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4/10/19 00:02:32瀏覽12842|回應22|推薦142 | |
好友Amy極為忙碌,至少我看到她的時候是如此,不只日夜不分的加班工作,嘴巴上也從沒停過叨念:「交貨急、老闆念、客戶催、帳款拖」,更像是在解釋與宣示:別想叫我翹班,別慫恿我與妳出去喝茶,別給我妳的人生理念,我樂在工作,我不喊累。雖然她偶爾還是會請假與我出去偷閒半天,但她的敬業態度一向讓我刮目相看與敬佩不已。 前些時候與她深談至夜半,她累到睡著,沒多久即伴隨如雷貫耳的鼾聲,還不時醒來猛吸一大口氣,好像窒息般的緊迫,睡眠品質很不好,頗令人憂心她的健康。最近看了幾本書,發現書上提及的肥胖所引起的比如背痛、膝蓋痛、睡眠呼吸暫停症候群、上下樓梯氣喘如牛等問題,她皆沾到邊,且有日益嚴重的趨勢,就很想找機會勸她戒掉宵夜。因為唯有減重才是治本之法,面對意志力不夠的病患,有些醫生甚至會勸導病人先做胃繞道這樣極端的手術,等病人體重減輕之後才願意治療這些惱人的病痛,可見若不從禍因之處著手,治療效果也僅僅是杯水車薪。 其實我並非是這麼謹慎的人,直到一年前無預警的掉了一顆牙齒之後,警戒之心才油然而生,雖然醫生說那是最後排的牙齒,影響不大,毋需植牙,但是給我的震撼無比之大。終於明白身體的零件並非可以無限量供應,牙齒掉了不可能再長新的出來,遇缺不補的狀況說明了身體已像是一台老機器,不再是剛出廠時的完整模樣了,只能眼睜睜的看著身體各方面功能逐漸的耗損殆盡而無計可施。 所以當務之急,就是注意身體所發出的訊息與所需的保養照護,以期能使用久久。例如我的牙齦經常反覆的紅腫疼痛,就會去思考老一輩的人不興洗牙,牙齒卻比年輕人還好的怪異現象,我的媽媽與公公都是七、八十歲的人,到現在都還有一口好牙。反觀兩三個月就得向牙醫報到做例行檢查或洗牙的我,牙齒卻顯得嬌貴與脆弱。一個好友,在二十幾歲時整口牙就全被拔光了,這實在沒道理。記起小時候長輩們都是用鹽水漱口,不妨也來試試,於是用鹽巴加開水泡製一大壺,就擱在浴室裡,一起床順手拿來漱口,兩年下來已感受到好處多多,如牙齦已鮮少發炎腫脹(幾乎沒有),口氣明顯變好,更無蛀牙的困擾。有一說是鹽水將酸性的口腔環境轉化成鹼性,因而細菌不易孳生,古人真是聰明,這方法真該好好推廣才是。 當然網路上對鹽水漱口亦有負面評論,但若與市面上的化學漱口水相比,我寧可使用鹽水,個人體質不同,巧妙運用為上,還是端看個人的選擇。特別提醒:鹽水濃度不要太高,但一定要有鹹的感覺,漱完後再用清水漱淨,以免傷害口腔粘膜。 儘管如此,鹽水漱口對我的牙周就無太大幫助,有一顆牙還搖動得厲害,一直沒有起色,醫生說這顆牙根基不好,只怕撐不了多久,還問我是否要直接拔除?上一顆牙才掉沒多久,怎麼同樣情形又發生了?顯然是牙周惡化的癥兆,憂心忡忡啊!後來在瑜伽教室有幸聽到其他學員提到油漱口,我似乎看到了一線曙光,幾天後貼心的二弟傳了封e-mail來,正好是專家在電視上講述油漱口的影片,我隨即力行不誤!苦茶油漱口才兩個月,那顆鬆動的牙就不再搖搖欲墜了,雖說還不到穩固如山,但已經恢復正常咀嚼的功能,幾乎忘了它曾經是讓我日夜牽掛、呵護的病牙,已然蛻變成一顆好牙。而且刷牙時也不再出血,問過其他學員,她們也效果顯著,看來油漱口不是空穴來風,是真有其功效。 油漱口的步驟簡單易做,早上起床空腹時(包括開水也先別喝),將一湯匙的橄欖油或是苦茶油等較優的油品含在嘴裡,十到二十分鐘之後再吐掉即大功告成,但不要把這口油吐到洗手台,會污染水管水道,最好的方法是吐到衛生紙裡然後包起來,再丟至垃圾桶,專家在這點上很周到。我也有自己的心得,例如一早睡醒時,口腔的細菌黏液最多,我會先用鹽水漱口後才進行油漱口的步驟,即含苦茶油在嘴裡十到二十分鐘,這樣比較不會噁心,吐掉後則再隔半個鐘頭才進食。 雖然專家說油漱口主要目的是殺菌清潔,但對我而言,油漱口更像是及時雨般的解決貧瘠問題,不知是否是因為牙齦位處尾端,經由血液輸送而來的營養與抗體不夠,才會萎縮不振,所以當我開始油漱口之後,藉由直接接觸到好油再與口水大量分泌的交叉作用下,牙齦彷彿起死回生般的茁壯起來,牙床也穩定許多。別小看皮膚吸收的力量,一位晨泳會員曾經告訴我,現在的游泳池很多大多是在室內或是地下室,氯不易揮散掉,常有救生員死於肝癌,皮膚長期接觸氯就是肇因的途徑。同樣的原理,如果每天讓牙齦接觸好油,不難想像它吸收的迅速,將有助於口腔死角的甦醒,實在值得一試。除了鹽水漱口、油漱口之外,牙醫叮嚀的要勤於使用牙線與充足的睡眠也不能忽略,尤其熬夜對牙周健康是一大殺手。 曾看過網路上寫的一段話:「症在四肢五官,病在五臟六脯」,我表妹癌症病發之前,就是一會兒左臉頰腫脹,一會兒又是右臉頰腫脹,不斷的交替發作,現在回想起來,當時淋巴腺早就在作怪了。身體上任何的不適都要留心,所謂事出有因,早日對症下藥才能避免加重蔓延。 我們並不一定要等到面對生病或是死亡時才有休止符,這樣太不甘心了,何不提早給自己一個機會,容許自己駐足停留、調整作息與重組生活,每個年齡階層的重心應該都要不一樣,思考一下是否已到臨界點?靜止過後將不再是原貌,而是有更大的決心與靈活度,去主導最佳的生存方式,可以爭取,也可以協調,人生不該只有妥協與被動的接受,這是愛自己的第一步,一定有更美好的空間,等著我們去發掘與安排。 希望Amy看過此文之後,能多下些功夫,讓呼吸輕鬆一些,讓睡眠安穩一些,讓關心她的人放心一些........ 延續上一篇文章:「非關美味」,教女兒的同時,我趁機學會做饅頭,女兒煎的蛋,還有我炒的酸菜,平凡簡單的料理,吃來卻是成就感十足!(文&拍攝:童空心) |
|
( 知識學習|健康 ) |