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雲後陽光--讀喬安.鮑爾作品有感| 黃瑞怡
2021/10/16 04:11:13瀏覽588|回應0|推薦2

「幽默是苦痛和救贖之間的橋樑。Humor is a bridge between pain and redemption. 」
--喬安.鮑爾
        近十年前,梅爾吉蔔遜執導電影《耶穌受難記》 (Passion of Christ),曾在教會圈內外掀起陣陣觀影波濤。主耶穌邁向各各他的苦路,一步一腳印踩在觀眾心版上。 我頭一次看這部電影時,除了和眾人一樣為耶穌的犧牲流淚,另有一處細節意外地觸動了我,那是耶穌的笑聲,清朗爽快地迴盪在屋巷午後陽光映照的塵埃裡……

       為什麼耶穌的歡笑讓我感到難以名狀的驚奇? 是我裡頭深埋著華夏歷史的悲情意識,苦難心結,讓我難以串連起偉大造物主與輕鬆笑臉嗎? 還是我對歡聲和苦語之間的奧妙關係,從沒有好好思考過?

       那時我還不認識在北美青少年文學園區,有一位作者,既廣且深地探索著幽默與生活的關係,並且用生命原料,用寫作技巧,多次烘培笑糖與淚鹽融合的故事糕點。

       喬安.鮑爾(Joan Bauer, 1951- )於五零年代,在芝加哥西郊寧謐的河林鎮(River Forest) ,與兩個姐妹一同成長。她的外婆是風趣睿智的專業說書人,母親是高中英文老師,因此自幼她就深刻經驗文字敘事無遠弗界的魔力,與喜笑驅陰霾喚陽光的神奇。

       但鮑爾的童年全景並非天天天藍;在學校因身高太過突出,舉措尷尬,加上不善交際,讓她常常被同儕欺負。八歲時酗酒成癮的父親與母親離異,遠走高飛,從此對父親的渴慕、想念、憤怒,糾結成了鮑爾童少年歲月鬱悶基調,長年積壓心底,到高中時與其他問題繩索交錯,最終,鮑爾性靈上成了敵擋神的浪子。當成年後傳來父親自殺身亡惡耗,鮑爾如墜深淵,靈魂碎裂片片,但生父告別式中天父不可思議地觸摸,恢復了她與神聖救主的關係,將信仰的燭台重新燃亮。

       現實中鮑爾則作了高中輟學生。離開制式教育,十五六歲就進入社會學堂,主修餐飲服務(她曾是眾餐館裡年輕卻老練的服務生) ,又轉攻廣告銷售,兼修新聞(在芝加哥論壇報、雜誌、廣播、出版社都作過銷售業務);直到三十歲步入家庭,電腦工程師丈夫卻是她的文字伯樂,鼓勵她專職寫作。十年倏忽,鮑爾作家路走得跌跌撞撞,只在報章雜誌零興發表文章。近不惑之年出了一場嚴重車禍,之後連串脊椎手術與漫長復健,鮑爾得爬行過死蔭幽谷,未料因禍得福,她筆鋒轉向,催生了第一本少年小說創作——《南瓜千秋》(Squashed,暫譯)。她說,故事主角艾拉以幽默角度看待一次次難關,其實也是她自己能撐過療程關鍵!

       艾拉(Ella)是個在校課業表現平凡,體重破表的高中女孩,但她有個不尋常的夢想--十月秋收節慶前,要種出全愛荷華州最大的南瓜! 她生動分享自己的園藝經驗:「不是所有的蔬菜種起來都這麼累人。生菜不會讓人心痛。蘿蔔不討問你的靈魂。馬鈴薯不在乎你在哪裡,或他們自個兒杵在何處。蕃茄摟抱所有給他們養護土和陽光的園丁。但像麥克這樣的巨無霸南瓜卻需要你分秒投入; 你就別想兼顧多彩多姿的社交生活!」

       從1992年《南瓜千秋》到2012年新作《家戀》(Almost Home,暫譯) ,二十年來鮑爾孜孜訖訖創作了十一本青少年寫實小說,也得了許多獎項肯定。當近年YA市場半邊狂飆羅曼史靈異風,半邊籠罩反烏托邦文學肅穆烏雲時,鮑爾的作品初看像田園菜蔬一樣家常平凡,但仔細觀察,卻是映照金燦陽光,吸吮清澈雨露的佳果;值得細細咀嚼她作品特色:

1. 亮點幽默
 
        大概所有接觸過鮑爾作品的讀者都會同意,故事裡超標幽默成份來源,既不是靠醜角譁眾取寵,也不是靠消遣他人輕浮搞笑。鮑爾筆下的幽默,是從生活濁水裡提煉出晶瑩亮點,獨具慧眼看到另類角度的真實——讀者會心一笑後,每每與故事角色一同發現,轉個彎,一樣有路走。

        當鮑爾在訪談中分析幽默在自己作品中的功效時,特別強調兩點,一是幽默感有助於呈現角色多面性,平衡個性強項與短處,所以她筆下少出現樣板光圈聖人,或無藥可救惡棍。比如《希望到場》(Hope Was Here,暫譯)裡主角盼盼的養母艾迪,是個創意繽紛,廚藝高超,又關懷食客備致的大廚,但在煙火撩撥的廚房裡外,艾迪也是個疾言厲色,難以取悅的完美主義者。
 
        鮑爾還提及幽默感的另一重要功能,是避開說教口吻,提昇了青少年讀者對信息接收度。換句話說,鮑爾在故事裡彷彿信手捻來,實則用心經營的幽默段落,幫助她文字承載的道,能順暢傳遞到少年讀者心坎上。舉例來看,就連催促青春期姐妹收拾桌面此類小事,《道上規矩》(Rules of the Road,暫譯)中母親都以詼諧紙條費心經營:

       「女兒們,或許妳們沒留意,幾個月來家裡沒人能看見餐桌桌面。我印像中是張橡木桌,但日子一久,印像開始模糊了……莫非妳倆的課本、筆記、報告、雜誌、衣物已經遮蓋了桌子原始功用;親愛的後輩,我限妳們在24小時內清理/挖掘出原始桌面,好讓我們能再次圍坐享受優質時光……」

相信現實裡的師長,若能以類似幽默調合言語,取代絮叨或斥喝,少年們從耳到心的距離應可大幅縮短!

2. 鮮豔人物
   
        曾有書評於鮑爾作品連連獲獎後說,在創造鮮活獨特的當代少女角色這方面,鮑爾可說自成一家。從《南瓜千秋》裡農藝之餘拼命想甩掉二十磅贅肉的艾拉,《中標》(Thwonk,暫譯)裡險些在戀情幻海裡沒頂的愛吉,《希望到場》裡為從未謀面生父癡癡保存成長點滴剪貼簿的盼盼,到《家戀》裡掙扎於生母和寄養家庭認同的蜜兒……,鮑爾筆下的少年,在真實處境裡背負著不一樣的重擔,有各式各樣才華與軟弱,一個個在紙頁間呼之欲出。

       被問及能創造出鮮明人物決秘訣,鮑爾說,她每動筆開始新故事,必定先花大量時間塑造主要角色,直到他們在心裡、腦裡成形,她完全理解了他的背景個性,可以聽見每一角色獨特聲音。如果一位青少年文學作者要如此耐心地等待、觀察與傾聽,我們與身邊青少年互動時,是否也可以參考類同態度,學習多一點耐心,操練快聽慢說的藝術?
3. 另類熱情 
 
        從種南瓜,打撞球,搞攝影,賣鞋子,到餐館侍應,新聞採訪,族譜研究,糕點烘焙,鮑爾筆下少年人物常對另類事物有獨特熱情。矛盾的是他們所擅長的領域,往往也成為他們的重擔,因為這些主流外的才華,長輩不一定接納,同儕不一定欣賞。
 
        不過這些孩子,既沒有離家出走與爸媽決裂,也沒有輕易放棄初衷迎合同伴潮流。在追求夢想路上,他們雖然跌跌撞撞,甚至進退兩難,卻保持與身邊人們溝通渠道敞開,堅持操練技藝,緊緊懷抱理想。當讀者讀到《真相大白》 (Peeled,暫譯) 中熱衷新聞報導的海笛說:「當你發掘出如此要緊,又是你生來擅長的事物,為它不眠不休,換來幾回黑眼圈又何妨?」應該也會為她抽絲剝繭尋求真相的熱誠喝采兩聲!
 
        當少年在自己有興趣的地盤,不屈不撓深耕時,不僅可能結出專業職技與品格果子,也常獲得對生命進一步體悟。鞋店售貨員天天屈膝面對客人雙足,在一般人眼中可能排不上偉大行業,但《道上規矩》裡的珍娜,卻從上司葛雷石老太太的分享中,領會足下風光的深度內涵——「我的爸爸是浸信會牧師,他總說鞋子帶著我們走過人生漫漫長路……他還說上帝就像一流製鞋師傅,細心地縫製一雙雙獨特生命鞋。以鞋為主題,他至少講過三篇道……」(p. 63)。鮑爾作品難能可貴之處,正如同葛雷石太太的牧師爸爸,從生活平凡瑣碎處開場,不著痕跡地連接到處世哲學,甚至信仰觀瞻。
4. 成人對應
 
        與鮑爾自身成長經驗相呼應,她作品主角的雙親,經常有一個缺席或不適任;但這並不表示故事裡的少年全然孤立無援,反倒鮑爾描繪了許多精彩成人輔助角色。從祖父母、上司、老師到鄰舍,這些人物生命經驗豐富,累積寬厚智慧與資源,常是少年能渡過難關的重要推手。鮑爾自述,十來歲讀到美國南方文學經典《梅岡城故事/To Kill the Mocking Bird》時,極為震撼,尤其書裡堅持正義又有恩慈的辯護律師亞惕·芬鵸,是她從未有過的理想父親形像。因此當她多年後為少年寫作時,即使故事裡親子關係破綻百出,也必安排其他正面成人典型。讀者投書裡常為《道上規矩》裡擇善固執的上司,開懷助人的黃金銷售員,或《家戀》中帶著玩具橡皮雞上課的老師動容。
 
       當今有許多孩子,成長於不完整或重組家庭,也就是說,我們比過往有更多機會,成為這些內裡負傷孩子的外援。或許無人能全然替代生身父母,但我們也絕對不要忽略了我們可能扮演的角色,可能發揮的影響力。如同《希望到場》裡與血癌奮鬥的餐館老闆吉堤與盼盼在後園對話:

       「妳知道我為什麼種樹?」
       「不知道。」
       「我願意想到當我離去多年後,這些樹還會在這這裡。美好回憶枝葉繼續向天空延伸。」

        每一次我們與少年互動,不也是彼此在心園裡種樹的機會!真得好好把握!

小結
 
        從鮑爾的少年小說裡我們看到,幽默不是逃避現實打擦邊球,而是從另一角度觀察與呈現真實;幽默功效不僅是幾秒鐘嘴角上揚,還是培養受眾潛藏心裡的樂觀態度。 對照於當今兒少大眾娛樂,從書籍、音樂到影視,俯拾皆是低調笑話,粗魯地消遣他人他事,學校裡老師們感嘆孩子愈來愈少表現同情心,愈來愈多嘲諷輕蔑,我們豈不更珍惜如鮑爾作品所展現的優質幽默感?

       教會圈內常常聽到一句話,苦難是化妝的祝福,然而在現實景況中,當環境、關係、健康等苦難臨到腳前,又有多少少年或成人,能慧眼看到雲後陽光,苦難猙獰面具下,祝福美麗的笑容?

       如同兩千年前主耶穌的笑聲,可能迴響在鄉野湖畔,可能散落在木屑土塵,鮑爾從平凡生活情境裡孕育出的故事與人物,刻劃平凡少年常遇到的負荷困境,卻釋放出不尋常的幽默正能量。

       當東西方的少年,都在摸索未來方向,尋覓學業與職業的聯結,也在自身性向、師長期盼、社會潮流間的複雜力場裡迂迴前行…,鮑爾筆下故事,引發讀者思索,行行出狀元的真義,學業力與生活力的平衡,優質幽默的提昇助力。不論是少年麻雀或鷹鷲,只有左右平衡,才能展翅飛過苦雨悽風,羽翼上水珠點點,正輝映雲後陽光。
 
鮑爾部分作品書單:
Squashed (1992)
Rules of the Road (1998)
Hope Was Here (2000)
Stand Tall (2002)
Peeled (2008)

Almost Home (2012)

( 創作散文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Teresina&aid=1694964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