。 多元涉足 葛林使用的傳播媒介包括平面紙本書與各種電子影音平台。原創少年小說可讀性高又兼顧了深度,引起眾多讀者討論和探問。面對少年讀者海潮般的叩問,葛林的作者官網巨細靡遺地提供了他第一手的答覆,從構思寫作、角色塑造,到主題鋪陳、爭議回應......讓有心讀者一窺故事劇場後台情境。而他與弟弟漢克在YouTube的視頻部落格,讓他進一步走出小說虛構想像空間,呈現生活中兩兄弟實際互動,與他們對社會、環境、貧窮議題的訴求。 行動點火 當少年讀者欣賞特定YA作品時,自然會對作者產生認同感;同理,文字或視頻部落格作者也可能因言論、表演與個人魅力,吸引眾多追隨者。葛林掌握了多管道、多媒體傳播,使他在數年間就累積了可觀的群眾能量。但他選擇不讓聚光燈打向自己,而是鼓勵、影響萬千書迷影迷參與公益和社區服務,將少年追星力轉為行動力。 小說人物所在乎的理想,因為讀者在各角落實際參與,從平面轉為立體。葛林兄弟運用視頻部落格的廣大社群,鼓勵個人為慈善公益組織製作短片上傳,僅僅在2012年底的年度推廣,就集結近50萬美金捐款。可說他的文學小說創作與YouTube視頻彼此互補,點燃了讀者、觀眾行動火種。 葛林說過:「......書的使命不僅是向讀者證明作者是個有腦筋的人。除非我在為青少年寫作時,真切感到所做的有『利他性』,否則我很容易掉入自我賣弄的陷阱。創作一本文學性小說曠日費時,除非深知筆耕將造福於人,否則我絕對撐不了全程。」 多年前,葛林曾夢想成為一個牧師。過去這些年,他也算是獻身於比自我更高闊的天地。通過他的小說,他的文字部落格,他的視頻部落格,還有他實際參與的服務和慈善專案,他與兄弟漢克確實宣導了愛護生態、關懷弱勢、族群融合的理念,啟發許多追隨者,在個人生活圈裡建立社群,深耕草根影響力。 葛林不是個盲目樂觀主義者,對他來說,這是一個連星光也有缺憾的世界——要如何去解釋人世似乎全無道理的災難、病痛、疾苦,彷彿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而一個院牧,又如何長久面對癌症病童與家屬,自己不陷落虛無與絕望深淵?他學會低頭,一個字,一個字地推敲故事,一個畫面,一個畫面地經營視頻......直到他與讀者都漸漸明白,在缺憾星空下,草雖微小,卻並不孤單;還有草葉上點點露水,即便存留短暫,依然閃亮,依然迎來永恆晨曦。 悅讀心語 西方有越來越多的Z世代(1995年後出生的一代),求職首選不再是盈利第一的企業,而是將目光看向公益性的企業。對他們而言,「意義」和「感動」是關鍵詞。與其說葛林是作家,不如說他是認真思考後義無反顧的行動家。 他的靈魂有一個堅定的錨,生命車輪有一個穩固軸心,他所碰觸的各個領域都由核心價值出發。雖然我不曾想像自己過「斜槓」人生,但事實上我也戴著多頂帽子——葛林初心不變的多渠道發展,Z世代追求意義的熱情,都成為我的激勵。 —END— 作者簡介 黃瑞怡 台灣大學圖書館學學士,美國俄亥俄州大學語文教育博士,專攻兒童青少年文學。多年在南加公私立中小學任職,現任聯合基督教學校國際學生部主任,創世紀文字培訓書苑資深同工。《飛揚》雜誌2011年徵文比賽首獎。著有《藝出造化意本自然——楊志成的創作世界》。台灣《校園雜誌》「尷尬少年遊」、「惡水築書橋」專欄作者。曾參與遠東廣播公司童話系列講座。 課程推薦 |
|
( 創作|散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