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兩年前,中國時報曾刊出一則生活新聞報導,談金門印象,文中出現:「金門人萬萬嫁不得啊!」他的理由有三:祖先太多、拜拜太多、婆婆太長壽。落筆如此具體而犀利,讓才返鄉不及數月的我,感到十分震驚與不解。
後來,我開始被家中不時竄進的煙燻味所困擾,原來是鄰居拜拜,焚香燒紙,裊裊輕煙,乘風而上,住在高樓的我,不得不把呼吸的風箱關上一半,「這樣會不會慢性中毒?」我無助的望著先生,心中寄掛的,是鄉親們長期處在這種不健康的環境中,他們了解廉價香、化學金箔對人體的危害嗎? 年逾八十,早已遷居台灣的姑媽,每年總有幾次為拜拜而返金,看她獨自挺著老邁的身軀,在採光不良的老舊房子裡忙東忙西、爬上爬下,總擔心她有所閃失。拜拜結束,她還要趕著將滿桌供食打包裝箱,攜回台灣,「帶回去他們也不吃,唉!」姑媽嘆一口氣,告訴我現在的年輕人都不喜歡吃剩菜剩飯了。
姑媽尚能體諒子女的難處,自行承擔便是,但住在本地的子女們,可能就很難推卸責任了;尤其媳婦身處第一線,更需一肩扛下拜拜大事。熟悉金門拜拜的人都知道,其頻率之高、繁文縟節之多,甚少能出其右者,媳婦們因此疲於奔命,身兼二職的職業婦女,尤其感到無比的壓力。倘若又不能符合婆婆要求,在身心俱疲的情況下,很容易產生挫折感,甚至引發不滿、質疑、對抗、報復等負面情緒,長此以往,婆媳關係逐漸變調。
婆媳課題難解,古往今來皆然,在金門越久,婆媳故事聽得越多——有婆婆的怨懟,有媳婦的哀愁,而「拜拜」似乎永遠是其中最不可承受的重。從早期因無力負擔「吃一桌、看一桌」,不得不賣子來拜拜,到今天因拜拜而婆媳不歡、兄弟交惡、妯娌失和的故事時有所聞。
那天在朋友家吃拜拜,滿桌佳肴,幾無放箸之處,叔侄亦列席其中,看起來全家和樂融融。餐畢,我忍不住讚美女主人曉事,能夠利用祭祀之便,行敦親睦鄰之實,沒想到她臉色丕變,無奈表示:「妳想太多了吧?叔侄是婆婆派來的間諜,視察完畢要回去報告的。」「報告什麼?」我一時摸不著頭緒,她這才悠悠地說:「報告我有沒有怠慢偷懶,供品準備得豐不豐盛呀!」我想起不久前也曾聽聞一位老太太,為了面子問題,硬要在台北當苦力的兒子借貸二十多萬,拿回家鄉給她拜拜之用。
錢賓四說:「一個民族必須對自己的歷史懷抱溫情。」祭祀,畢竟是一種傳統的宗教習俗,信仰與習俗的背後,自有其歷史緣由。因此面對金門特殊的拜拜文化,我仍願懷抱更多的溫馨與敬意、耐心與同情。的確,有些改變需要時間,如同某位官員先前說的:等到老成凋零以後,拜拜的問題就自然解決了。
然而,舖張浪費、污染環境、影響健康等諸多拜拜後遺症,對照於現今地球資源短缺、環評標準提高、人人注重養生的呼籲,「以時間換取空間」的說法,是否緩不濟急,同時也失去身為地球村一份子應盡的責任?
美國神學家尼布爾的禱文:「願上帝賜給我平靜,接受我無法改變的事;願上帝賜給我勇氣,改變我能夠改變的事;願上帝賜給我智慧,能明辨這兩者的差異。」
接受或改變?金門果真難以尋得這把智慧之鑰?願上帝眷顧金門,阿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