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08/06/08 13:54:59瀏覽502|回應1|推薦12 | |
哲學家做了一個夢,夢見自己走在路上,遠遠看見兩扇門,一扇門直接通往愛與天堂,另一扇門通往一個大廳,那裡正在進行一場演講,講題是「愛與天堂」。哲學家沒有猶豫,打開第二扇門,衝進去聽演講。 在人生裡,我們總不停尋找更大的啟示、更多的意義,卻往往忽略了生活中自身的體驗以及內心的感覺。 去年參加慈濟母親節活動,對「尋找母親的手」印象深刻。母親們在布簾後一字排開,把手伸出來,孩子們則在布簾前面尋找自己母親的手。許多孩子果真分不清哪一隻是母親的手,雖然自以為對母親再熟悉不過。尋得了母親的手之後,請母親坐下,為她搽抹護手膏,這時孩子注意到母親的手上佈滿細紋、斑點,皮膚不再光澤細嫰,指關節也有些肥厚變形;就在尋找、體驗的過程當中,孩子的心變得柔軟,母親也獲得莫大的安慰。 如果把眼、耳、鼻、舌、身、意作為體驗與感覺的工具,那麼,當我們用眼睛去看的時候,能記憶10%;當我們用耳朵去聽的時候,能記憶30%;當我們用身體去經歷時,能記憶80%;如果經歷後再與人分享,就能記憶90%;而當我們用「心」去感受的時候,便能將無限內化於心了。 我想起蔣勳描述他四、五歲時,提著菜籃跟母親一起上市場,母親總要他閉起眼睛,聞一聞菜的的香味,體會菜剛從田裡摘下的氣息,或是香菜、九層塔的特殊味道。屬於嗅覺的記憶中,總又伴隨著母親細細剁菜、慢慢烹煮的畫面,嗅覺的快樂因此延伸至美的視覺,乃至內心溫暖的感受。原來,美的覺醒,不必來自藝術的殿堂,蔣勳說:「『美』非知識,生活中俯拾皆是」。 但人卻往往喜歡盲目追求第二手學識和第二手快樂,所以張愛玲才說:「生活的戲劇化是不健康的,像我們這樣生長在都市文化中的人,總是先看到海的圖畫,後看見海,先讀到愛情小說,後知道愛。」是的,「海」與「愛」原本存在,只是人們觀察和感受的能力退步了。尤其現代人缺少「深思」訓練,一味追趕流行,耽溺速食文化,無暇欣賞大地萬物,也不了解自然界的信息,如何能夠培養全境的視野以及廣博的胸懷?歐洲人喜歡強調「subway culture」(地下鐵文化),試圖與在他們眼中屬於淺碟式的美國文化作區隔,想來也是向膚淺的好來塢文化示威。 所謂「一粒細沙想見世界,一朵小花想見天堂」,金門得天獨厚,不缺細沙,不缺小花,不缺海,是否我們的孩子擁有更多機會,從大自然汲取養分,從生活中培養深度?答案可能要令人失望了。 一位外地來的母親不久前為兩位就讀小學的孩子,分別報名了數學班及舞蹈班,原本以為移民來金至少可以省下可觀補習費的想法,證明只是一廂情願,補教業正逐步侵襲金門,從連鎖店的開始進駐或可看出端倪。 其實,近十年來,國內的「體驗教育」(Adventure Education,簡稱AE)已有顯著發展,有別於傳統教育模式中知識與生活、知與行的分離,它強調深度引導、行動學習,以及反思內省的價值。金門也許不敢進行一場教育革命,但片面移植台灣經驗的同時,我們是否了解本身所具備的優勢呢? 我開始擔心,「人往高處爬」的同時,是否將喪失「人往深處走」的可能?金門孩子長大後,還能留下哪些「看滿天星斗,聽蟲叫蛙鳴」的成長故事,說給他的孩子聽? |
|
( 創作|散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