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0/04/13 23:04:42瀏覽1140|回應4|推薦6 | |
. http://tb.chinatimes.com/forum1.asp?ArticleID=1394610
黃丞儀第一段:『反對廢除死刑的論述當中,在哲學上最有力的就是所謂的死刑「恫嚇論」,其主張為「國家執行一件死刑,可以嚇阻數件殺人案,進而保障更多人命」。此一主張援引不少美國經濟學家的實證研究,證明「恫嚇效果」確實存在。但是這些數據具有高度爭議性,賓大華頓商學院的經濟學家Justin Wolfers曾指出他們在統計上的種種謬誤。』 SCF評論 -----> 處罰有嚇阻力,這一點大概屬於不論自明之理。處罰愈重嚇阻力愈強,日記內容“反動”可以判處二十年勞改,那麼以後會在日記裡自由發抒異議的人一定大大地減少,這種情況不需要調查數字來證明。死刑能嚇阻重大的刑事犯罪是舉世相同的傳統看法,社會觀念遞變,這個集體看法沒有變 -- 至少在主張廢死人士開始大舉傳道之前沒有變。當今之人如果自己稍稍思考一下為什麼這個集體看法沒有變,應該會發覺這個看法乃是從常理和常情出發的,常理認知,人人所同,常情判斷,推己及人,所以這個看法會成為代代延續的常識。【治亂世用重典】不斷地被宣說被實踐,依據史冊,在並沒有嚴重到有爆發叛亂或革命之勢的社會情境下,重典對重大刑案增多或盜匪滋生治安敗壞的局面是有效的,中外沒有不同。死刑的恫嚇力昭然具在,並不需要哪一個人特地去主張,這個“不需要”屬於常識。 如上,【死刑對重大刑事犯罪有明顯的嚇阻力】乃是常識。【任何常識不需要哪一個人特地去主張】更是常識。現在,據說有一種【死刑恫嚇論】。為了議論時措辭指稱的方便,把一種看法或觀念或態度稱為“某某論”是常見的實務,不過【死刑有嚇阻力】這實在衹是常識,而且是千百年來歷經實證而不搖的常識,並不是什麼哲學論點,這個“並不是”應該是常識。 攻擊或反對一種常識必須靠邏輯以及/或者實證。攻擊或反對一種由強大的實證支撐的邏輯性常識必須靠更強大得多的實證或者靠證明對方所徵用之“實證”其實不可靠。在不變的時空或外在或環境條件下,在一般的情況,這樣的攻擊努力可以視為不可能達成的任務。 死刑制度長期持續存在,這個情況有長期社會慣性的成份,也有長期內化於社會集體思維和態度的原因。反對死刑制度是新想法新意見新主張,這些維新人士有義務先主動指明傳統思維的謬誤或疏漏,然後拿出自己的新論說做為更好或更恰當的社會新選擇,這時維新人士不能刻意淡化甚至歪曲千百年來一直在支撐傳統思維和態度的重要實證。如果維新人士大旗一展,卻開小門走小路,行必由徑,以對方之重為輕,以己方之輕為重,那麼這樣的維新行為是完全不正當的。 我沒有讀過任何一本社會學科或社會學或哲學方面的教科書,但是我有常識。王清峰事件爆發以來,聯合報和中國時報上有許多關於死刑的討論文字,我對死刑存廢這個論題的基本知識從那裡來。反對廢除死刑的論述主要在以下四方面:懲罰、報復、嚇阻、正義。死刑是社會對惡性置無辜者於死的犯罪者的對等懲罰。死刑在罪行受害者是合理的、合情的、因而正當的對施害者的報復。死刑對惡性置無辜者於死的犯罪有明顯的嚇阻力,因此可以反過來預先保護社會上的良善者不受害或少受害。報復與嚇阻都與正義有關,或者說都可以歸結到社會正義。這四點都是傳統觀點,都是常識,都很強大,也都不需要特別去論說去主張。懲罰和報復這兩點我前些天已經在一篇長篇駁論中發揮過,現在衹說嚇阻這一點。 “嚇阻”這個漢語詞來自歐洲語言,不妨藉著英語的情況來說說。英語形容詞timid的意思是膽怯的/易受驚嚇的/容易害怕的,動詞化成為intimidate,意思就是恐嚇/恫嚇/使驚怕,就是預先示人以可怖的結果,使人生出畏懼,因而不敢去做某事。intimidate直接轉成名詞形就是intimidation,就是嚇阻。英語名詞threat的意思是威脅,有個引申的用法用來指“不好的局面的預示”,動詞化成為threaten,就是威脅,或者引申用為“預示不好的局面”。純就漢語詞的意思而言(我的現場定義),威脅是有力量者在核心利害事件發生時明示或暗示他人去做某件與有力量者有關的事或者不能去做某件與有力量者有關的事,同時明示或暗示如果不遵從就會對他有所不利,嚇阻是有力量者預先對他人明示或暗示某一件不能做的事,同時明示或暗示如果做了就會對他非常不利。威脅與嚇阻的意思有三點大不同和一點比較小的不同,雖則如此,嚇阻還是可以理解成對某一樁可能發生的他方超限行為的預先威脅,以威脅之,以力迫之,藉以防阻那一樁超限行為的發生。兩個相鄰的大國有隙,積不相能,各自在邊界陳兵百萬,這既是自衛也是嚇阻。一萬枚核子飛彈對著你,你敢不敢啟釁?如此這般常識中的常識,小朋友等級的生活常識,連壹個事實證例都不必舉。在通常情況下殺雞不能儆猴嗎?在通常情況下殺一不能儆百嗎? -- 需要統計數字來證實鐵血力量的嚇阻力確實存在嗎?!拿不出統計數字就衹能存疑嗎?!維新人士開口詐人之前請先摸摸自己的良心! 哲學論說不需要實證,能自圓其說就可以過關,但對實證的強力要求是人類的近代文明飛躍進步的關鍵之一。【死刑有嚇阻力】這個扯不上什麼哲學的陳述事實、邏輯、常理、常情、常識俱足,事實支持尤其強大,主張廢死人士開門見山認為這個陳述在哲學上有力然而缺乏實證實在是太不光明。 一百步笑五十步 -- 不是五十步笑一百步 -- 的遊戲一點都不好玩,質疑死刑的嚇阻力的人衹要靜下心來寫一篇標題是〈論『殺雞儆猴』與『殺一儆百』這兩句成語之道理空乏〉的文章,應該就能發覺自己的荒謬悖理了。 回過頭來,反對廢死人士要順著這個質疑做文章容易極了。許多歐洲國家廢除死刑幾十年了,也提不出【死刑沒有明顯的嚇阻力】的證據。從前好像沒有人重視關於死刑的嚇阻力的現代統計研究,然而那些廢死幾十年的國家在擁有本社會狀況的前後對比的有利條件下至今拿不出支持【死刑沒有明顯的嚇阻力】的現代統計證據,可知死刑有沒有嚇阻力這方面的現代統計證據很難取得。既然如此,主張廢死人士之宣稱【死刑有嚇阻力】為可疑就衹能視為“無端懷疑”,或者說是“為懷疑而懷疑”,缺乏維新的真誠,而且還顯示這些人的常識突然離奇地不見了。 2008-10-26,中廣記者王長偉從首爾報導,在從1997年十二月之後就不曾執行死刑的南韓,在停止執行死刑的十年裡,殺人犯平均每年有800人,而先前正常執行死刑的那四年平均每年有607人,增加率是32%。先前那四年沒有哪一年是超過七百人的,以後那十年每年都超過七百人。這些數字是南韓法務部當時提交給一位南韓國會議員的資訊。南韓媒體2008-10-24就報導了這件事和這些數字資訊。臺灣的自由時報2008-10-26有與王長偉的這則報導內容差不多的電子報新聞。其後臺灣內外也有別的中文報紙登載過這些資訊。王清峰事件今年三月十日爆開之後一個禮拜之內的某一天,我在聯合報或中國時報上看到了32%這個南韓官方數字,這是我第一次知道這個數字。當然,人口增多可以是刑案增多的原因,人民聚居形態生活形態城鎮化都會化以及更劇烈的工商業社會競爭也都可能使犯罪事件增加,不過觀察者也必須注意到南韓衹是停止執行死刑,而未曾在法制上廢除死刑,所以死刑對殺人犯罪的嚇阻力 -- 如果有 -- 並沒有完全鬆弛,而且對統計圖表有點經驗的人不難推想出來那先前四年的每年實際數字(不是均數)與其後十年的每年實際數字在十四年殺人犯人數曲線上應該分別形成前後兩組,在圖形上呈現為前低後高的兩個臺階。總之,先前四年之內一個一個人累增出來的2,400和其後十年之內一個一個人累增出來的8,000這兩個概略的數字應該可以用來支持【死刑有明顯的嚇阻力】。 事實上每個國家都有本國每年的殺人犯累計數字,這些數字的由來簡單明白,不可能作偽,那些廢除死刑幾十年了的國家為什麼不拿出本國的廢死前後對比數字來說服至今維持死刑的“落後國家”呢?根本不需要什麼統計專家的“現代統計證據”,把這些最基本的社會安全資料數字拿出來就夠了,不是嗎?!那些廢除死刑幾十年了的國家的廢死前後殺人犯數字對比想來都非常不漂亮,所以無論如何拿不出手,對罷?! 死刑有明顯的恫嚇效果是基於常理和常情而且有充份的歷史實證支持的常識,這個常識在不慕道德虛榮的社會裡是非常強大的社會共識,本來就不需要統計專家經由“現代統計實證研究”得出證據來證明它的內容之為正確。如果一定要數字證據,那麼,方法可靠而且份量夠的數字證據不見得一定要靠統計專家運用他們的複雜的統計學知識和方法才能取得。廢除死刑前後或停止執行死刑前後的殺人犯人數對比是個極其簡單但卻可能非常有效的事實性證據形態和方法,每個中智以上的人衹要自己稍稍動動腦子應該就能想到的。 臺灣的主張廢死人士無視於廣為人知的南韓停止執行死刑前後的殺人犯數字對比,無視於那些廢除死刑幾十年的國家之拿不出簡單明白的本國廢死前後每年殺人犯數字的對比來支持【死刑沒有明顯的嚇阻力】,卻一個個一再藉著引用美國經濟學家被認為有統計謬誤的“現代統計實證研究”來質疑【死刑有明顯的嚇阻力】,臺灣的主張廢死人士實在是太不老實了。這些人當中比較有知識的最近老是說要展開對話,要啟動社會討論,不過這些人與異議者辯論起來往往顯得『非愚即詐即昏』,這個評語是我在2010-4-6在中時新聞對談說出來的,其實這個情況我在2010-3-10王清峰事件爆開之後的第二個禮拜之內已經在一位往日非常熟絡的、平常很有智慧的聯網網民身上清楚地看到了。 『非愚即詐即昏』這評語中的“愚”主要指的就是“沒有常識”。“昏”說的是頭腦平時正常,然而一碰到死刑存廢爭論就不清楚了,就開始亂講話了。至於“詐”,就是虛偽,不誠實,避重就輕,滑溜,裝瞎裝呆。 有知識的人常識突然不見了,為什麼?平常見事頗明的人突然兩眼昏花了,為什麼?與人辯事談理向來實在的人突然彎彎曲曲起來了,為什麼? 這些人比一般人重視自己的道德修養,也比一般人更有社會理想,所以 -- 為什麼?! . |
|
( 時事評論|其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