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對策:十二年國教之會考、特色班與整合入學方式〕--陸之一、其它論述(一)
2011/10/22 23:59:00瀏覽737|回應7|推薦11

(一)

「高中職均質化」的必要配套措施

「高中職均質化」應該是一個次要目標,而非主要目標,尤其是這個目標必須以「因材施教」為前提條件。為什麼?因為沒有「因材施教」,很可能造成教學品質低落與資源浪費問題!更深層的,如果只有均質化,也將會不利於優秀人才培育與社會階層的流動!

下面陳述幾個配套措施作為「高中職均質化」的思考:

1. 全面建立對學習成效較差的國中學生之補強制度

既然未來升學以免試為主,高中職均質化也成為目標之一,那就需要針對目前的國中教育再做補強!這對均質化後的高中職教學品質影響極大,也直接關係到國家競爭力與學生個人的發展,所以必須要有「強力的」國中教育補強之配套措施!換言之,我們不要以各種短期或個別政策來做國中教育的補強,而要真正增加資源預算全面地來強化國中教育!

一項「國中教育補強制度」建議如下:針對每個國中學習成效較差的三成國中學生,在每學年升級的暑假,強制進行暑期加強補修課程,必須做到針對個別弱項科目之補強,並須有「充足的輔導人員」進行個別的學習輔導,暑修完畢時進行考試,考試成績及格者暑修費全退,並針對前百分之十的進步績優學生另提供獎學金!

 完整的國中補修課程設計,提供有力的學習誘因(打破傳統,也給較差成績但進步多的學生獎學金!),制度性且全面性的提升學習弱勢的學生!這不僅提升了國中教育,更成為「高中職均質化」政策成功的關鍵一環!

國中教育一定要有真正有效的提升配套,否則如何說服一般家長支持「高中職均質化」的政策?

2. 允許並規範高中教學做「學科的能力分組教學」
 
新的入學方式,會造成程度不一甚至落差極大的學生同校上學,這會造成很嚴重的教學問題,包括資源浪費、教學效果不彰、影響學生受教權益(無論程度好壞,均難以得到符合所需的教學)!從國內外的經驗來看,有教無類固然必要,但不能犧牲了因材施教!在新的制度下,應該要允許高中職做「學科的能力分組教學」,至少針對幾個較困難的學科做分組教學,如數學、物理、化學、英文,也就是其它科目在原班上課,一遇到特定科目,就到能力專班去上課,如此才能維持教學品質!

如果不能針對教學做能力分班分組,那造成的後果將是教學品質的普遍低落,尤其在公立學校會更明顯,而「昂貴的私立學校」將興起成為明星高中,大學升學率也將可大幅高於「價廉均質」的公立高中,這意味著加大了社會階級差異,並且阻礙了後續的階級流通!日本近二三十年的教改,就有這個問題出現!家貧的學生,所獲得的教學品質與資源將明顯低於富有家庭的學生,如果因此而影響了後續進大學的權益與就業發展,這會是很嚴重的問題。

教學品質低落且不能因材施教,正是大部份家長所強烈質疑與反對的!要做「高中職均質化」,一定要做好「因材施教」,否則弊病恐怕會更大!

我們不能寄望於個別教師做好「因材施教」,那是一種不切實際的迷思!不能把教師都當聖賢或超人啊,這一定要從學校制度的支援去做基礎!

我們的高中職教育,應做好「分流」與「學科的能力分組教學」。「分流」但仍強調基礎通識教育,「分流」但仍有彈性轉換的管道!「學科的能力分組教學」但不放棄任何學生,力求所有班別優質化與因材施教!

反對國中國小做能力分班的理由與作法,更不意味著也適用於高中職,因為高中職學生程度的差異已更大,應尊重個別性向發展的不同,並預先做好未來大學與技職發展的能力準備,不能再一視同仁要求齊頭式的平等了!這點一定要有所檢討與取捨,不可不辨!進一步的,如果高中職做好了「學科的能力分組教學」,也應在國中階段全面施行此制度!這是一個崇高的教育理想--把每一個學生都帶上來!也是十二年國教不能缺少的關鍵配套!

(二)

特色招生的比例與競爭問題

相信「特色招生」可協助達成「因材施教」的目的,但這項措施也可能造成升學壓力的不減反增!因為名額更少,大家的競爭很可能更激烈,這將比基測還糟。

一種解決方式,就是將特色招生的名額比例,尤其是學科類如數理、語文等特色班的名額,降到明顯困難的少數,只吸引成績優異的學生報名參加。所以,學科類特色招生的名額比例,大致上越低越好。如果假設會有二倍的學生人數會嘗試去考特色班,那學科類特色招生的名額比例最好低到15%以下,也就是應該只有約三分之一的應屆國中生去參加學科類特色招生,這將會是一個較好的比例。

當然,特色招生的入學競爭是否激烈,取決於升學優先主義的風氣、高中職均質化後是否能維持教學品質、以及大學升學門徑是否暢通等幾個因素,事前預測可能不準,只能在施行幾年後去做統計;但維持高中職一般班級的教學品質、與繼續暢通高等教育升學門徑等,都是教育主管機關所能努力的,這些項目做的好,必然可降低學科類特色招生的高度競爭狀況!

(三)

職業類科在十二年國教中一定要加強

在12年國教中,另一個重點就是要強化中等學校的技職教育!

高職、五專與綜合中學裡的職業科班,一定要保持與提升其特色及水準,才能保證讓學生真的"適性" 發展! 所謂的適性輔導,絕不能只淪為做升學的工具!實際上,職業科班的學生人數應該可多於普通科,這可讓更多學生們能提早去探索自己的性向與學習職業專長,不僅符合真正常態的性向發展,更對國家經濟發展有很大助益!

職業科班會比普通科差嗎?現行的體制,已有眾多的科技大學可供職業科班選擇未來的發展,這樣的完整又有彈性的體制,讓職業科班的學生仍可出人頭地!我們要避免現有的技職教育體制在12年國教中被削弱!

在免試為主與免門檻升學架構下,一方面設置高中普通科(學科)特色班,可培育學術資優學生;而另一方面提升發展職業各科班的水準,這樣才能真正落實適性輔導!高中階段分流的意義也在這裡!唯有適性發展、因材施教,高中職教育才能滿足需求!

(四)

中等教育應該分流,才能因材施教

「不該過早分流」是一種與現實脫節的錯誤觀念!

雖然支持降低升學壓力與免門檻升學,但更支持要提早分流,而不是像少數教育團體與名人所講的延後分流!

所謂延後分流,絕對是國家教育與學生成長的災難!在一些囫圇吞棗的教改人士夢想裡,以為延後分流可提升國民素質,學生在十八歲以後再去做性向選擇,可以有較正確的選擇?這些論調根本沒有堅實的理論基礎,更是與實際脫節!

為什麼?
1. 「從做中學、從嘗試中發掘性向」,是最適合大部份人的學習發展模式!
2. 十八歲前是人生學習的黃金階段,應該提早發掘培養專長,奠定基礎!
3. 提早分流,先有第一專長的訓練,才有機會再去培養第二專長或者轉換跑道!
4. 通識學科在中等教育後三年到高等教育,其實都可學習,沒有必要強制在中等教育後三年要先加強通識基礎學科,再去學習專業技能!
5. 對於不擅長記誦與抽象思考的部份青少年而言,專業技能教育才是這階段最重要的!對學校教學沒興趣與沒成就感,將成為成長障礙與社會問題來源!
6. 在教育實務上,強制要求這些性向發展與程度不同的學生在同一個課堂上同樣的課,教學品質最差,對學生也百害無一益!
7. 提早分流,不意味學習減少或受教年限縮短!比如說,現在的技職教育有眾多的科技大學可供升學,也有不少技職畢業生最後唸到知名大學的博士;提早分流唸了技職,是否就與學術無緣?事實已提供了答案!

看看有多少大學生唸了科系之後,才發現沒興趣,卻已經沒時間再轉換?又有多少人學非所用?多少人唸完了大學,卻還是發現自己沒專業沒技能?這其實都是教育資源與學生時間的虛擲!德國的中學教育就很務實,長期以來在初中之後就採取分流制度,也因此中等教育問題少,國家競爭力也強,這是非常值得我們借鏡的!

( 時事評論教育文化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Rovingsky&aid=5767454

 回應文章

星河‧橹文
等級:6
留言加入好友
關於考試科目、以及教育部的免試為主之升學架構
2011/11/17 21:19
教育部目前公佈的架構,保留了特色班,而特色班是可加考科目的,同時可預見這將使部份的明星高中被維持下來;因此這樣的免試為主的升學架構,已經是一個折衷的制度了。
這樣的免試為主之升學架構,實際上也沒有阻止學生及家長去唸他們心目中的第一志願。

至於考試科目,在特色班或聯考,實際上是可以只考國、英、數,原因如下:


1. 學校仍然會有充足的考試次數,只要平時有考試,學生仍會受督促。
2. 社會與自然是傳統主科,家長與老師不會因為入學不考而放鬆多少,不必擔憂會被放棄。
3. 社會與自然既然作為主科,不列入入學考試,將只有好處,可讓教學更正常與活潑,老師上課可以更豐富更具啟發性,而不必一直重複記誦死知識與練習考試。
4. 十二年國教中,國中會考仍將考所有五科學科,真的已經足夠,特色班應該限制只考三科,除非是科學班可再另選,否則考基礎能力學科的國、英、數,將是最適當通用的考試科目!
5. 過去的聯考,如改成普通高中只採計
國、英、數三科,實際上只有好處!同分的人太多分不出高下怎辦?同分的人可依志願電腦隨機分發,於是在台北市我們將會有三所建中、三所北一女,明星高中的排名會模糊,但明星仍會是明星,可兼顧菁英教育、降低不當的升學壓力並修正以考試為目的的教學!

考試,恐怕不會讓學生
早一點知道自己的興趣及能力;而要了解能力與學習成果,校內考試實際上已足夠。


時和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沒有道理阻止學生及家長去唸他們心目中的第一志願
2011/11/17 17:56

沒有道理阻止學生及家長去唸他們心目中的第一志願。

所以讓愛考試的去考試!

政府儘管把前十或是前二十或是前三十高中的師資及設備提升,比如說是碩士級以上的師資,和各科實驗教室等。

如此唸哪一個學校的差異都不會很大時,自然就降低了聯考的壓力。

除了國英數外,社會和自然還是要考,早一點讓學生知道自己的興趣及能力還是很重要的。

現在學校的招生人數供過於求,

估計只有30%的學生會執意去參加聯考,

賸下70%的學生會選擇免試升學。

所以才說:不要將聯考妖魔化。

那30%愛拚才會贏的學生就讓他們去拚吧!

關心剩下70%免試升學的學生才是正解。



星河‧橹文
等級:6
留言加入好友
個人並不反對聯考,但聯考仍需改善
2011/11/17 00:29
個人並不反對聯考;然而之前的聯考與現在的基測,都有頗大的改善空間與方法;只是幾十年過去了,我們並沒有改善多少。

聯考的確會讓學生用功唸書;只是高度的競爭讓許多學生只專注在念課綱與練習考試,每一科都要很好,於是排擠了其它學習,也壓抑了許多發展的可能!沒錯,在聯考制度下,我們學生的平均學業能力高,但學生也浪費了許多時間去學去背枝微末節的東西,用了這麼多時間,卻可能在畢業後就永遠用不上,這也是一種浪費!多少用功的學生,學習生活、認識自己,其實是從進大學以後才開始的?!

時和先生曾強調學生學會基本能力的重要,如果我們的聯考,尤其是國中升高中,早一些改成只考國、英、數三科基本學科(但要考非選擇題,另需其他配套),相信既能督促學生學習,也能達成升學壓力的控制!


時和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利不百不易什、功不倍不易器
2011/11/15 15:48
>> 版主說:免試入學,其實是會造成較複雜的狀況與問題,沒有投注心力與資源去做正確的規劃及運作,其負面部份可能很糟;這也是不少人擔憂的。所以,在各教育單位還沒有公佈確定的制度細節前,個人以目前已知的架構,提出進一步的整合規劃與意見,希望讓大家了解,在教育部這樣的十二年國教免試為主架構下,到底有哪些關鍵要做好、哪些會是問題、何種方式才會是弊病較少又有可行性的?

聯考並沒有壞處,聯考能督促學生唸書。

不要擔心學生會擠破頭!

倘若前十志願都加強師資(比如說碩士以上的師資)、加強設備,那前十志願基本上並沒有什麼差異。

學生及家長都能接受。

所以說,抽籤是錯誤的作法。

正確的作法是加強師資,加強設備。

時和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很好的系列文章
2011/11/14 08:38

A. 德國的實作能力最佳,奠基於他們完整的技職教育。德國的技術人員薪水和教授一樣高。在德國教育體系中 ,小學五年級(剛滿十足歲)開始就分流為(1)主幹學校、(2)實科學校、及(3)文法學校。其中主幹學校的學生超過總學生人數50%,將要走技職教育。社會上就業最重要,每一個人都應該有適合的工作。

B. 日本和台灣一樣是實行九年義務教育,日本的教育體制是脫胎於德國。在教改以前,台灣的教育制度是遵循日本的體制,國中畢業後的升學管道,除了普通高中之外還有高工高職 (專修學校高等課程)、與五專 (高等專門學校),也有不同的管道上大學及研究所。

C. 芬蘭學制與台灣類似,國民義務教育九年,學童七歲入學,高中分普通中學或職業學校,均為三年,高等教育機構分大學與工專,正常情形高中或高職畢業通過會考,十九歲進大專院校。芬蘭教育的基本架構是德國式的。

========================

時和 三個小孩都是唸台北市的公立國中,時和 看到的數據是:國一學生有40%月考考試平均不及格;有 60% 的學生數學不及格。可以說 針對學業上,在國一時已經陣亡了一半的學生?

時和 完全贊成版主所提議的因材施教。也完全贊成加強技職教育。

.

只有對於抽籤入學持保留的意見。

未來少子化,今年小六生是龍年出生,還有30萬人,但是之後的小五生、小四生等人數銳減,今年的小一生只剩下20萬出頭,去年虎年生的小孩更只有16萬人。

未來的升學壓力已經減少了。

誠如版主所說,抽籤只會造成私立的明星高中更多而已。

時和 建議:招不滿的非熱門學校或科系可以開放申請;

但是 擠到爆的熱門學校或科系的招生則採用聯考的方式


星河‧橹文(Rovingsky) 於 2011-11-15 00:35 回覆:
 時和先生好!謝謝推薦!這幾個月來看了許多關於十二年國教的文章議論,包括時和先生的文章,獲益不少,也相當贊同其中的許多看法!台灣教育也真的有幸有這些意見與討論,讓大家對教育有更多思考。

 個人對制度實務上的思考與主張,相對上比較有彈性,這是因為個人發現很多環節息息相關,只要掌握住關鍵、整合配套完善,是有很大機會可以達到相近的目標,並基本照顧到大部份原本相衝突的主張。聯考制度與免試為主制度,個人認為都能設計到一定的完善可行的程度,因而在評估之後,個人並不絕對地支持哪種制度。

 免試入學,其實是會造成較複雜的狀況與問題,沒有投注心力與資源去做正確的規劃及運作,其負面部份可能很糟;這也是不少人擔憂的。所以,在各教育單位還沒有公佈確定的制度細節前,個人以目前已知的架構,提出進一步的整合規劃與意見,希望讓大家了解,在教育部這樣的十二年國教免試為主架構下,到底有哪些關鍵要做好、哪些會是問題、何種方式才會是弊病較少又有可行性的?
 
 這裡提的實務細節,不見得就已經是最好的,個人還在尋找有無更好的設計與遺漏的重點!

星河‧橹文
等級:6
留言加入好友
本系列文章歡迎轉貼引用
2011/11/06 14:50
本系列文章皆歡迎轉貼引用,希望可讓十二年國教的體制與政策更完善,造福我們的學生子弟與國家社會的未來!

Sir Norton 黑幫哪裡黑?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領導無方, 所以積弱
2011/11/02 10:24
師資第一, 師資第二, 師資第三。
先有高標準的領頭, 他們自會開發財源、學生來源、學生出路、講教實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